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校际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2016-05-14殷宇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际职称高校教师

殷宇

高校校际科研合作指一所高校与同一地区不同学校或跨地域、跨国界的高校展开科研合作的行为。作为高校科研合作的另一种形式,高校校际科研合作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教师个人因素(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科)以及合作过程因素(成本、结果、环境和风险因素)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校际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研究框架。

校际科研合作社会交换理论影响因素一、导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深度和广度,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的摇篮、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科研组织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校内进行的科研合作外,一所高校与同一地区不同学校或跨地域、跨国界的高校进行的校际科研合作作为高校科研合作的另一种形式,逐渐兴起。

高校教师校际科研合作的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涉及到高校教师个人、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且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校际科研合作的不同方面,比如校际科研合作的意愿、过程、稳定性等。加之不同的研究角度,会使高校教师校际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的分析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假设了影响高校教师校际科研合作的因素。

二、高校教师校际科研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将人的活动看作是一种交换行为,合作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一环,自然也是交换的一种形式。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都是为达成某种目的(或为获得奖励,或为逃避或免受处罚)而进行交换活动。其交换符合以下五个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赞同命题。以及由这五个命题升华而来的一个公式:行动=成本-代价。

基于以上理论,本文假设高校教师的校际科研合作受到成本、过程、结果以及风险四个因素影响。在一定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教师在决策过程中,会以报酬最大化为目标,他们会在与其他学校教师是否合作的问题上进行权衡。作为参与者,一方面,他们会考虑自身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合作的要求;作为科研合作的负责人,他们会考虑自身合作的成本。另一方面,他们会考虑合作方所具备的条件,能从中获得何种利益。同时,本文还假设教师的合作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未参加过校际科研合作的高校教师由其自身的主观判断考虑参加的成本、收益、结果和风险等因素;加之与其他参加过校际科研合作的教师进行交谈,他们的看法也会影响未参加过校际科研合作教师的合作。参加过校际科研合作的教师在之前参加过程中顺利程度,其实际操作可能与预期不符或超出其预期等情况,都会影响校际科研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个体的年龄、性别、职称、学科等因素的不同,都会影响每个合作教师的合作需求。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每个个体之间在决定合作之前都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合作对象之前的合作情况以及科研绩效,来为他们自己将要做出的行为提供参考和依据。这也会对教师校际科研合作形成一定影响。教师参与校际科研合作的影响因素说明如下:

1.教师自身因素

本文教师自身因素指的是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科。

性别因素。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的校际科研合作有所不同。根据前人的研究,女性教师在科研中占弱势地位,有着更多的限制因素。科研合作存在明显地性别差异。女性在论文合著率、争取基金资助和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都低于男性。Ozel·B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参数模型探讨了性别对科研合作模式造成的影响图,其研究指出,在文章的产出量、科研参与程度、科研出席率上,男女有巨大差异。因此本文假设,相对于男性教师,女性教师参加希望参加校际科研合作。

年龄因素。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处于不同是职业规划和发展阶段。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在本阶段问题是否解决的恰当(例如职称是否获得、学术成果发表情况等),其参加校际科研合作的原因也就不尽相同。青年教师(35岁以下)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如职称评选等;中青年教师(35至40岁、41至45岁)为自身的学术发展,如提升在本学科的知名度等,更希望参加校际科研合作。46岁以上的教师,根据自身的学术偏好,进行校际科研合作。如果科研偏好不适合,可能不进行校际科研合作。因此,本文假设,年龄因素对校际科研合作有多样化的影响,中青年教师更希望参加校际科研合作。

职称因素。高校教师的职称系列分为四级,分别是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之间,除了潜在的合作关系之外,还同时存在竞争关系:发表论文、申请项目、职称职位晋等,尤其是当下以第一作者为标准的职称评审制度,可能导致目前只具备初级或中级职称的高校教师的科研合作意愿两极化:因为需要晋升高级职称,对于无职称竞争的校际科研合作意愿强烈;或因为职称级别不够,无法找到合适的校际科研合作伙伴;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无职称晋升压力,因此职称因素不成为影响其科研合作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假设,职称较低的教师科研合作意愿呈两极化:校际科研合作的意愿强烈或反之。

学历因素。高学历更易于寻找科研合作伙伴。例如,一位博士刚进入网络,可能很多人愿意与他合作,这是因为他的学历高而导致初始吸引力较强。在学历层次,博士科研合作参与率最高,在一项调研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科研合作的参与率逐渐增高,这反映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者在科研活动中具有非常高的活跃程度。本文假设不同学历会影响校际科研合作的状态。

学科因素。不同学科的科研有其特有的特点。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为哲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十二类。各个学科的科研合作规律不同,之前学者对文、管、理、工四个领域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哲学学科是一个合作度低;理科相对与文科来讲,其学科融合度更高,需要多个子学科进行联合。因此,本文假设不同学科会影响校际科研合作的状态。

2.合作过程因素

合作是指在合作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的合作过程。具体到本文的校际科研合合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将之定义为与除本校外的其他院校教师(包括同城其他院校、其他省市院校和国外高校)开展的科研合作。校际科研合作是合作的一种形式,它也符合合作的规律。本文中将合作过程的因素划分为成本因素、结果因素、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四种。

成本因素。成本定义为三项。首先是教师选择何种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包括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实验室人员和国外研究者等);其次是付出的时间精力是否与回报成正比;最后是科研经费如何影响高校教师的校际科研合作,作为科研合作的主持人和科研合作的参与者,其对科研合作经费的考虑不同,校际科研合作主持人对于经费的考虑会更加细致和具体。本研究假设合作伙伴会影响教师校际科研合作的意愿;付出——回报越成正比,校际科研合作意愿越高;经费问题对校际科研合作有影响。

结果因素。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的行为是否再次发生取决于之前的行为的结果如何。本文中选取了经济性收益(包括可以从学校获得资金支持和个人收入增加等)、非经济性收益(包括出版著作,发明产品,获科研成果奖,晋升职称,提升科研水平,获得一手实验、调研资料等)以及出版专著或发表时的署名顺序作为研究项目。本文假设:非经济性和经济性收益越满意,校际科研合作意愿越高;出版专著或发表论文署名越靠前,校际科研合作越可能达成。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科研合作中团队的管理制度(即科研团队是否需要明确、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明确各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等);团队氛围(即成员沟通是否顺畅,成员间是否乐意相互帮助等);知识共享情况(即是否通过共同研讨、调研和实验等方式交流、讨论知识和学术问题)和学校激励措施(即是否有激励政策、措施等)作为影响因素的假设。本文假设科研团队中的管理制度越明确、团队氛围和知识共享情况越良好、学校激励措施越完善,教师越希望参加校际科研合作。

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科研合作中的知识权益保障;学术“搭便车”的行为以及科研合作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如个人成果被他人署名或集体署名、他人学术不端行为带来的团队竞争力下降的风险和预期科研计划未按时完成带来的风险等。本文假设,风险越大,教师参与校际科研合作的意愿越低。

三、总结

研究影响校际合作意愿的因素有助于促进合作的进行。通过社会交换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教师个人因素(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科)以及合作过程因素(成本、结果、环境和风险因素)是影响高校教师校际科研合作的因素,后续研究中笔者将以北京某大学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校教师校际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期得出比较有意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保英.高校教师合作的问题解析与对策建议[J].临沂大学学报,2013(35):13.

[2]赵君,廖建桥.科研合作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117-120.

[3]Ozel·B,Kretschmer·H,Kretschmer·T.Co-authorship Pair Dis-tribution Patterns by Gender[J].Scientometrics,2014,(01) :703-723.

[4]田生文,杨洪勇,李阿丽,王伊蕾.基于聚类效应节点吸引力的复杂网络模型[J].计算机工程,2010,(36):58-60

[5]王春雷.高校教师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45-149.

猜你喜欢

校际职称高校教师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