APP下载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2016-05-14赵静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全球化材料经济

赵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被称为“九朝古都”。下列王朝中未曾定都洛阳的是()

A.东汉B.曹魏C.西晋D.北宋

2.一百多年前,我们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古文明国度突然被炮声惊醒,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世界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下面关于这场战争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使中国人民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B.使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

C.使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俄虽国大兵强,难与角力,然苟相安无事,固以度外置之。至理喻势禁皆穷,自有不得已而用兵之日,如果整齐队伍,严明纪律,精求枪炮,统以能将,岂必不能转弱为强,至此劳师袭远之寇乎?”因此,“不在先索伊犁,而在急取乌鲁木齐。”以上言论出自()

A.康熙帝 B.左宗棠

C.李鸿章 D.邓世昌

4.“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对于材料中历史信息的解读有误的是()

A.材料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情景

B.“京陷帝崩”即北京陷落光绪驾崩

C.广州未经流血牺牲就取得革命胜利

D.材料肯定了报纸对革命的推动作用

5.这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是中国共产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素有“铁军”之称。这支部队创建之初,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支部队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是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6.邮票承载着历史,记载着过去。结合三枚邮票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族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主要有()

七七事变 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④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的支援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015年9月3日,是中国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下面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月份牌广告画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商品广告,问世于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而广为盛行。右图是一张当时有关集体婚礼的广告牌,从该广告中我们无法读到的信息是()

A.该月份牌广告应该出现于1912~1949年间

B.该月份牌广告表明了当时人们受到西方文化影响

C.广告画中的场景反映了中国近代服饰、习俗的变化

D.该广告体现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的思潮

9.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打出了中国人的威势和豪迈。在三千里的广阔战场上,中国军人威风八面,用手榴弹加步枪的主战装备,创造了战场奇迹。这个战场奇迹()

①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②为中国争取到了和平建设的环境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④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为此,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了()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税费改革

11.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随后,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出发展科学技术的“十二年规划”和“十年规划”,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新阶段。下列成就的取得不在此列的是()

ABCD

1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②巴黎圣母院③嵩山少林寺④麦加大清真寺

农神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图示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图示法,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右图反映的应该是哪一个国家的历史()

A.英国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爆发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D.中国共产党诞生

15.2016年是凡尔登战役爆发100周年。这一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把凡尔登战役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A.武器的先进性 B.进攻的快速性

C.范围的广泛性 D.战争的残酷性

16.下面是某一国家1928年~1932年的主要工业的生产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判定,这个国家应该是()

比较

生铁产量

钢产量

轧钢生产

1928年

330万吨

430万吨

340万吨

1932年

620万吨

590万吨

440万吨

A.日本 B.苏联 C.德国 D.英国

17.这里曾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8.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年代尺描述了哪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1868年1894年 1931年 1937年 1945年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 美国

19.下列对几个国际组织定性不准确的是()

A.全球性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B.全球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C.区域性经济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区域性军事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20.世界由相互隔绝到连成一个整体,再到今天形成“地球村”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殖民扩张

C.民族解放斗争 D.科技的进步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5分)在人类的历史上,劳动工具的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划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并随之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1)写出青铜时代中外代表性文明成就各一例。(2分)

(2)铁器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图中铁器出现的时代,中国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欧洲奴隶民主政治高峰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人物的改革密切相关?(2分)

(3)思考劳动工具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试分析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什么?(1分)

22.(7分)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100周年。今天的中国仍要秉承百年来的文化觉醒意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使其成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二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而抗日战争又是中华民族最深刻最广泛的文化觉醒。抗战刺激了民族凝聚向心力,过去盘算自家庄稼和牛羊的人们,开始深刻思考民族存亡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王传利《中国需要新一轮文化觉醒》

材料三省思百年,以启当下。100年前,热切发起和响应新文化运动的是青年人;100年后,青年学人同样需回应大时代的新命题——改革已全面进入深水区,而与改革相匹配的观念探索和建设正当其时。

(1)材料一中说到的“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中的“君主立宪”指的是中国近代化中的哪一探索?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一中的“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4分)

(2)抗日战争中最能体现民族凝聚向心力的是什么?(1分)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对我们当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2分)

23.(6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深圳经济特区、③长三角经济开放区、④香港特别行政区、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一批特殊的区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①和④特殊区域分别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策?(2分)

(2)②和④两个区域仅一河之隔,这两个特殊区域有哪些异同点?(2分)

(3)②、③、⑤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1分)

(4)以上我国设立的特殊区域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

24.(5分)请将下列几个关键词组合起来,用120字左右的小短文加以叙述。(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

新航路的开辟苏联解体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贸易组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5.(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好比一台空气净化机,它在促进各国经济加速新陈代谢,推动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同时,有时还会运转不灵,带来空气的恶化,这需要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挽起手来,齐心协力,打造和谐的全球经济,营造和谐的“地球村”。

(1)依据材料一,分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一发展趋势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2)阅读材料二,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常常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是什么?(3分)

(3)面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中国该如何应对?(2分)

参考答案

一、1.D2.B3.B4.B5.A6.A7.D8.D9.B10.A

11.C12.C13.A14.A15.D16.B17.D18.A19.C

20.D

二、21.(1)中国:甲骨文、司母戊鼎;外国:金字塔、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杠杆定律等。

(2)商鞅变法。伯利克里。

(3)工具的演进、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智慧等。

22.(1)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新文化运动。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立足国情,学习外国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3.(1)①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反映了“一国两制”方针。

(2)相同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不同点:社会制度不同。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都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

24.示例:新航路的开辟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之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世界的主流。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但又加大了它们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比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25.(1)多极化。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总的来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又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2)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易产生世界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也伴随着更快的技术创新和更激烈的人才竞争,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规则,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资源和话语权的缺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是发达国家财富不断积累,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贫困加剧,两极分化严重。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谋得新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参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各个国际组织,坚持改革开放,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猜你喜欢

全球化材料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可爱的小瓢虫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经济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