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高中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手杖”

2016-05-14陈跃东钮秀渠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手杖人文精神人文

陈跃东 钮秀渠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教学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各种公开课形式多样,可是一课上完之后,听课老师看到的是开课老师如演员般的表演,学生机械的配合,眼前是幻灯片不停闪烁,学生抛出一系列自己都搞不清的观点,看似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培养,而实际上学生的收获有限。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学丢失了最根本的东西——文本。

为了适应课改的需要,课要上出新意,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是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多义多元解读的前提。而现在的语文教学最忽视的恰恰是文本,因为忽视了文本,泛化了语文的内涵,取消了文本的确定性。

实际上,部分教者明明知道文本的重要,那又为什么走不出这个怪圈呢?从教师层面来看:

1.教师未能走进文本

由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停留于表层,或者是为了达到上课时热闹的目的,所以上课时对学生错误的乃至荒谬的解读,不加正面引导,造成学生脱离文本,甚至对文本的歪曲理解。于是就有了孔乙己是因为偷光盘而被打断了腿;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因为开价太高才卖不出去;《背影》中的老父亲是因为懒得走路才从铁轨爬过去;《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是因为垂涎过路女子的美色才特意把她绊倒;《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的睡不着是另有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正确解读文本是进行深度对话的基础。我们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表达,并不是就可以任意解读文本,反而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正确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

2.教师对于创新把握不清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都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学生是主体,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就行。再加上现在有些语文试题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因此即使学生偏离了文本,也能博得教师的赞许,而教者为了迎合公开课的需要,偏离文本,哗众取宠,设计出一些缺少内涵,毫无难度的问题。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中,有且只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却没有老师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散、大胆创新,决不意味着可以对学生无原则、无依据地全盘肯定。要创新,就避免不了进入误区,而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走向正途。由于抛弃了文本,让学生无限制的自由解读结果是南辕北辙,而对学生所谓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那么究竟如何通过文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呢?笔者认为:

1.要立足于文本进行生发,合理渗透人文教育

语文教学应有人文教育,但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教学应该占有较大比重。人文教育离不开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关注文本就是为了更好地关注人文,如果两者不能兼得,那只有先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立足文本还告诉我们:人文教育不能无限延伸。如果一味地要体现课改精神,体现创新,体现人文精神的培养,反而会导致与文本的脱节,这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学的扭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自我生命的实现者,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既有历史性的又具有开放性的自我创造者。学生与老师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却很容易给忽略,因为在课堂中作者是不在场的,于是便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揣摩作者写作意图就是已经是在与作者对话了,而没有与作者进行更深一层次的交流。真正的对话应该是师生与作者以平等的地位针对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老师与学生要正确地解读作者的观点,更要对这一主题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意见与观点。

2.不同的文本应该有所侧重,区别对待

不同的文本潜在的语文知识难度不同,蕴含的人文情致也不同,有的侧重情,有的侧重理。对不同的文本应根据具体情况把握知识与人文的教学尺度。而实际情况是公开课教学千篇一律。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首先取得文本教学的成功,再结合学生实际,自然阐发,人文教育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本身的洞察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对任何事实的陈述里,总会透露出作者本身对这个事实的主观态度与情感,这是可以从文章的措辞看得出来的。当然有些比较明显,有些比较隐晦。语言这东西本来就是这样,同样的客观事实,个人的主观态度不同,就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所以才有词语的色彩意义。老师的作用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背后的意味,而对于背景独特的文章,简单阅读文本学生往往不明所以,就需要补充相当的人文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慎用多媒体

我们不否认音像、图片资料的运用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但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来说,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多媒体是无法达到文本的效果的。因此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要适度,要精选那些对文本理解有重要帮助,和文本主旨联系密切的资料辅助教学。且不可因多媒体的使用,而转移了学生的兴趣,耗费了学生的精力,而使文本变得苍白,那样不仅无助于教学,反而会削弱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还是在文本,无论形势、条件怎样变化,这一点都是改变不了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脱离文本的教学是肤浅的,背离文本的教学是无效的。离开文本教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在何种教学方式中,文本都应该放在第一位,只有重视文本才,能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更好的统一。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江苏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手杖人文精神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不倒翁手杖
人文社科
手杖3
手杖2
手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