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原则及效益

2016-05-14何喜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效益

何喜峰

摘要 生态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介绍了生态园林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建设的基本原则,并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介绍了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效益。

关键词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原则;效益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76-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工业进程的不断加速,人类所处的环境不断发出环境污染等警报,出现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目前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态园林城市与当今的“可持续城市”“花园城市”同属于一个框架之中,都是以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污染为基本目的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建设过程中,提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城市进行生态建设的先进意识,创造性地将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有机地集合起来,建设出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园林,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笔者多年从事生态园林建设,现将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原则及效益总结如下。

1 生态园林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生态园林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来的,目前对生态园林的概念有多种说法,但是大部分人认为,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学为基本原理,以自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为着手点,充分运用传统园林的建设经验,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作为园林建设的根本追求,通过人工修整或者人工改造建设出一个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发展,且对环境破坏小的动态生态园林。生态园林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具有稳定性、公共性、生物多样性、综合性以及无界性等特点,稳定可持续性是生态园林系统是否健康、健全的重要标准之一。生态园林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内涵:一是实现了园内植物科学合理的部署,构建出一个在时间、空间以及营养结构上相协调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根据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合理安排园林结构,充分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生物利用度,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平衡;三是充分利用传统园林建设经验,提高生态园林建设的美化价值,并在生态园林中体现出艺术性,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观赏性、文化性的绿色生态园林环境[1-2]。

2 生态园林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和功能,而这些作用和功能则是由园林绿地建设带来的,因此生态园林建设的重点应是能够长期有效地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在城市中进行生态园林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性原则。不同的绿化植物生物学特性不同,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前,应该全面了解并掌握各绿化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如温度、水分、光照以及土壤等因素,并掌握各植物物种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配置,组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良好的生态园林。二是艺术性原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和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植物的外貌特征,并运用艺术手法,创造性地将具有不同生态习性和不同地域的植物有效地组合和配置在一起,使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创造出具有较高艺术性的生态园林。三是历史文化延续性的原则。各地应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等特点,设计和建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生态园林,使其具有明显地域性文化特色。四是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园林服务的对象为“人”,所以在生态园林设计和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五是经济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园林设计和建设要充分体现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3 生态园林产生的效益

3.1 生态效益

3.1.1 净化空气的功能。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而城市中人口密度较大,排放大量的CO2等有害气体,使大气圈中CO2等有害气体含量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了城市中人们的身体健康。各种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制造氧气,解决城市CO2含量高等问题。现代研究表明,园林绿色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和微小灰尘的作用,如氟化氢、氯等有害气体,因此大规模建设生态园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对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4]。

3.1.2 降低噪音和保持水土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汽车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噪音污染等问题。而且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大量建设各种建筑,这也发出了大量的噪音,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现代研究表明,绿色植物可以利用自身震动以及放射等将噪音吸收、消除或反击到其他方向,进而减少噪音污染,且绿色植物密度越大,对消除噪音污染效果越好。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污水,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单位面积内污水含量较高,严重影响和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绿色植物对污水等具有较好的净化作用,且大量种植绿色植物可以提高建设地生物多样性,提高其污水净化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3.1.3 防震防火和蓄水保土作用。生态园林建设还有较好的防震、防火、蓄水保土作用。防震防火是保护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财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绿色植物的枝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阻止火灾的蔓延,防止火花四散。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地理位置处于地震带上,将城市中的生态园林与广场、街道以及居民生活区结合起来,构建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避难所,对防范地震等具有重要意义。

3.2 经济效益

3.2.1 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地的市场环境中如休闲活动、文化服务等在经济上的收益就是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在现代化的城市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活动渐渐变多,娱乐生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社会的主要经济发展已经变成了休闲娱乐等,这就是将过去传统式的农业技术与园林技术相结合在一起而发展成的,成就了现代农业观光园的产生。

3.2.2 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的内涵是在城市园林绿地的逐渐创造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会出现,它的出现为社会与生态带来的各种效益就是间接性经济效益,这种效益无法明示却是巨大的。当然间接经济效益比直接经济效益大得多。近年来的商品住宅区是最好的例证,越邻近公园、城市园林绿地,售价越高。城市园林绿地是一个完整的绿色生命系统,一般情况下,在生态上是正效益,能增加自然资源,消耗废弃物,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所需要的综合、广泛、长期、共享的无可替代的价值效益。

3.3 社会效益

生态园林建设还有较高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环境。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人们在紧张的劳动后,需要游憩,目前游憩已经成为个人健康发展的需要,受到人们和社会的重视,游憩活动主要包括体育锻炼、文化娱乐、休息以及郊野度假等。二是为文化宣传和科普教育提供一个合适的场所。由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主要住在建筑物中,与自然接触较少,大量自然科学知识只有通过与自然的不断接触,方能掌握,如植物的生长、动植物的多样性等,生态园林可以为文化宣传和科普教育提供一个理想的基地。三是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生态园林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自然地貌条件,人为地在城市中引入自然景色,使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有效地交融在一起,使人们生活在城市中依然能感受到自然味道,使自然和城市更加和谐统一。

4 参考文献

[1] 黄细嘉,魏伟新.基于城市休闲视角的生态园林建设初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90-95.

[2] 张文婷,刘瑞瑜,楼丽莎,等.节约型生态园林在丽水地区的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77-1179.

[3] 胡运骅.生态园林理论在上海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和成果[J].中国园林,2010,26(3):32-35.

[4] 潘英虹.浅谈城市生态园林艺术设计的基础内涵[J].城市地理,2015(16):186.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效益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研析树木修剪技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渗透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