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地区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6-05-14于新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7期

于新明

摘要 对丹东地区近期污染事故及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应急监测技术的现状,提出了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应急监测;预防监测;恢复监测;回顾监测;辽宁丹东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203-02

随着丹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对危险品需求的增加和居民社会活动强度的增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逐渐增多。环境应急事故的突发性、不可测性、形式多样性以及危害严重性是构成社会不和谐安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由于网络的日益发达,社会群众特别关注环境突发事件及其对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环境应急监测回应成为环境监测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1]。

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于防范突发性污染事故,采取事故前预防监测、事故时应急监测、事故后恢复监测、事故完结后回顾监测等4种监测手段,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准确的资料,同时也为事故后的监测回应提供理论支持。

1 丹东地区近期污染事故分析

近年来,丹东市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件)5起,其中交通运输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4起,有毒有害泄露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1起。具体环境污染事故情况见表1。

2 污染事故主要特点

近年来,丹东地区环境污染事故有如下特点:交通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比例较大,由交通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共4起,占污染事故总数的80%,且分散发生于整个丹东地区,具有分散性;国界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丹东市位于中朝边境,鸭绿江为中朝界河。丹东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叆河、蒲石河、大洋河等众多河流均汇入鸭绿江。复杂的水系环境导致容易出现跨国界入境河流污染问题,使污染物长距离传输,危害下游居民的生产及生活;环境污染事故季节性特点显著,近年来,丹东市环境污染事故春季发生2起、冬季发生2起、秋季发生1起,呈季节性的特点明显。丹东地区雨雪量充沛,夏秋季多连续降水,春冬季易降大雪。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极易发生二次突发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故。

3 应急监测技术现状

3.1 事故前预防监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故了解丹东地区的主要污染源种类、污染物排放情况、存放地点、运输途径以及污染源附近的地理信息等资料,必须要提前做好。此外,由于近年来丹东地区环境污染事故季节性特点明显,每年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分时段进行针对性的环境应急演练,夏季针对北部重金属企业、冬季针对交通运输泄漏进行应急演习,重点演习地表水受到污染后的环境应急启动,使监测人员熟悉各个污染源的情况,正确选择各类污染物的应急监测仪器,确定相应的分析方法[2]。

3.2 事故时应急监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事故现场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扩散和可能污染的范围。同时,如何使应急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达到事故现场是应急监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日常的应急监测工作中,结合事故前预防监测演练的内容,将丹东地区监测路径分析、污染物分析设备的选择、污染源附近地理信息等纳入至事故时应急监测的必要准备工作当中,使应急监测人员熟练掌握,确保尽快、准确地给出应急监测数据[3]。

3.3 事故后恢复监测

当环境事故相应终止后,应对事故发生地周边环境进行全方面的监测,研究环境污染事故对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事故污染物扩散影响的途径,评估环境恢复的状况,这就需要进行事故后的恢复监测。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于事故后的恢复监测侧重于环境本地值的监测和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这2个方面,定期对污染事故地区进行恢复监测,以掌握污染对环境的影响[4]。

3.4 事故完结后回顾监测

环境应急监测完成后,需针对特征污染物进行长期监测,以监控当地的环境质量,预防二次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每次环境污染事故后,均结合环境风险评价,制定出回顾监测方案,对特征污染物进行长期、周期性监测。

4 丹东地区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现拥有环境应急系统1套、水质便携式监测设备17台、气质应急监测设备5台、辐射类应急监测设备8台、个人防护类设备26套、应急监测车1台。现有的应急设备能够满足快速鉴定、鉴别污染物的种类,并能给出定型或半定量直至定量的监测结果。作为沿海、沿江、沿边(境)的城市,丹东地区做好应急监测工作,必须将环境预警工作纳入到日常的应急监测工作中去。此外,增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中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5 结语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任重道远,多环节、全方位地完善应急监测技术首当其冲。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力发展应急监测技术,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公众了解事故中的环境污染状况提供环境监测信息。

6 参考文献

[1] 腾恩江.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和装备错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2013(8):169-175.

[2] 张园.环境应急监测主要技术与方法探析[J].绿色科技,2014(3):128-129.

[3] 李新宇.基于信息化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分析[J].绿色科技,2015(6):226-227.

[4] 赵起越,白俊松.国内外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