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功率特性研究

2016-05-14李江马腾张鹏王学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6期

李江 马腾 张鹏 王学斌

摘 要:传输功率和传输距离一直是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原理,根据系统传输模型,推导出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公式。从而仿真分析了系统传输功率和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能量传输特性。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磁耦合谐振;传输功率

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方式。该技术在导线无需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就可将电能以无线的形式进行传输,省去了使用导线的不便,并且用电安全[1]。自从2007年MIT学者Marin Soljacic等人首次提出通过线圈谐振耦合的方法,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就成为国内外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热点,因具有传输效率高、传输距离远、传输功率大等优点,从而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2]。

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由高频逆变电路和发射线圈构成,接收端包含接收线圈、整流滤波电路和负载。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分别构成两个相互匹配的LC谐振电路。在高频信号的驱动下,当发射端电路频率接近发射线圈的固有频率时,发射谐振线圈回路不断产生电磁波向空间发射,在近场区形成交变磁场。而接收谐振线圈经过磁耦合谐振接收空间电磁波,再将接收到了高频电流进行整流滤波供给负载,从而实现了电能的无线传输。

2 系统模型与仿真

根据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相关理论,通过两个耦合线圈实现电能的传输。高频交流电源为Us,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电感分别为L1和L2,电容为C1和C2,R1和R2分别是发射端和接收端等效电阻,负载用RL表示,M为互感。当系统电源角频率为ω时,则两线圈自阻抗分别是:

式中,D为两线圈距离,n1,n2分别为发射与接收线圈匝数,r1,r2分别为发射与接收线圈半径。由于两线圈参数和结构相同,可令n=n1=n2,r=r1=r2。

结合式(4)和式(6),可得出输出功率与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式。使用Matlab仿真软件绘制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输出功率和传输距离仿真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传输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3 结束语

文章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传输实验模型,得出了系统输出功率和传输距离的关系。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对系统输出功率进行仿真,从中得出传输功率随着传输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黄学良,谭林林,陈中,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13,28(10):1-11.

[2]杨庆新,陈海燕,徐桂芝.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工技术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