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薯废弃物代替草炭减量在红掌盆栽基质上的研究应用

2016-05-14宋付平黎明刘实忠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红掌

宋付平 黎明 刘实忠

摘 要 以红掌为试验材料,研究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替代草炭减量作为无土盆栽基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介质替代草炭,降低草炭含量的基质配方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栽培效果。初步筛选出适宜红掌生长开花的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优化组合体积配比为熟料介质40%+草炭60%。用该熟料介质替代草炭,使得草炭减量的红掌无土盆栽基质是可行的。

关键词 红掌 ;盆栽基质 ;减量化 ;木薯废弃物

中图分类号 S682.1+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5.007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had with Anthurium andraeanum L. as test material, study as the feasibility of cassava wast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clinker medium alternative peat, and peat reduction soil culture medi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ssava wastes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clinker medium instead of peat, reduced the peat content of matrix formulations can also get good cultivation effect.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suitable for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Anthurium andraeanum L.,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proportion is: cassava wastes clinker medium 40%+ peat 60%. It was feasible the peat reduction of Anthurium andraeanum L. potted soil matrix, the cassava wastes clinker medium instead of peat.

Keywords Anthurium andraeanum L. ; Potting medium ; Reduction ; Cassava waste

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别名花烛、安祖花,为天南星科、花烛属植物,叶色多变,佛焰苞片直立开展,橙红、猩红色,终年开花不断,观花、观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1-3]。

据相关文献报道,前人曾用甘蔗渣、椰壳、椰纤、腐叶土、松针、木屑、山芋皮、核桃壳、火山土、粗泥炭、玉米穗轴、稻壳、树皮、碎石、花生壳、炭渣和废弃的香菇栽培段木等同草炭组合,作为红掌栽培基质研究[4-6]。利用木薯废弃物研究适合红掌生长发育的盆栽介质,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文献报道。为了节约资源,实现木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笔者结合热带亚热带地区木薯资源特点和红掌的生长发育习性,利用草炭和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组合配制红掌盆栽介质,通过观测红掌在不同盆栽基质中生长开花情况,评价并筛选适合红掌盆栽的介质配比,分析与探讨降低基质中草炭使用量的实效性及木薯产业废弃物替代草炭基质使用的可行性,为木薯废弃物的变废为宝、成为可再生利用的资源,积累研究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红掌种苗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草炭从广州花卉市场购买;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活性菌发酵液来自湛江达威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木薯皮、木薯秸秆、木薯渣来自广东大地之元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配比基质栽培试验使用盆器为口径15 cm、高18 cm的红色塑料盆。

1.2 方法

将木薯废弃物粉碎与发酵液搅拌混合发酵形成熟料基质,试验设6处理,每个处理10株,重复3次,随机摆放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绿富种植合作社的大棚里,分株苗于2014年7月上盆。

1.2.1 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配方与草炭基质减量试验

本试验设计5个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体积含量递增的配方组合,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含量每增量梯度差为20%,以无加木薯废弃物的草炭为对照基质试验,详见表1。

1.2.2 基质理化性质测定

在红掌分株苗上盆前,测定不同处理基质的有机质、pH值、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等理化性质,采用《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的方法[7]。

1.2.3 指标观测统计

红掌分株上盆萌芽30 d后,连续30 d调查其成活率和分株苗生长情况;从2013年9月开始,连续观察6个月,每7 d对红掌的叶片总数、叶片大小、佛焰苞宽、花序数、花序长、花序粗和花期等指标,进行观测统计一次。每个处理观测10株,取平均值,将各处理介质条件下红掌各指标的平均值进行累加,求其平均值,作为红掌植株形态综合评价指数,值越大说明植株生长越好、观赏价值越高。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配方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木薯废弃物取材容易,因此以木薯废弃物加工基质作为替代草炭基质有重大意义。栽培基质是能够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稳定良好的根际环境的生长基质。红掌根系生长的环境要求通气良好而不宜积水,但透气度过大的基质容易使根系风干,因此基质的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决定根系微环境的水气平衡,对于红掌的生产很重要。容重越小,基质越轻,有利于搬运。红掌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长,适宜pH 5.5~6.5。有机质是基质供应营养能力的一项指标,直接关系到红掌的生长。试验通过测定不同的介质理化性状,可以进一步掌握红掌生长的适宜条件,为进一步筛选基质配方提供参考。因此本文对这几种基质配方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见表2。

表2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栽培基质理化性状没明显差别,但容重随着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的增加容重减少,说明了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替代草炭便于运输和栽培中的操作;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随着配方中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的增加,介质吸水、保水能力越来越强;pH随着木薯废弃物基质的增加,越靠近偏微酸性;有机质随着木薯废弃物基质的增加,有机质含量越来越高。

2.2 不同含量木薯废弃物熟料盆栽基质对红掌移栽生长情况的影响

选取生长势良好、植株健壮的红掌分株苗,经炼苗并洗净根部培养基后上盆栽培在6种含量不同的木薯废弃物熟料介质中,将栽植后的红掌苗放入塑料大棚中,连续调查60 d,观察其成活率和分株苗生长情况,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配比对红掌移栽成活率有着明显的影响,盆栽基质用60%以下的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代替草炭,红掌的成活率可达90%以上,其中用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草炭(体积比2∶3)配比基质成活率达到97%,而以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完全代替草炭盆栽红掌的成活率却只有67%。从移栽分株苗的生长情况来看,盆栽基质用40%以下的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代替草炭,红掌移栽分株苗的生长表现均良好,不仅植株叶片油绿、挺拔,叶柄粗,而且生长量也较基质用60%以上的木薯废弃物熟料代替草炭的盆栽基质中的苗生长快;相比之下,以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完全代替草炭的生长情况最差,不仅幼苗生长缓慢,而且其叶片及叶柄容易出现萎蔫甚至腐烂的情况。这说明:第一、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草炭(体积比2∶3)这一配比适宜红掌生长是优化组合配比;第二、用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替代草炭,降低草炭含量的基质配方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栽培效果。

2.3 不同配比基质对红掌植株主要观赏性状的影响

不同配比盆栽基质中红掌植株的新增叶片、叶面积、佛焰苞宽度、花序数及花期等测量结果见表4。

以草炭为CK处理(草炭含量100%),添加不同木薯废弃物熟料含量的盆栽基质对红掌的花序粗及佛焰花序数与对照处理有一定的差别。不同配比的木薯废弃物盆栽介质对红掌叶面积、佛焰苞宽、花序大小及花期有明显影响。在配方基质中,红掌在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草炭(体积比2∶3)中植株主要观赏性状情况最好。

说明红掌在草炭含量降低至60%的配比中生长最好,可见降低草炭含量是可行的。当木薯废弃物熟料基质含量增加至60%的配比时,红掌主要观赏性状情况与CK处理(草炭含量100%)相比,生长生育过程中差别甚微,可见如果进一步改良配方,木薯废弃物完全代替草炭可望实现。

3 结论

试验结果显示,草炭减量基质的理化性质随着木薯废弃物代替草炭量的增加,容重、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均减少;pH值降低,而有机质含量增加。用木薯废弃物代替60%以下草炭的基质,红掌分株移栽苗成活率达90%以上;草炭含量降低至60%的配比混合基质,红掌植株主要观赏性状最好;草炭用量降低到40%的混合基质的红掌长势跟对照组(CK)基本一致,可见在红掌栽培中木薯废弃物代替草炭基质适当减少基质中草炭含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陈俊愉,称绪珂. 中国花经[M]. 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572.

[2] 田 智,何丽贞. 广东地区盆栽红掌生产[J]. 中国花卉园艺,2005(16):16-17.

[3] 武爱龙. 凤梨和红掌的市场前景分析[J]. 现代园艺, 2009(7):43-44.

[4] 梁金凤,齐庆振,王胜涛,等. 基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红掌栽培基质研制及效应研究[J]. 北方园艺,2010(21):54-58.

[5] 李枝林,郑 丽. 红掌研究综述[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6):143-146.

[6] 孙映波,马曼庄,段昆生,等. 广东主要盆花无土栽培技术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1997(05):28-30.

[7]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5,183.

猜你喜欢

红掌
芽大小、6-苄氨基嘌呤和活性炭对红掌芽生长的影响
美丽的红掌
柳舍村的鹅
一抹红霞惹人爱
红掌养殖“四注意”
咏鹅
红掌常见室外观赏品种
“红掌拨绿波”
万绿丛中一点红,红掌的种养技巧
红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