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现象学之生活世界的研究综述

2016-05-14周豪

智富时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活世界生活体验

周豪

【摘 要】我们所面临的现代性困境本质上是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我们不论成人还是儿童,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交生活中,其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对生活世界的体验,使把握人生真谛,感悟人生美妙成为可能。

【关键词】生活世界;儿童生活;生活体验

现象学是胡塞尔创立的,自创立之始(20世纪初)就凭借其思想的深邃和方法的独特而闻名于世,并且还曾一度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现象学运动。在胡塞尔看来,意义是由主体在生活世界的实践中被给予的,然而这些被给予的方式本身却始终没有得到重视。

一、突破禁锢,感受本质的生活世界

在引用范梅南对生活世界的定义的基础上,徐辉富指出每个人都生活于生活世界之中,都充满了世界观、关系和体验。因为每个人都生活世界中,人们才有了生活体验。在生活世界中,人们采用自然的态度,自然的态度往往优先于其他的态度。徐辉富同时又指出对教育者来说,生活世界是教师要改进教学,探讨教育工作的基地。海德格尔对于生活世界的思想有着更为明确而细致的表达:意义最初的根和源头不在于认识关系而在于存在关系。朱光明在对海德格尔观点理解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探索生活世界的意义在于寻找对生命的尊重,从纷繁的物质、科技世界中逃离出来。李树英在认真研究范梅南的教育思想之后发现,范梅南教育探究的源泉就是生活世界。李树英十分认同和欣赏范梅南的教育观点,在她看来教育现象学中所提倡的直接去寻找和研究老师和孩子们的教育生活世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研究教育生活世界比单纯的研究教育更生动,内容更丰富。蒋开军对生活体验的理解,来自于对范梅南的话的理解,他认为范梅南所探讨的现象学教育学是要以“回到事情本身”的哲学态度来批判与反思自然主义态度中科学研究与概念思辨,并借助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让教育研究能够回到素朴的直观和现象的显现,不再从教育理论或知识中去寻找教育,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不是简单地用“理论指导实践”,而是回到素朴、平凡的生活中去直观、体验活生生的教育的显现。

二、儿童的生活世界

正如格兰维尔德所建议的“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时要认识到‘不要使他们与现实疏远”,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就重点研究对儿童的同情心的德育教育问题时,左群英家认为庭是儿童的日常生活世界,肯定了研究生活世界对儿童教育的意义。左群英指出,如今的教育更加重视教授孩子们科学知识,更愿意把数理化的世界呈现给学生,这的确也是最为客观和直接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却忽视了对孩子们感性的培养。道德更是如此,道德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感悟,通过数字科技反而更加不直观,道德脱离了生活世界,就如同被“边缘化”了一般,我们唯有让孩子们贴近生活,感悟生活,这样他们才能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要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贴近生活。其实科学世界是把生活世界进行了理论化的转换,变得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了,回到生活世界只是回到科学世界的原初而已。左群英同时还提出。生活本身是一个整体,并不存在一个天然的“纹理”可供我们进行截然的“分割”,因此生活世界与唯理性的科学世界并不能完全相互分离,他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许婷认为儿童生活世界是儿童生活于其中的,以自己经历和体验感知到的具体而自然存在的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共在的世界,因此,也是一个儿童与成人共在的世界。然而,因为生活阅历的不同,知识的深浅而导致的认知能力的差距,使得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存在显著的差距。因此,我们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生活世界来对儿童实施更有效率的教育,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细致的观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胡塞尔所描述的态度就说明了这种不容易的原因:我们接近儿童生活世界的同时不免地带去了许多其他成人包括我们自己对儿童的态度,有事可以说是偏见,这就不免得影响了我们的判断,想要做到客观公正是非常困难的。

三、感悟得到生活体验,探究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

因此我们应当在研究教育问题时,抛开那些为理性的东西,走到生活世界中去,去把握和感受本质的东西,体验生活世界,得到生活体验。如何在生活世界中得到理解和感悟,得出的理解与感悟又将为我们研究教育做出怎样的贡献呢?不同的学者就不同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蒋开军就提出我们探究教育生活是为了能够感悟到教育教育生活的真谛,而不是得到更多的理论知识。范梅南为了能够在教育生活中得到更加系统细微的感悟,他提出了将教育生活进行课题化或者主题化的分类的方法。在范梅南思想的建议下,蒋开军走出书本,走向了教育发生的地方。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对此胡塞儿是深表同意的,人在对一个问题的反思的体验过程与对体验本身的反思中,他们的体验与思维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在对胡塞儿的观点的理解的基础上,王萍得出教育生活体验为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对象,我们是在对教育生活体验的反思中创立了教育现象学。徐辉富提出,生活体验作为人们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地点下生活的一种当下的体验,是在现象学中被研究的基本结构之一。它的研究资料不是来自于理论或概念,而来自于现象。生活体验来源于生活世界。生活体验是现象学的核心。没有生活体验,就没有可供探讨和研究的现象。徐辉富同时指出,范梅南在他的《研究生活体验》一书中指出,生活体验是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

突破唯理性的科学世界的束缚,反而能实现科学的飞跃。纵观世界古往今来,有多少大科学家就是突破唯理性的经验生活的禁锢,得到了让世人惊叹的成就。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学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等,哪一个不是饱受世人的怀疑甚至唾骂。世人无法理解,也不禁让人想到这是没有走到生活世界中去,未能得到本质上的生活体验的缘故啊。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对儿童的,反对对儿童强加过多的知识,让儿童以轻松地心情体验这个世界,这才能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

【参考文献】

[1] 徐辉富 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视角[D].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6.

[2] 王萍 教育学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 河南大学博士论文, 2010:41.

[4] 李树英 教育现象学的两个基本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5] 蒋开军 范梅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6] 左群英 儿童同情的现象学研究[D]. 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猜你喜欢

生活世界生活体验
基于生活体验的幼儿美术教学探析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让幼儿教育教学面向生活世界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初中作文教学探究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本质
马克思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