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2016-05-14张晓琴

课外语文·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课改现状初中语文

张晓琴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不断改革和创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本文中,笔者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旨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体制。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之下,初中语文的教学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对于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序进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以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基准,提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策略。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语文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培训制度流于形式

当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教学技能有待提高。针对这样的现状,很多地区很多学校提出了对语文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的制度。这些制度从理论上讲,确实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很多培训基本流于形式,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培训者,都是将这种培训作为“度假”的一种形式,根本不把培训放在心上,致使很多教师参加培训之后,依然没有深刻领会新时代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而是沿用经验习惯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教学规模和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发展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样的理想的教学状态实施以来具有很大的困难性。因为,对于现在的班级体制来讲,一个班好歹也有几十名学生,而每个语文教师并不只是带一个班级,而是好几个班级,而每个教师的一堂课只有45分钟,在这短短的40几分钟里面,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授规定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有效的拓展,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这对于任何一名教师而言,实施起来都具有很大的困难性。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这其实是教学规模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所上的课少,学生人数不多,那要真正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学生的学习压力陡然加大

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从小学到初中的跨度确实很大。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语文、数学为主,而到初中,除了基本的语文和数学,还有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陡然增加的课程科目和难度,使得很多学生会感觉到措手不及,会觉得学习难度加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暇顾及语文学科的学习,致使学生基本没有自由的空间,放在语文科目学习上的兴趣自然低了。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针对以上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主要如下:

(一)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欠缺,综合素质低下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多角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方面,前面所述的培训制度必不可少。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加大教师培训的监督管理制度,避免培训制度流于形式,避免培训成为很多教师休闲度假的主要途径;此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当强化自身的学习,通过自学、网络搜索资料等方式,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亦可组织教师交流学习,通过学习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理论、经验,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总之,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极为重要,只有教师有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意识,并采取行动,效果自然会呈现。

(二)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标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又好又快发展。学生主体地位不足,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一方面,学生在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极大的制约;其次,教师长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接受和吸收知识,也不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因此,只有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有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

(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当前学生学习压力陡然加大的学习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达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途径。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要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序进行。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标准,不断改革和创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语文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以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怀朗.综合性学习方案设计选萃[M].北京:语文出版社.

[2]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新课改现状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