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复习兴趣

2016-05-14吕瑞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分支绘制导图

复习是掌握语文知识、巩固语文知识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深化、拓展及灵活运用的重要阶段。但是,在小学语文复习课中,学生不再像学习新课程那样感兴趣,教师复习时采取的题海战术,让学生陷入一味的记忆与背诵当中,学生往往对复习产生厌倦情绪,复习课效率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复习兴趣、提升学生复习效率,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巧借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提升语文复习效率。

一、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知识梳理的兴趣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应用于小学语文复习。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建构和把握知识,而且用不同颜色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使其成为色彩绚丽的整体画面,进而使学生喜爱画画的兴趣也可以渗透其中。在复习之初,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师生共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在复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内容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树的主干”,上面标有“三年级上册第三组”字样,并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画出这树干的分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画出了“风筝”“诗二首”“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作为树的分支。然后让学生在这些分支上继续做一些小的分枝,如学生又把“诗二首”分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见所书”两个分支。在风筝这一分支上又添加了“做风筝”“放风筝”“幸福鸟”“水磨坊”等小的分支。每个分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形成了一棵“知识树”。最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再继续进行细的“分支”。如有的学生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分支上又分出了“生字词”、“情感表达”等细小的分支。并且把诗中的“生字词”列举出来,以关键词“思念”“离别情绪”作为“情感表达”的分支。学生们画得入神,兴致盎然。通过梳理,脉络清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综合与巩固。

二、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传统模式的语文复习只是以学生的记录与背诵为主,学生没有合作的机会,没有交流的时间。在小组合作中,小组内的成员是共同交流与探究问题的,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小组复习知识、梳理知识、巩固知识的手段,加强探究合作,达成复习目标。例如,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绘制思维导图,选出本组的记录员,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形成头脑风暴式操作模式。小组成员为了尽快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还可以进行分工,每个同学(或者两个同学合作)负责一个分支的绘制。最后小组成员在完成整个导图以后,可以经教师审阅后,把思维导图作为复习的“提纲”,在小组内继续对导图的框架进行细化与补充。学生合作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的过程,也是对具体知识进行细化与掌握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三、学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自主复习的兴趣

在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掌握,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及时跟进复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所学的课文、知识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细化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巩固,养成温故知新的良好习惯。学生可以画每一课的思维导图,也可能画一单元的思维导图,甚至是全册语文教材的思维导图。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布置学生课外绘制本组课文的思维导图。并且要将思维导图在小组及班级内进行展示。按教师的要求,思维导图内容的详细与具体应该成为导图展示与评选的重要标准。课外绘制完毕以后,学生小组在课堂上进行评选,评选出本组最优作品上交,参与班级的评选。教师将每组的上交作品通过投影仪显示,让全体同学对小组作品进行评分,最后得分最高者,被推选为“思维导图优秀作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积极性。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巩固与复习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交流、鉴赏,相互促进与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组织学生的复习训练。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不仅可以使知识条理与清晰,还有助于学生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全面拓展。运用网络导图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加强引导与鼓励,使学生能够熟练利用思维导图来发散思维、梳理知识,有效激发学生复习兴趣,提升学生复习效率。

吕瑞兰,教师,现居河北唐山。

猜你喜欢

分支绘制导图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巧分支与枝
放学后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生成分支q-矩阵的零流出性
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