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需要严谨的态度

2016-05-14孙立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仁者尚书智者

孙立红

课堂上,我给学生解析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的文言文,文段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读到“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时,忽听一生脱口而出“左仆射(yè)”我愣住了,啊?这个字不是读“射(shè)”吗?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查查官名“尚书左仆射”的读音,所以,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只好轻描淡写一句“兴许是我读错了!”便搪塞了学生,可我心里充满了自责,任教多年,自以为成了“匠人”,就忽略了对知识的严谨考查,结果给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信息,我不能原谅自己,我想语文人就该有一丝一毫不敢放松的严谨态度,方才对得起“语文人”这一称号。

对字音的严谨。还是关于“尚书左仆射”,我多方查阅资料,在解志雄先生的《仆射的“射”怎么读?》一文中如是说:《辞源》仆射puyè,官名,起于秦代,凡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等官,都有仆射,根据所领职事作称号,意即其中的首长。仆射之名由仆人、射人合成,本为君主左右之小臣,一说为古者重武臣,以善射者主事,故名。东汉尚书仆射为尚书令的副手,职权渐重;末年分置左右仆射。魏晋以后,令、仆同居宰相之任,有“朝端”、“朝右”等称呼。唐代不设尚书令,仆、射即为尚书省长官。初期,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中宗以后,非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即不为宰相。宋初相沿。元丰改革官制,才又以左右仆射充宰相。徽宗时一度改为太宰、少宰;乾道八年(1172年)改为左右丞相。其后此名废。射yì,《诗·大雅·思齐》:“不显亦临,无射亦保。”释文:“射,毛音亦,厌也。”“射”有yì音,但在“仆射”一词中“射”音yè。如此看来,“尚书左仆射”中的“射”读“yè”是正确的,我须向学生致歉并致谢。而如此错误,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胜枚举,有老师把“拟(nǐ)人”读作“拟(nì)人”;有老师把“偌(ruò)大”读作“偌(nuò)大”。我想说,除了受方言的影响,我们确实不能因个人的习惯性误读而传递给学生错误的信息,否则学生有一天发现我们交给他的知识是错的时,他们还会“听其言而信其行”吗?

对字形的严谨。还记得之前听微课时,一位小学教师在讲《伯牙绝弦》一课时,把“钟子期”写作“仲子期”。课后,一位评委老师激愤不已,说这样的老师就不该站在讲台上误人子弟!回想我的错字史,我把“挖”字的下面一直写作“九”,直到有一天,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圈出“挖”字,表明这是一个错字,而学生委屈又胆怯地说这是对的呀!当场翻出字典想要怒斥学生的我竟然傻了眼,原来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写错字,反倒误以为是学生写错了,我急忙向学生道谢并反思自己的错误。我在落实学生听写时,开展了自我批评,并提醒学生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哪怕只是一个字形问题。原以为这样的自我批评会降低身价和影响力,可天长日久我发现,我的态度影响了学生,学生变得认真专心,我很高兴。

对文句的严谨。一次作文时,有学生写道:“那个时候,我们脚下的这条路虽然作为一条交通要道,却也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路,每次回家坐车,都把人晃得晕晕乎乎的,仅仅只有十几公里的路也要走上将近一个小时。”我的评语是“如此坑坑洼洼的路,你还能走得这么飞快,令人钦佩啊!”有学生又写道:“这儿之前是我们的学校,现在拆了,盖上了楼房,教室更大了,操场也没那么多土了。”我的评语是“现在这里到底算不算学校呢?我很纠结!”一生又写道:“今年是中国走过抗战胜利的第七十个年头,伟大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我的评语是“请画出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看看你的逻辑对吗?”当种种奇葩的言语在作文中出现时,我们若置之不理,恐怕就会愈演愈烈,学生的写作就可能随心所欲,不知所云,汉语言也许就会成为大家肆意亵渎的玩具,为此,我们语文人是不是该坚守阵地呢?

对引经据典的严谨。2015年《作文素材》第3期第65页,一篇题为《塔底的仰望》的文章中写道:“常言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我虽非智者,却也钟情于山水。”啊?不是“智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吗?难道是我记错了这句话吗?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仔细查阅后证实,我没有记错,关于这句话的出处是在《论语·雍也篇》中,原文为:子曰:“智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lè),仁者寿。”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如此错误,不是我们语文教师该帮助学生改正并作以详解的吗?又怎会允许这样的文字刊载来指导他人的写作呢?

对教材的严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2007年3月第二版)第85页中第16行写道:“只有不断反省、循礼而行,就能达到‘仁的境界。”这句话中关联词语的使用显然是错的,我们可以用“只有……才……”,也可以用“只要……就……”,唯独不能用“只有……就……”。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2006年11月第二版)第82页中第10行写道:“敏捷的才思、广博的知识和流畅的表达是辩论取胜的提前”,这句话显然是把“前提”写作了“提前”,这两个词的词义原本就大相径庭,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敢于质疑,理解“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真谛,也提醒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一定要认真严肃,切不可马虎了事。

作者单位:新疆霍城县江苏中学。

猜你喜欢

仁者尚书智者
仁者甘死如饴
智者说
谦虚
推己及人
自大的马谡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尚书》
智者老子
酷图爆语(3)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