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至诚恭俭生智 安贫闲吟泰然

2016-05-14王亮

醒狮国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内圣观物归隐

编者按:《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

如果说曾国藩是一个谜,那么《挺经》就是打开这个谜的一把钥匙。他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一“挺”字。主动、积极、谦虚,以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不受困、不为他人左右,到达气定神闲地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

“内圣”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天下》,其内涵通俗地讲,就是修身养德,使自己的内心不断去接近圣人的标准,做个自足自适、有德性的人。“内圣”一词虽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所阐述的“内圣”与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者,关键在于修身律己。

曾国藩总结了古人在修身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内圣之四大境界”的说法,他认为,人的修为若能达到这四种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于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彦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

——《挺经·内圣》

境界一:笃恭修己而生睿智

“笃”是坚定,是求实,“恭”是郑重,是脚踏实地地求取,以坚定而郑重的心修持自我,获得内心的澄明之境和思想的智慧光华,这是曾国藩所认同的进德修业之道。他说能做到“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的人,是“达于德”的圣哲。这样的人能获得“圣哲”的好名声,首先是因为他们有与这个称号相匹配的才德,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为求得虚名而不择手段,这样华而不实的人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声望和名誉超过了实际的才德,君子会以之为耻。

程子,即程颢和程颐,他们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儒学第二次复兴的骨干人物。在修身的问题上,他们都主张诚恳谦恭,认为要想达到睿智的境界,需要“以诚敬存之”,要从正心、诚意、修身做起。

无论做什么事情,好的态度是有所成就的基础,能“诚”能“敬”,赢得他人的青睐,换得的成就无论大小,都是一种成功。程颐的学生杨时正是因其诚恳恭俭的态度才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美谈,进而深得老师青睐,以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最终方有所成。不论是学习还是办事,如果都能本着诚恳恭俭的心态,既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同时也会使自己变得聪明睿智。

境界二:至诚感神而致前知

这是孔子的嫡孙子思提出的,“诚”是子思思想体系的道德准则。他在《中庸》中曾说“至诚如神”。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达到至诚的境界,连神明也会感动。这一点与曾国藩的“思诚则神钦”颇为相似。做人诚实守信,态度诚恳是修生养德的重要途径。诚实守信,为人正直,胸中就会有刚正之气;态度诚恳,心态就会平稳,会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最关键的是,诚意是正心、修身的前提。诚意就是不自欺,你所做的事一定要与你的价值观高度一致,否则就是自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昧着良心”做事了。

境界三: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

孔孟推崇安贫乐道,人的一生注定波澜起伏,有得有失,在经历大起大落之时,心态如果像海浪中的帆船一样随着风浪跌宕起伏,那帆船很有可能会被海浪吞噬。如果能以安贫乐道的心态坦然面对,把自己的信仰化成汪洋中的磐石,那么任风浪再大,我们的心灵仍可以泰然处之。

人的欲望无休无止,荣华富贵的诱惑往往会使人们忘记了最初的目的。其实无论荣华还是富贵,最本质的还是寻求一种内心的快乐与安逸。有些人虽然衣食无忧,但整日眉头紧锁;有些人虽然家境贫寒,却过得轻松自在,他们的区别正在于有着怎样的心态。若内心富足,则可身处陋室而安乐;若内心贫瘠,住在豪宅别墅也仍觉凄凉。曾国藩追求的内圣,在于修炼这种安贫乐道的心态,以达到无欲则刚、无欲则强的境界。

境界四: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

陶渊明是众所周知的隐士,因仕途不顺而归隐山林,每天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曾国藩自小接受儒家思想,自然提倡儒家的积极入世观。虽然曾国藩不提倡隐居乡野,但是归隐毕竟只是一种形式,他也追求观物闲吟的悠然心态。尤其在现代这种追效率、生活节奏快的社会,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神经紧绷,急着向前赶路,没有时间停下来放松一下心情。

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人总是为俗世所累,在曾国藩看来,这样的人注定是凡夫俗子,不会有所作为,更无法达到内圣的境界。其实,即使身处尘世,也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尽管生活压力有时会很大,但偶尔也应放松,虽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也可以试着体验一下那份悠闲恬淡的心情,精神放松,心态就会更加泰然,自身的修为也就会更上一层楼。

在为人做事时本着一颗诚恳恭俭、守信正直的心,面对起起落落的人生际遇,懂得以安贫乐道的心态处之,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偶尔放慢脚步怡然自得地修养身心,那么人生就会无往而不胜、逍遥自在。

作者简介:王亮,笔名南枝云山,文艺学硕士,青年诗人,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300余篇,有诗集《流世逢尘》。现为中学教师,文儒书院总负责人。

猜你喜欢

内圣观物归隐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草堂归隐
天宫院
观物取意2018“正艺术”油画作品展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浅释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
邵雍先天之学对时代的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