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宁话两字组变调

2016-05-14何治春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摘要】长宁话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其语声调系统与成渝片有差异,变调也多有不同。本文拟讨论长宁话两字组变调。

【关键词】长宁话 两字 变调

1.前言

关于四川境内的二字组变调有过不少讨论,从以前研究来看,四川方言两变调有如下一些特点:(1)普通两字组变调同重叠名词结构变调有差异。(2)变调一般涉及后字,较少涉及前字。(3)变调不涉及阴平。

此外,从方法上来看,过往的研究大都基于作者的感知,随意性较大。运用语音软件来辅助分析的文章只见秦祖宣的《成都话二字组连读变调的实验语音学分析》一篇。长宁话的变调和四川其他地区的变调有些差异。长宁话二字变调涉及前调后调皆涉及,在所有声调上都会产生变调,主要受调型和调序的支配。

2.变调情况

2.1说明

本实验有两位发音人,皆为男性。伍仕海(记作W),65岁,长宁县长宁镇人,初中学历,退休小学教师。刘显华(记作L),71岁,长宁县竹海镇人,高中学历。

在进行两字连调的记音前,我们已对两人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音系调查,每人分别记录了3600个字音。我们的单字调声调图数据便来自这些数据,得出长宁话共有五个声调。两字调共25种组合,每种组合选取5个词语。在语音的选择上我们以W发音人的资料为准,同时参照L发音人的资料,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

2.2变调规律

长宁话的5个声调两两组合,共排出25中组合模式,如下表:

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5种两字组合模式中,产生变调的组合共有19组,其变调模式我们总结成以下五条规律,R1:45→44/T_,

R2:31→33/_T ,R3:51→55/_T ,R4:24→22/ T_ ,R5:35→33/ T_。

在底层调型层面,长宁话只有升调、降调两种调型。其中升调库里有45、35、24三个调值,降调库里有51、31两个调值。观察发现决定长宁话两字变调的因素其实只有两个——调型和调型次序。在调型方面长宁话的单字调只有升调和降调,平调只在变调中出现。长宁话变调是以调型为类别的,这种类别和次序一起决定了两字调如何变调:升调在后变调,升调在前不变;降调在前变调,降调在后不变。我们可以进一步将这种调型次序影响变调的模式总结为两条规律,R6:R→L/ T_,R7:F→L/_T。

现在我们已经发现,长宁话的两字变调在调型上只能变成一种模式——平调。这是一种 “声调平化”(包智明,1997:146),这种声调平化在其他方言中也有,比如北京话和丹阳话(吕叔湘 1980)。北京的阳、上、去变为阴平,比如好好xau214 xau214-55、喜洋洋?i214ia?35-55 ia?35-55。丹阳话Axx式形容词有全部变同最左边的平调的,比如短55楔55楔55格5。但长宁话的平调有些不同,它不像北京只变为一个高平调,也不像丹阳将右边的调值变得和左边的平调一样。而是根据后字声调的调头来确定“变平”到何种音值上,即所有本调都变成与本调调头值相同的平调。用一条规则来表示就是:R8:左向声调平化。这样一来,长宁话一般二字组变调用R6、R7和R8三条规律就可以归纳完全了。

5 结语

本文组要讨论长宁话二字组的变调情况,其规律是:升调在前不变,在后变成平调;降调在前变成平调,在后不变;变平到何种调值是依据发生变调的声调的调头来决定的。

长宁话音系请参照何治春《四川长宁话音系及其声学特征》一文。

阳平相连有后字读高调(44)的情况:(1)“儿”前为阳平时,如娃儿、盘儿、鹅儿等,而锅儿、柑儿、鸡儿等非阳平后的“~儿”仍读阳平;(2)“头”前为阳平时,如前头、锄头、犁头,而锅头、枕头、屋头等大部分 “~头”仍读阳平。这些涉及四川话更大层面的变调规律,本文暂不讨论。

文中的“T”表示任何声调(Tone),冒号前的“R”表示规律(Rule),其他“R”表示升调(Raising Tone),“F”表示降调(Falling Tone),“L”表示平调(Level Tone)。

【参考文献】

[1]包智明等 生成音系学理论及其应用(第二版)[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2]陈荣泽 西南官话的两字组连续变调及轻声[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11(3)

[3]吕叔湘 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J] ,方言 1980(2)

[4]秦祖宣 成都话二字组变调的实验语音学分析[J] 语文学刊 2015(8)

[5]谭伦华 四川(平昌)方言的连续变调[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

[6]向道华 论四川镇龙方言的轻声与阴平、阳平合流[J] 外交学院学报,2000(3)

[7]杨邵林 四川彭州方言语流音变[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6(1)

[8]张一舟 四川几种连续音变现象研究[J] 语言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