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助力语文教学

2016-05-14张晓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机师生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多媒体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那么,教师应如何使多媒体,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呢?应用多媒体时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切忌一味求新,不讲实效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百花齐放”。然而在“百花齐放”的背后,回过头来想一想还是不尽人意,最不尽人意的,当数课堂教学效率低这个问题。原因何在?这与我们的教师过分看重多媒体,颠倒主次目标,一味求新,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有些教师为了追赶时代潮流,把多媒体视若神明,甚至认为有了多媒体,就是现代化教学。于是一些教师置教学目标于不顾,从始至终都用多媒体,不患多而患寡,不怕新奇而怕传统。结果却“丢了西瓜,拾到芝麻”,课堂教学没有真正达到目的,而被各种新鲜花样迷惑。所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需要,合情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要用得其所,讲究实效。

二、切忌重“视听”,不重“朗读”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需求,激发了学生对电教课的极大兴趣,但同时,却使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语文课堂没有了“琅琅书声”,于师于生何益之有?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增加学生读的时间,重视培养学生吟诵能力,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一环。“读”不同于“看”,它较之于直观性的“看”具有更多的思辨性。“读”总是和“思”连在一起的。录像、图片虽能使学生一“看”就明了,可以快速、直接地进入某些情景,但是,却不能使学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一些深邃内蕴与魅力。并且,学生自读,对培养语感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三、切忌使“师生互动”关系变成“人机交往”

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教学软件以固定的形式反映教材内容,将教师和学生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即使是任课教师自行设计的软件,也由于其已经定型,缺乏课堂实际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所带来的及时性、交互性特点,使用较为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理当是人情味很浓的文化课堂教学,师生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绝不能被冷若冰霜的“人机交往”所取代,使具有永远不可替代价值的“白纸黑字”的人性化教学演变成“呆若木鸡”的“人机交往”。语文课堂永远呼唤奔泻的激情、思辨的火花、迸发的灵感。

四、切忌忽视语言文字,不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运用电教手段,把抽象的文字符号所塑造的形象转换成可欣赏的画面的确既可以节省时间,增加容量,又可以改变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和结构,使教学过程直观、动态,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

但是,对于一些意蕴深刻、意境优美的诗文,教师切忌忽略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把文章所描绘的情景统一于某一图像中。原因之一: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为文字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的想像空间的独特艺术,这种想象空间是任何视觉手段无法代替的。原因之二: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这诸多不同,必然决定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代作家王蒙干脆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学生们所接触的东西都太实际了,许多孩子只会激情地投入,而忘了从容地欣赏。这样做不仅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荡然无存。如此下去,那么学生的个性何在?创造力何在?民族的希望又何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学生在欢乐中掌握知识,在轻松中提高能力,从而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张晓珍,教师,现居山东滨州。

猜你喜欢

人机师生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麻辣师生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