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05-14乔洪涛

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桃木桃子桃树

乔洪涛

1

在众多我喜欢的植物果木中,桃树是一个风姿绰约的物种。无论其低矮遒劲的墨枝,粉嫩微红的花朵,还是饱满多汁的果实,都会以一种形而下的蓬勃和形而上的隐喻击中我的眼睛和内心。目遇一棵桃树,眼睛享受了视觉的盛宴,像是看一场生命的演出,目光在每一个枝桠、每一个花瓣、每一个青果上逡巡、停留,想像的蝴蝶会围绕着它翩跹盘旋,久久不舍离去。

我常常对自然的东西心生美意,尤其那些由种子而芽孢,由芽孢而至葳蕤的植物。我喜欢看那细微而蓬勃的生命力,是如何以柔弱之姿突破坚硬的壳核,顶出土壤,在雨露和风雪下渐渐成长的景观。那每一棵微不足道的草,那每一株平凡挺立的树,体内都有着波涛澎湃的力量——它们以根须和枝干作为载体,在两个空间里蔓延,以垂直地面的决绝与大地形成高度、拓展出宽度,继而成为美的化身形成多彩的个性风格。譬如参天的乔木,凌云而挺拔,你能想象出主干是如何日日升起,层层攀登的吗?譬如匍匐的灌丛,葳蕤而摇曳,每个枝条几乎平均用力,到达一定高度后,又自然蔓延,弯曲,盘旋,穿插,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团?譬如花,譬如草,譬如那笑意盈盈的桃树,又是什么基因决定了它们花的红,叶的绿,桃子的甘甜和多汁?

我的故乡是坦荡的平原,大地始终给人一种宽阔广袤的安全感,大地上的植物也成排成行,少有参差,树种多为白杨、柳树、榆树,少见果木。而我现在生活的沂蒙山区多果树,桃、杏、李、柿、板栗之类随山势起伏,依沟峁栽种,旮旮旯旯都生长着果蔬之木,特别是在沂蒙腹地的蒙阴,更是山山满桃,田田遍桃,家家种桃,户户傍桃。蒙阴属小县,人口不足50万,但据粗略统计桃树的株数就达百万株之多,在田地、在乡野、在房前屋后、在道路两侧,随处都有桃树的影子——说这里是一个桃的世界,一点也不为过。十五年前,我有幸来此安居,以桃树为邻,以仙桃为朋,得以熟识桃树,成为一个爱桃的人。记忆中,我鲁西南的乔辛故村,村里仅有一棵桃树,而且是毛桃树。它枝高条滑,斜枝疯长,果实成熟后,大的如柿饼,小的才似冬枣,且都隐藏于茂盛的树叶中间,寥寥可数。采摘并食之,刺而脏,苦而涩,也就很少有人问津。大概是这个原因,桃子留给我的记忆并不美好。如今到了沂蒙山区,突然遭遇百万株鲜润蜜桃树,竟产生了今兮往兮,此生彼生之慨。

沂蒙山的桃树,干多粗壮而弯曲,树顶平展,枝桠四散,整树状如朝上张开的手掌。盘曲的桃树上,树冠如盖,春来生发,秋来结果。桃树与其他植物不同,属于先花后叶。早春时节,黝黑的树身上会突然喷薄出万点花蕾,不待几日,花苞绽放,四瓣、五瓣的圆圆的花瓣张开,成为舞台,里面一小丛细细的婴儿嫩胳膊般的花蕊,粉嘟嘟,脆生生,翩翩起舞,尽展生命的美妙。伫立远观,老树沉稳,新花绯红,婀娜丰韵,摇曳多姿,而袅袅烟雾,细带环绕,灿若云霞,美如恋爱中的少女。一棵桃树,就这样蕴含了粗与细、黑与红、圆与长、实与虚的哲玄之学,以现实而浪漫的风格,飘逸而稳重的神韵,站成了一首大地之诗。荒野之上,旷野之中,有这么一株桃树,就可以点活整个春天。我有时候认为,桃树有孤独之美,特别是杂树杂草中一株,区别分明,而其孤绝成为一种吸引人的悬念,让人禁不住亲近和慨叹。

桃自身又是一个矛盾体,不仅可以孤绝独芳,而且还可以群居,在沂蒙山,大多不会是一棵。常常村落之中,每户房前三株,屋后四棵,紧连着沟畔上的一片,山坡上的几亩。成千上万棵棵桃树随山形错落在一起,自成气象,蔚为大观。四五月的季节,我常站在小山顶上俯瞰,起伏折叠的山坡上,漫漶着一片一片的红云,那红云细看发白,远观如霞,被一棵棵黑色的树干支撑着、托举着,与晚春红黑的泥土呼应,与天空吹过的微风呼应,成为一条连绵不断的红带,成为一片淹没天地的大美。

每当此时,我在桃山之巅,便会心如桃花灿烂,我总想细吟歌诗,逸兴遄飞,飘飘欲仙。生活在这样一片桃林之中,恍如天外,夫复何求?

2

细说起来,中国种桃的历史由来已久。自古以来,毛桃、蟠桃、油桃、蜜桃……丰富的品种便皆有盛产。据说世界上的桃子,追溯起来,皆是由中国产出传播。而沂蒙山的桃史,几可与桃子自身的历史媲美。

蒙阴是沂蒙山的桃树集结地。自有史记载以来,此地一直桃木旺盛,而此地的居民与桃子的关系也就密不可分。蒙阴县城毗邻,南部有一乡镇,名为“桃墟”,自西汉取名以来,至今未改。桃墟镇以驻地桃墟村而得名,这个古老的村庄,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定居。传说此地过去漫山遍野都是野桃林和废墟,后来演变成了桃墟。今天的土著,在书写时常写成“桃曲”,貌似笔误,但看上去更有了曲水流觞、桃歌婉转的气韵。桃墟镇南首是著名的“天然氧吧”蒙山,相传鬼谷子曾在此修炼,山顶上建有雨王庙和鬼谷子祠。西南二十公里,是古颛臾国故城遗址,再西行九十公里,便到达鲁国都城曲阜。据民间传说,桃墟便是颛臾国的后花园,桃墟所产的桃子,味美汁多,饱满硕大,颛臾国国君每年以桃墟的鲜桃向鲁国公进贡。孔丘也曾多次路经此地,在此驻足,吃了桃墟的桃子而赞不绝口。而在桃墟村西南半公里之距,又有鲁宣公读书台遗址。清宣统《蒙阴县志》记载:“鲁宣公读书台,大庙庄西,其上广约数亩,世传宣公来会齐侯,齐侯未至,公读书于此,尚有遗址。”而大庙王氏家谱载:“邑有桃墟大庙庄,庙西数百步有台岿然,其上方广二十亩,敝瓦离离,为鲁宣公与齐侯相会处。”据实地考证,该台北面靠山,南面为断层,古砖古瓦,随处可见。目前出土文物有兽骨、陶片、豆柄、鬲足、铢钱等,文化层属商周文化。由此观之,齐鲁大地,华夏九州,圣人耽溺,宣公会盟,桃林遍地,桃墟的意义至为重要,所以被戏称为“中国桃都”,亦不为过。

如今,由桃墟出发,一路向北蜿蜒,穿过县城,经汶水,过云蒙湖,到旧寨,至野店,最后到达岱崮镇,一路山坡平川,皆遍植桃树,如果从空中鸟瞰,便可看到一带桃林,百万株错落排列,仿若大地飘带,其美无可言喻。这也正如历史隐喻,由商周开始,鲁王会盟,渐入齐国,历经秦汉唐宋明清至今天北行一百余公里,桃树在中国最美小镇、全国第五大地貌的岱崮达到最大面积种植,而岱崮作为蒙阴最大的桃产地,多年前已被授予“中国蜜桃之乡”的美誉。由中国古“桃都”到如今的“蜜桃之乡”,这就是一部皇皇的桃子的历史么?

桃子与人类,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作为一种可观赏可果腹的美食,《诗经·魏风》中早有记载——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而在《诗经·国风·周南》中对桃子直接进行了歌咏,其声鲜活,其情殷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貌美如花的新娘,你如桃花一般灿烂,我歌唱你的容颜,我歌唱你的美满。我愿你美丽永驻,我愿你果实累累,多子多福。这读来让人口舌生津的诗歌,把最美的青春和容貌,以桃花作比,把对人生最美的祝福,以桃子譬喻,桃子何其幸?姑娘何其幸?

无论哪一种植物,一进入《诗经》的吟唱,便具有了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具备了风采神韵的气度。自《诗经》开始,一路歌诗,哪个朝代、哪个诗人没有吟诵过桃花和桃子呢?

而这种水果,也逐渐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尊贵之果,在“桃、李、杏、梨、枣”五果之中,桃子是普遍认可的五果之首。仅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桃子也足可以成为五果之首。论形状,桃子,特别是蜜桃,通体呈圆弧形,线条流畅,饱满壮硕,顶部又生有尖喙般突起,有重叠之姿。整个桃子由阔达而细腻,由朋硕而虚变,纹路上有线条旋转,流畅自然,非常之美。从隐喻的角度看,蜜桃远观如女性之乳,而乳房是人类崇拜的生殖图腾。蜜桃成熟之时,饱满多汁,浆液甘甜,吮之可食,比之那生硬的苹果和梨子更性感更香甜。论颜色,苹果不熟时太青涩,成熟时太暗红,李子则颜色黑陈,枣子通体红色,显得呆板;而桃子底部发白,顶部绯红,有渐变的层次感。论味道,苹果太酸,李子太涩,梨子、枣子太甜,而桃子则甜淡适中,果汁可饮,果瓤可嚼,有味觉的递进性。所以,成为五果之首,也就不足为怪了。

神话中,这桃子是神仙之果,吃了头等大桃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吃了二等中桃,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吃了三等小桃子,也可以“成仙得道,体健身轻”。正因为此,桃子又被称为“仙桃”、“寿桃”。《西游记》里,天宫里的王母娘娘做寿时,就曾设蟠桃盛会招待群仙。至于齐天大圣孙悟空,以及他的猴子猴孙们,更是均以桃子为粮食。民间年画上的老寿星,手里总是拿着“寿桃”以献瑞,有安康长寿的寓意,绘画大师们,谁没画过仙翁寿桃?美好的传说,致使民间过生日做寿时也要蒸桃形的馒头,或实心,或空心里面填馅,做成圆馒头状,在顶都捏出桃尖,用竹刀或刀背从上至下轧出一个桃形槽来,将桃尖略微弯曲,再染成红色,上笼蒸熟,“寿桃”就做成了。每当老人生日那天,晚辈双手捧“桃”,献给老人,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鉴于以上原因,自古文人墨客,对桃子喜爱有加,据统计,历史上著名的咏桃诗篇,便有几千首之多。一种小小的日常水果,何以得到如此之多的高雅之士的青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虚造了一片人间仙境,在那里“无论魏晋,不知有汉”,所栽种的全是桃花,顺着河水源头,两侧桃花夹岸,“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片桃林已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栖息之地——纷繁喧扰的人世间,有兵戈战争,有猜忌争斗,有滚滚红尘,有铜臭名利……一片桃花,隔开了人间红尘,勾勒出每个人心目中的向往之境,成为精神世界的芳草绿洲。王尔德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桃林桃花,岂不是一章章绝美的诗意?

桃的意义在此得到升华。桃花,桃林,桃花源,成为人们抵抗这个世界的最温柔最静心的武器,成为每个人摘掉面具、放松身心、怡然自乐的最后一根精神稻草。

桃,你这人间仙物,果腹之余,拯救了多少颗疲惫的心和生锈的灵魂?

3

世界上多数花都是以花开的美艳震撼人心,那牡丹的富贵之态,那月季的旺盛之姿,那海棠的高贵,百合的清纯,康乃馨的温和,玫瑰的香艳……花开喷薄,或数月,或常年,带给人长久的美感。即使凋零,也多是一点一点枯萎,一点一点败落,历经水分渐渐蒸发、容颜慢慢老去的过程,直至花粉洒落,花瓣焦灼,最后成为一张皱巴巴的废纸样,或者黯黑变色,或者黄褐丑陋,仍然恋恋不舍,藕断丝连离开枝头,跌落泥土。就像一个女人的一生,从豆蔻年华,到青春绽放,到半老徐娘,到皱纹满额,最后枯萎离世。

这样的过程,对于爱花的人来说,尚可以接受,缓慢而长久,花开花落的过程也由美而凄凉,由浅入深,带来许多人生的感喟。是啊,牡丹的硕大花朵,开放时何其富贵?败落时层层剥离,最后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荣华富贵成为过眼云烟,暗喻着今非昔比、人世沧桑,支撑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印证着“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的满纸凄凉;艳丽玫瑰,开放时吞吐云霞,香艳惊人,每一个花瓣都像爱人诱惑的嘴唇,落花之时则发黑发粘,暗示着“山盟海誓”“海枯石烂”都是一时冲动、不可长久,分手时的哀婉、悲凉,转瞬而至,让人好不凄怆?而百合呢,康乃馨呢,曾经清纯的恋人如今攀龙附凤、嫌贫爱富,曾经疼爱的亲人,慢慢苍老,转身离去……

这离别的过程,让人有心理准备,虽痛,还可慢慢接受。

但桃花,没有这样缓慢的过程,它花盛之时,便是它离开之日,热烈之时,便是它离别之日。

绽放时,它不顾一切,叶子尚无生发,花蕾已经喷薄。黑黑的树干,直接迫不及待地开放出纤弱、柔美、轻薄的桃花,其饱胀有情欲之美,花开有罂粟之艳,一切都是那么急不可待,一切都是那么明目张扬。花开如云,每一朵都是小的,但连在一起就热烈而有气势,尤其是花云之上常浮起一层氤氲的雾气,袅袅升起,虚实相映,何其美妙。

但,花开正盛,转瞬之时,一夜之间,一阵微风,桃花便会纷纷飘落。落得那般决绝,凋零得那般痛惜。其他的花儿,依恋枝头,落地之时,颜色往往黢黑如泥;而桃花,成片成片地飘落下去,大地之上,泥土之中,花瓣依然娇艳,花色依然绯红,这落花之殇,真是可折煞人也。

黝黑的泥土,冰凉的泥土,细雨过后微湿的泥土,桃花落下去,仿佛重新开在地上。黑与红,再一次亲密接触。那短促而恼人的花期,那青春夭折的宿命,桃花以它凄美的凋零之态,再一次击中过路的才子佳人的心,击中赏花吟诗人的魂,真想大哭一场啊!

于是,常常在这样的季节,在落花缤纷的凄美中,在漫山遍野的桃花雨中,一批批诗人接踵而来,读一首离殇的诗篇,吟一曲失恋的情歌。

有情人拾起花瓣,夹在时光的册页中;有伤人轻吻花瓣,把泪滴还给这凋落的惊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挖了花冢,一边葬花,一边哭道——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唉,念念谁知?切切谁懂?每回读到这一首《葬花词》,想起那飘零的满山桃花,谁能禁得住不哭一场呢?

谁可以不哭一场呢?!

4

青果催花落,蜜桃成熟时。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传统,桃子以其饱满的外形,多汁的果肉,繁密而茂盛的生殖能力,逐渐从植物的世界,走进人类的精神信仰中。

沂蒙山桃多栽种在崮上崮下。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地形地貌,它不同于一般的山石。崮在外形上是方形,在高高耸起的山顶上,没有尖峭的山峰,而是突然变得平阔。平阔的山顶之上,再起新石,二层之间,貌似断崖。在沂蒙山,号称有七十二崮之多,其实大大小小统计起来,比七十二崮还要多出许多。崮有大小高矮、险峻平阔,总起来说,较为出名的有南北岱崮、抱犊崮、纪王崮、孟良崮,除此之外,还有大崮、油篓崮、瞭阳崮等,但无论何种崮,远观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像女人的乳房。

在野店上东门和下东门交界处,有一处崮,形状与乳房巨像,被称为奶子崮。我曾为此专门写过一首诗歌《奶子崮》和一个短篇小说《乳的故事》。沂蒙山区的人民把这些崮视为神灵之所,常在崮顶乳头上修建神庙,初一十五信徒们上山焚香祭供,成为古来流传至今的传统。在奶子崮的西侧,有一座瞭阳崮,乳顶之上较为开阔,上面竟然建有佛家庙宇和道家观宇两座,两座建筑相聚不到百米,却都香火旺盛,每逢初一十五,前来烧香膜拜的人络绎不绝,被人称为“小泰山”。

鸿蒙之初,科学不达,人丁不旺,先民对于生殖的认识和崇拜完全处于敬畏的心态,自然而产生了阳具崇拜和乳房崇拜,而挺立的阳具般的巨石和饱满硕大的乳房之崮,很自然地就会成为一种图腾。

崮上的土地,皆遍植桃树。待到秋季高阳,蜜桃成熟,那硕大的乳崮上满山的乳房般的水蜜桃,又化身为一个个更加具体可感的女性之乳,饱满,红晕,多汁,……一个一个水灵灵的桃子摆在人们面前,怎么不让人顿生亲近膜拜之心?所以,桃子的生命隐喻和崮的生命暗喻一拍即合,沂蒙山腹地蒙阴的岱崮崮群被专家命名为中国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而岱崮被专家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二者岂不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几亿年前,崮从海底因地壳运动腾空而起,升腾为如今的绵延群山,参差百崮,至如今在崮顶还到处可见三叶虫化石的痕迹,而几千年来的蒙阴种桃历史绵延至今且发扬光大,这岂不成为天地宇宙的生命载体?

生活在沂蒙山区的山民,世代民风淳朴,又人杰地灵,很大程度上因了这崮和桃的生命传承。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拍摄了一个情色系列电影,取名为《蜜桃成熟时》,鲜活活地将女性之乳称之为成熟的蜜桃,上映以来,成为众多青少年生命成长中性启蒙的教科书,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这种生命的图腾崇拜,也带动了桃子的栽种、发展、传播和食用,仅就蒙阴而言,每年产出的桃子大约几千万吨之巨,占全国水蜜桃总产量的40%左右,长期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成为全国优质的蜜桃基地。

桃已经脱离了纯植物的学界范畴,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传统的吉祥符号、生命载体。基于桃所蕴含的图腾和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它逐渐成为生育、吉祥、长寿的生命符号象征。这些象征意义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潜存于民族心理之中并通过民俗活动得以引申、发展、整合、变异。譬如,桃花象征着春天、爱情、美颜与理想世界;譬如,枝木用于驱邪求吉,在民间巫术信仰中源自于万物有灵观念;譬如,桃果融入了玄幻的仙话中,隐含着长寿、健康、生育的寓意。桃树的花叶、枝木、子果都烛照着民俗文化的光芒,其中表现的生命意识,致密地渗透在中国桃文化的纹理中。

把桃再放在文化视野中进行符号学阐释。桃成为民俗符号也有其必然性,同时对桃作为民俗符号的构成分析,利用民俗符号学理论,将体现生命意识的桃,进行文化阐释,又进一步深化了其在民俗文化中的表征意义。民俗符号还传递着生命信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意识与原始思维方式在文化意义上是吻合的,费雷泽的“金枝”效应昭示了原始思维中人与植物交感互通的巫术原理,使传统生命意识与原始思维方式在生命的强大主旋律中达到和谐一致。在桃文化发展流变中,人们跳跃着的思维一直在主导着桃文化的生命意识。蜜桃成熟,这一句偈语般的话语,真正成为了生生不息,民族繁衍的复杂情感和心灵寄托。

桃子,你这生命的精灵,你这情色的巫语,就这样成为沂蒙山乃至华夏民族众多传承精神的不改基因和个性印记。

5

一种植物得到人类的认可,往往因其局部或者细部的个性。譬如,白杨以其挺拔的不旁逸斜出的茎干,捋直了人们的目光,也收获了礼赞的讴歌;玉兰因其喷薄的简洁而硕大的花朵带给人精神上的纯洁感而受人喜爱;牡丹则以硕大的层叠的花朵透露出的富贵气折服人,芭蕉因宽阔伸展而苍碧的叶子而备受文人的美誉和偏爱。而果树呢,果实自然是它们最大的特色,苹果的香甜,香蕉的醇绵,李子的酸涩,板栗的厚朴……很少有一种果树,花、果、木全身都可圈可点,桃子例外。

桃木有灵。

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桃木辟邪,可能源于后羿的传说,古书记载,后羿是被桃木棒击杀,死后被封为宗布神,这种神经常在一棵桃树下,牵着一只老虎,每个鬼都要前去检验,宗布神一闻,如果是恶鬼的话,就会被虎吃掉;另有一说是和夸父有关,相传夸父追日饥渴而死,临死前,将手中的杖一抛,化为一片桃林,是为了让后世追日的人能够吃到甘甜可口的桃子,因为夸父跟太阳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鬼会害怕桃木。

鬼神的传说,总不会是一个,到了宋代,再出一个版本——相传人世外另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祛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几千年来,桃木就因其有镇灾避邪之说,被称为神木。

鬼神之虞,几千年来,始终是人类的恐怖之源、畏怕之根。特别是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招鬼沾邪,更是家常便饭。鬼魔既降,何以驱之?唯有桃木。辞源曰:“古代选桃木枝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避邪。”位于泰山西麓毗邻沂蒙山的肥城具有世上最大的桃园,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传说东南方向的桃木枝具有镇灾避邪之功效。汉时,刻桃印挂于门户,称为桃印懋,《后汉书·仪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如法,以施门户,意为压邪。

古书、电影上那些驱鬼除魔的道士,身后总是背着一把肥城产的桃木剑,妖魔鬼怪,淫邪之气,遇此剑便急忙退避三舍。桃木之灵,可见一斑。现在在泰安肥城,在沂蒙山蒙阴,桃木剑制品成为重要产业。不仅桃木剑,还衍化为更为广泛的桃木坠、桃木手镯、桃木梳……林林总总,都成为吉祥的化身。

桃木有灵。

一种植物,除了客观的实用之外,又蕴含了人类的精神期盼、灵魂寄托,可以贯通鬼神人间,成为生灵之长的人类抵抗自然恐惧的工具和法宝,那这种树木在中国的植物史、神灵史、精神史乃至文明史中占据了多大的分量?

一株桃,那低调如乡邻的果树,就这样在你我的生活里存在着,我们摘下桃子,把玩桃子,亲它,啜它,食它,用它,它就平凡成一株山野的植物;

一株桃,那通灵如仙人的神木,就这样沟通着我们的今生与来世,阴府与阳界,我们赏花吟诗,削木为剑,敬它,畏它,伤它,感它,它就化身为头顶的三尺精魂。

桃,T—i—a—o,嘴唇微启,舌尖下压,腔气上吐,升为阳平,一音一义,仙木吉象,这美妙组合的汉字,读起来禁不住口舌生津,写起来也自然妙笔生花了。

桃。桃。桃。

我忍不住再一次在洁白的纸片上写下了这个美丽的汉字。

猜你喜欢

桃木桃子桃树
河边的桃树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桃子
桃子
桃树
卧佛
巧手雕出了致富路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