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发展经济学三个发展阶段的解析

2016-05-14饶毅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

饶毅

摘 要:发展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主题,诞生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至今经历了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三个阶段。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三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03-02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经济学体系和框架中形成的新学科。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与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十分深刻的联系。发展经济学的产生的背景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科技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是滞后的,仍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研究,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对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只是国家干预思想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一定的启迪。二是战后一些国家摆脱了殖民和压迫,纷纷独立,经济发展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需要,战后经济发展成为了一大批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经济学家们运用各自熟知的方法和理论构建了特色各异的经济发展理论。三是从西方主流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经济发展思想和理论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增长,也即经济规模、经济总量的递进增长;二是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社会任何部分相对它的过去都有所进步。经济增长指生产力的增长、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的增长,即在投入基础上的产出的增长,具体表现为GDP和GNP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理论上包含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如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的前进、民主权利的改善等。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思想始终是发展经济学的主旨和精髓。发展经济学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三个阶段的演变。

一、结构主义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当时结构主义思想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无弹性、刚性是结构主义的经济特征。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各个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市场失灵和制度或缺等问题。结构主义认识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经济现实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价格刚性、市场不完善,经济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应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对没有明显改变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是克服这种刚性的有效方法。结构主义的发展经济学思想经过了不断的演绎过程。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十分重要影响。而在20世纪40年代,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P.N.,1944)的《东南欧工业化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实施有计划的工业化思想;曼德尔鲍姆(Mandelbaum,K.,1947)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一书中探讨了工业落后与农村伪装失业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1954年W.A.刘易斯(W.A.Lewis)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进一步把发展中国家的刚性结构问题具体化、理论化和上升到空间分析框架,使之成为结构主义发展思想最具影响的理论基础。在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基础之上,1957年罗森斯坦-罗丹提出大推进工业化模式,大推进工业化模式理论成为结构主义发展思想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标志。

虽然结构主义的发展思想在引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还存在着缺陷。结构主义是以推动单一的数量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唯工业化为经济增长,在结构主义的实践中,主要研究探讨如何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虽然结构主义的发展理论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基本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在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效果方面收效甚微。实践上,结构主义并没有搭建起发展中国家由落后到发达的桥梁,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诸如有增长而无发展、失业率上涨、农业发展停滞不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现象。

二、新古典主义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以均衡和自由发展的逻辑起点,新古典主义构建了与结构主义相反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它运用模型逻辑演绎推导的方式,在被假定的经济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进行了数学推理与论证。市场-价格机制成为了新古典主义的核心理论。新古典主义方法摒弃了结构主义刚性的缺陷,突出和强调价格弹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由计划模式的分析转为对市场模式的分析,消除价格扭曲和价格抑制,实现“矫正价格”(getting prices right)。突出了市场-价格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1)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2)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3)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4)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缺陷表现为:第一,新古典主义对经济的分析是在没有考虑历史、政治、法律、社会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下的纯经济分析,肆意夸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第二,市场也会失灵,主要表现在资源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公共物品与外部性问题。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以新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融合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对它们兼收并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有3个方面:(1)注重发展的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2)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3)建立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些经济发展的思想可归纳为:认为社会和经济是不断的一个演化的过程,但是发展经济学家们强调的制度却是可变的、人为的,制度在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强调集团行为和社会控制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确认推动经济体制进步的力量是技术;决定资源配置的终极因素不在某些市场制度,而是各种制度的总和。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彰显了它独到的魅力。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也是经济学的沃土,运用和借鉴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一定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 马颖.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J].世界经济,2002,(4).

[5] 苏红卫.发展经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9).

Abstract: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was born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the 20th century,40 year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economics is the study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analysis on the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The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structuralism,neo classical and neo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Key words:development economics;the three stage of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

[责任编辑 杜 娟]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