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麦克白》中咏叹调“这暗无天日的地方”场景分析与演绎处理

2016-05-14魏伦基

艺术评鉴 2016年7期
关键词:麦克白演唱分析威尔第

摘要:威尔第歌剧《麦克白》中主人公班柯的场景“这暗无天日的地方”是一首经典的男低音咏叹调。本文从作曲家威尔第在歌剧中对男低音角色写作的基本特点、歌剧情节与人物场景、作品演唱的具体要求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帮助男低音歌唱者更好地理解把握作品,更好地理解角色情感、塑造人物形象,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艺术高度。

关键词:威尔第 麦克白 男低音 咏叹调 演唱分析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创作大师,他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很多歌剧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

在威尔第之前的歌剧创作中,男高音、女高音和男中音毫无疑问是歌剧中的“主导”声部,男低音一直作为歌剧中传统意义上的角色安排(如习惯性的扮演老年人,国王甚至魔鬼等)以及声部平衡的需要。威尔第打破了这个“传统”——据笔者详细统计,在他的26部歌剧作品中,明确地标明声部的角色一共有230个,男低音角色居然有63个之多(数量多);更重要的是,他充分发挥男低音声部的独特魅力,创作了大量经典的男低音的咏叹调,许多作品频繁出现在全世界各类音乐会和声乐比赛的舞台(应用广)。

2007年6月,23岁的中国青年男低音、上海音乐学院在校学生沈洋参加英国BBC卡迪夫声乐大赛获得金奖,其决赛曲目之一就是本文将要分析的作品——“这暗无天日的地方”(Come dal ciel precipita)。大家也会留意到,这首咏叹调在历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多次被男低音选手演唱参赛。深刻理解和把握这首作品对准确诠释角色与刻画人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威尔第男低音的基本特点、此部歌剧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本首咏叹调的音乐内涵与演绎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利于歌者把握和演唱。

一、简述威尔第在歌剧中对男低音声部写作的基本特点

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注重声乐与旋律两个方面的写作,他恰到好处地将这方面融入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刻画中。

威尔第笔下的男低音不同于莫扎特男低音的沉郁、罗西尼男低音的戏谑,他继承了传统歌剧男低音声部的庄严和沉稳,又历史性地将歌剧角色渲染上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他通过音乐写作令男低音角色的嗓音力度更为突出,情感起伏愈发强烈,人物形象越发鲜明。

威尔第歌剧中男低音角色通常首次亮相就以咏叹调开始,如《埃尔纳尼》(Ernani)中的西尔瓦(Silva)、《西西里晚祷》(Les Vêpres siciliennes)中的普罗契达(Procida)、《西蒙·博科内格拉》(Simon Boccanegra)中的菲耶斯科(Jacobo Fiesco)等角色,这些咏叹调或交代事件的前因背景,或预示剧情的未来发展。

威尔第歌剧中男低音角色的音乐旋律跳跃性强,速度也极具弹性,强弱对比非常强烈。比如本文将要分析的“班柯的场景”——《这暗无天日的地方》咏叹调,从ppp一直到ff,音乐张力不断增强;在音乐进行中还不时出现突强突弱,这种创作和演唱技法使得音乐进行更加跌宕起伏,角色形象更加立体鲜明。

威尔第歌剧中男低音的音域,一般在#F—e1(钢琴实际音高),追求音色饱满,爆发有力,在咏叹调中的高音部分,威尔第通常会在男低音最具威力的e1音上持续,从而实现威尔第想要的听觉“冲击力”。

二、歌剧《麦克白》的故事情节和场景提示

四幕歌剧《麦克白》(Macbeth,有译作《马克白斯》)是威尔第早期创作的一部成功力作,也是威尔第创作的第10部歌剧,现已成为当今歌剧舞台经常上演的著名剧目。1847年3月14日首演后大获成功,威尔第上台谢幕达25次。

歌剧文学蓝本为莎士比亚的同名小说,由当时意大利著名的剧作家皮雅维(F·M·Piave)改编为歌剧脚本。歌剧后来还被威尔第改编为法语版,并于1865年4月21日在巴黎首演。现在歌剧舞台上演的多为的先前的意大利语版本。

(一)歌剧故事情节

苏格兰将军麦克白听信女巫的预言,说自己未来将会成为苏格兰国王。在渴望成为王后的麦克白夫人唆使下,麦克白寻机杀害国王邓肯(Duncano),并成为苏格兰新的国王。

为防止反叛和报复,保住自己的王位,麦克白又派人刺杀忠于先王邓肯的班柯将军(Banco),在刺杀过程中,邓肯的儿子和班柯将军之子得以逃脱。

做了国王和王后的麦克白夫妇过得并不安心,终日饱受弑君谋反的良心谴责,还经常忆起女巫不祥的预言,整日惶恐不安,精神恍惚。在强烈的精神压力下,麦克白夫人精神失常,疯癫死去。

不久,先王邓肯幸存的忠臣马克杜夫(Macduff)与班柯之子率兵对麦克白发动进攻,杀死了麦克白,重新拥立邓肯的儿子为新的苏格兰国王。

(二)场景提示

这首“班柯的场景”咏叹调发生在歌剧第二幕的第二场。

黑夜的树林里,弑君谋反的麦克白派出大队人马在追杀趁夜色逃离王宫的班柯一行。当忠诚的班柯将军意识到死亡的降临,他无比焦虑地对着孩子唱出了这首著名的咏叹调。唱完之后,麦克白的兵将赶到,班柯随即被刺杀身亡。

班柯将军誓死忠于国王,不与叛贼妥协。他为了日后替先王复仇,舍生取义,保护了先王邓肯和自己的后代。咏叹调中交响乐队营造出一种阴森惊秫的氛围,班柯的旋律也充满了焦虑与惊恐。但在演唱时,歌者却要基于歌剧人物的角色形象——一个身经百战、忠诚坚贞的大将军,不能把这种死亡之前的慌乱误解为其内心的懦弱。应尽力体味角色内在真实情感,把班柯对国家苦难命运的担忧和对所保护的未成年孩子命运的焦虑表现出来。这一点对于歌唱者正确理解歌剧角色,塑造人物形象尤为关键。

三、咏叹调《这暗无天日的地方》的演唱分析

与主人公麦克白相比,剧中班柯将军没有过多的戏份,却因在第二幕第二场的这首咏叹调《这暗无天日的地方》(“Come dal ciel precipita”)而深深的印刻在观众脑海里。

这首“班柯的场景”咏叹调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e小调的宣叙段落。音乐开始,以PPP的力度由弦乐抖弓颤音齐奏(钢琴谱为八度震音),由弱及强,时奏时停,从调式属和弦开始不断向上发展,营造出一种危机四伏、恐怖阴森的气氛。(见谱例1)

(谱例1)

接着随着音乐力度越来越大,弦乐队(在钢琴简化谱中,以左手低音弹奏部分替代大提琴)以不断变化的属和弦震音营造出阴森气氛,描绘了一群诡秘行进的追杀队伍,提示着危险的步步逼近。随即,班柯以中等音量开始宣叙调,他紧张的提醒孩子要警惕。歌中唱到:

Studia il passo, o mio figlio...usciam da queste tenebre...un senso ignoto,Nascer mi sento il petto, Pien di tristo presagio,e di sospetto.

(歌词大意)孩子,你可要警惕!避开这黑暗的势力。有一种预感,有一种不幸的预感在我心房里撞击,我怀疑焦急在死一般的寂静中,班柯警惕地唱出前两句。接下来音乐渐渐涌出,并逐渐加大力度,速度也逐渐加快。音乐情绪越来越紧张,心头不祥的预感令人窒息。音乐嘎然而止,仿佛空气都已凝固,班柯接着唱出“我怀疑焦急!”

这段宣叙调演唱时音量不要过大,这是在一种危机四伏的恐怖中对孩子的低声嘱托;接着音量慢慢放大,似乎想把胸口中那种压抑的恐惧感释放出来。此时音区变化不大,旋律也较多采用半音上行,应当注意音准准确无误。在唱到“presagio”(意为撞击)的“sa”音节时,此处音乐要有适度的爆发力,来表现出内心万般焦虑的情绪,接着演唱八度下跳,音色要纯正内敛,通透稳定;演唱者此处不可拖延时值,要干脆利索地与伴奏音乐一起停止,并调整气息与情绪,在男低音漂亮的低音区结实有力地唱好“e di sospetto!(怀疑焦急之意)”。

第二部分进入角色咏叹调。伴奏音乐在e小调主和弦上慢速行进,低沉却干净,仿佛是班柯一行人在黑暗里疲倦而又机警的脚步。班柯唱到:

Come dal ciel precipita,L'ombra più sempre oscura,In notte ugual trafissero Duncano,il mio signor

(歌词大意)这暗无天日的地方,恐怖阴森的晚上!奸贼竟害死老主公邓肯,善良国王把内心的愤怒和悲痛一下子发泄出来,也把班柯忠诚不阿、刚强正直的性格特点充分展现出来。他痛恨奸贼,哀伤主公,天理何在?正义何在?!接着音乐以较快的速度并以p(piano,弱)的力度奏出短促的跳音,仿佛敌人正以更快的速度逼近,而心跳也已加快,并加快了行走的步伐。班柯已经确信敌人已在他们的周围,四边若隐若现的树木的黑影好象是潜伏着的邪恶敌人:

Mille affannose immagini,M'annunciano sventura“千百个阴险形象,在对我预兆不祥。”

这一部分的演唱,首先应注意复附点节奏的准确性,这种节奏长短强烈的对比赋予音乐更大的推动性,对于表现人物身临危机中的仍不失其内在的刚强有极大的作用;其次是音乐渐强渐弱的演唱,可使音乐的表现力更强;演唱到“奸贼竟害死主公老邓肯”时,音乐情绪开始激动,尤其到了“trafissero Duncano”时,音乐行进中突然出现八度上跳,并使一个音节一个强音,铿锵有力,仿佛是对奸贼愤怒而有力的控诉;此时音乐达到一个更高的音d1,为开口音a,要求用ff的力度把它唱出来并延长两拍半,突出男低音声部在这个音上充分的力度感;接着迅速而有力的接下一句。此处应当切记不可换气,否则会把国王邓肯(Duncano)的名字唱成两部分。参见谱例2:

(谱例2)

伴奏音乐在轻巧急促地进行;“千百个阴险形象”一句要演唱的轻弱一些,声音要收敛,以体现精神高度紧张时对四周情况的谨慎和警觉;此处歌者很容易受到伴奏音型的影响而唱的跳动,这要特别注意,必须演唱的连贯而有张力,并慢慢增强直到“sventura”中的tu音节处爆发。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sventura这个单词中s的发音,笔者发现很多歌者容易把它发成[s],实际上因为s后面的v是浊辅音,所以一定要发[z]音。

乐队音乐在演唱过程中停止,而歌唱着演唱部分也在句子最后的ra音节自由延长后停滞一至两拍,仿佛使时间和空间凝固定格;音乐随之从e小调进入E大调,咏叹调的后半部分开始了。

第三部分:这一部分的音乐是全曲的高潮,而角色的歌词却只有反复四遍的一句话:

“他们也妨碍我思想(E il mio pensiero ingombrano),

我害怕,我惊慌(Di larve e di terror)!”

班柯不断地在不同的旋律上重复这句话,体现出内心无比的紧张和恐惧。身为将军,他的使命是征战沙场,可以为国捐躯而不拘生死;但如今主公被谋杀,自己还要保护自己未成年的孩子以及其他忠于国王的臣民,必须保存有生力量才能为主公报仇。可现在追兵将至,自己和所保护的人被杀谁来为国王平怨报仇?班柯心如乱麻,以致不能思想!

如果仅从歌词中看,以为昔日勇猛威武的将军在死亡面前惊慌失措、显露胆怯那将是幼稚的。从调式调性上看,音乐从e小调转入同主音的E大调,因而其音乐形象里并没有丝毫怯懦的感觉,并且在声音力度上达到全曲的高潮,从ppp一直到ff;旋律音区也在男低音的中高声区进行,到达威尔第男低音的高音极限e1,短短16小节竟然出现4个音色饱满的e1!所以根据上述分析,这里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对于现实的愤恨,对于孩子的担忧,以及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怒吼。

在演唱第三部分上述歌词第一遍的时候,要注意乐谱上方特定音节上的强音记号,——它并不在小节的第一拍上,而是按照意大利语语言的逻辑重音以及旋律进行的特定表现手法来特意标注处理的;第二遍要把逐渐上升的戏剧情绪演唱出来,尤其是最高音e1,其强大的爆发力和饱满的情感要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决不能犹豫或软弱;此处的换气点要特别注意,决不可随意,“E il mio pensiero ingombrano”一句必须一气呵成;歌词第三遍重复时是从最高音喷泄而下,连续七个音节始终为强音,而乐队伴奏也是在ff的强力度,把高音区用饱满连贯的和声予以推动,所以这部分的演唱连贯性极为关键,对于歌者气息的要求很高;最后一遍承接上一句的情绪,继而音乐速度趋缓、力度趋弱,并喃喃自语般地不断反复那句:“我害怕,我惊慌!(Di larve e di terror)”。事实上,这里的力度趋弱是在为最后的高潮酝酿情感,蓄积力量,最后在2小节的短时间内迅速从ppp的力度加大到ff并在高音e1上持续演唱5拍,把整个音乐推向最高潮!

咏叹调唱完,班柯即被麦克白派来的兵将杀死,此场音乐结束。

这首经典的咏叹调对于男低音来说,无论是从角色表现和音乐张力上讲,还是从歌者本身的声种类型和声乐技术上说,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威尔第男低音庄严沉稳,爆发力强的鲜明特点,也在这首咏叹调中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魏伦基.威尔第歌剧中男低音声部角色的艺术特征[J].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01).

[2]刘诗嵘.歌剧大师威尔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俄]柳波芙·索洛甫嗟娃.威尔第传[M].买德颐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德]芭芭拉·麦耶.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威尔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邵义强.古典音乐400年(6)歌剧赏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6]周小静.西洋歌剧简史与名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8]王沛纶.歌剧辞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5.

[9]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10]周枫,朱小强译编.周小燕审定.外国歌剧选曲集(男中低音咏叹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11]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2nd Edition,Macmillan,2001.

[12]The Life of Verdi,John Rossell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猜你喜欢

麦克白演唱分析威尔第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二)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三)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三)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二)
《麦克白》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歌剧选段《木兰花》演唱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