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秦娥·娄山关

2016-05-14毛泽东

诗潮 2016年6期
关键词:下片忆秦娥小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大涵雪野荐评】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写在遵义会议召开之后,红军长征途中过娄山关时。上片写得凄清,下片折笔,气势雄浑。尤其“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写得大气苍凉,深沉悲壮,绝不输于太白。王国维先生曾言太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气象,千古之下无人超越,我看未必。

临江仙·长发为君留

林中小溪

前日欲剪短发,与夫说起,未得许,感而有记:

欲短青丝君却语:喜她纤似柔肠。无声牵系梦尤香。根根知我意,寸寸用心量。 从此不言轻动剪,今生休换头妆。一根一寸为君长。朝来霞绾髻,夜晚束星光。

【大涵雪野荐评】小词写的虽然是夫妻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小事,但却十分生动感人。观词上下片,人物角色各有不同,上片是夫语,下片是妻言。真可谓夫唱妇和,郎情妾意。小词十分温婉,可谓柔情似水,令人怦然心动。

雨后葛岭

西风钱塘

雨洗尘空草木新,莺声篁影两停匀。

俯观碧水如冰鉴,坐对孤山比德邻。

古寺夏秋冬一色,高台天地我三人。

今宵料有清风起,明月悠悠过汉津。

【大涵雪野荐评】此诗句法、章法皆好。尤贵在气格。“莺声篁影两停匀”,其人物心态平静冲淡如此。作者心无杂念,超然物外,故能观碧水如冰鉴,对孤山比德邻。而“高台天地我三人”,则人与天地融为一体,将此诗之境界推向极致。尾联以景语作结,仍是一副从容散淡情怀。其境界格调之高,鲜有人能比。

珍珠令·夏日练琴房

独孤食肉兽

流光溅指音如水。帘波碎。报箱口、角函谁缀。期化蝶飞飞,入绿窗轻睡。

青果庭园蝉翼底。梦不到、秋千墙外。墙外。愁过尽荼蘼,少年情味。

【大涵雪野荐评】“流光溅指音如水”“帘波碎”二句,意象表现与通感表达俱妙。接着镜头转换,是一特写:报箱口,谁的书信露出一角?也可能是当时诗人写给某女孩的情书,因为接下来是“期化蝶飞飞,入绿窗轻睡”。下片写自己躺在果园的树下做梦,却终于不能梦到那少女走出到秋千墙外和自己相会。看来应该是单恋了。少年之初恋情怀,令人莞尔。小词虽小,但三次转换画面,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段,可见作者语言驾驭和剪裁之功,委实不容小觑!

过桂花街

夏婉墨

江云欲渡小城阴,花气微潮袖底沉。

偶有相思如米大,随风点化在眉心。

【大涵雪野荐评】过桂花街,便极易惹人相思。而江云欲渡,花气微潮,阴,沉,造境已足;“偶有”相思,还“如米大”(通感手法),“随风”点化,设若心中无有,如何便能轻易聚在眉心?诗人假装若无其事而独具心眼,看似闲闲随手一笔,实则蕴藉深沉,诗语玲珑如玉,手法亦十分高妙。

与牛夕对

楚家冲

反刍半卧嚼青草,松煮泥茶隔壁居。

燕子来时安伏圈,杏花开处好看书。

欲耕田野少农户,贯过城门似鲫鱼。

且与闲牛歌此夕,琴声一抹振清虚。

【大涵雪野荐评】起二联一句写牛,一句写人。牛吃草,伏圈,人煮茶,看书,可谓各安其所。得安闲平和之趣。三四联承上解释前二联,说牛想耕田,可惜农户太少,没人种地了;而大批农民工涌进城里,如过江之鲫。尾联照应开头,一声叹息,自然作结,收束全篇。此诗以清新淡雅之笔写当今之社会现象,看似清闲散淡,实则有无奈,亦有隐忧。

竹枝词(新韵)

净尘子

莲花莲子共莲根,一样花开两样心。

侬家本欲寻良藕,奈何郎是看花人。

【大涵雪野荐评】这首竹枝词深得其味。起句虽是兴起,但却十分切合诗中人物心理。诗中所谓“莲花莲子莲根”,皆有巧妙寓意。“良藕”,良偶;“花”“心”,亦可作“花心”解读,作者巧妙利用谐音,深刻反映了一个纯情少女的心理活动,抑或对花心男子的嗔怪和埋怨,写得生动活泼。

偶题蜡梅

耘 梦

并蒂芙蕖香已尽,分飞劳燕去无回。

一双黄萼情犹笃,长吻涵芳沾雪开。

【大涵雪野荐评】此诗妙在反衬效果和层层递进,并蒂芙蕖香尽,分飞劳燕无回,忽然转笔写一双蜡梅在雪中相吻而开,这个画面冲破冰雪严寒,已足够令人震撼。“犹”字是此诗诗眼。“一双黄萼情犹笃”,花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同时也是一种暗喻手法,看似写蜡梅,实则是对人间纯洁爱情的由衷赞美和深刻反思。

东门吹雪

寒枝不赖雪梳妆,素月辉中气自长。

怜我已沾尘俗久,隔桥先洗一襟香。

【大涵雪野荐评】此诗妙在烘托手法,角度出新。写梅花不一定非要写雪不可,只先将盛开的梅花至于素月辉中,则“气自长”矣!三四句不直接言梅而写人之感觉,而梅花之风韵自见。

盼 春

大涵雪野

独伫霜晨里,清寒恁自多。

空山眠宿雪,冷月照冰河。

久看风成绿,惊闻水作歌。

昨宵归雁叫,声过洞庭波。

【大涵雪野荐评】首二联交代环境,渲染气氛,铺陈到位。“空山眠宿雪,冷月照冰河”一联,大气苍凉。此诗表现手法特别。首二联实写,三四联全做虚笔,有现实,有幻觉,有梦境,诗的容量较大。尾联补写一笔,写昨夜梦归雁过洞庭,深合“盼”字,是加倍一层写法。全诗以一“盼”字统领全篇,丝毫没有使人感到割裂的痕迹,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下片忆秦娥小词
《迎春乐》词调研究
光伏玻璃冷端下片机组创新改造
基于拉丁词源的解剖学英文术语的指小词*
忆秦娥·临壶口
坐过站
忆秦娥·三星堆人像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小词不可小觑:as的用法
浅析宋小词长篇小说《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