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稻瘟病发生症状及防治技术

2016-05-14温建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稻瘟病防治技术

温建军

摘要 介绍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症状,并从选用抗病品种、消灭病源、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做好预报预测等方面总结了该病的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发生症状;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17-02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健康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抚宁县还未曾有过苗瘟病情发生,以叶瘟、穗瘟以及节瘟发病较为常见。充分了解稻瘟病的病状,对于病情的准确诊断以及快速进行防治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综合分析、对比叶温、穗瘟以及节瘟的发病症状,为病情诊断提供有力参考。

1 发病症状

1.1 叶瘟

叶瘟通常高发在水稻分蘖期间,并发病于植株叶片。由于病菌的侵染,导致叶片表面长有水渍状褐色斑点,而后迅速扩散为大圆形或椭圆形,染病严重时,整株植株萎缩,叶片密布病斑,导致叶片枯萎,根腐而死。因外界自然因素的不同,以及不同品种的水稻其抗病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发病时的症状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可将叶瘟细分为急性、慢性、白斑以及褐点4类。

急性型叶瘟,导致出现急性型叶瘟的关键因素是外界气候条件利于病情扩散,加之氮肥用量增大,致使病斑(或圆形、或椭圆形、或菱形、或不规则状)迅速扩散,并伴有密集青灰色霉斑。急性型叶瘟通常是叶瘟流行的前兆。

慢性型叶瘟,多发于气候条件不利于病情扩散的地方,多现于用药防治后或天气转晴时,具体症状表现为病斑两侧伴有褐线,在湿度较高环境下叶片背部会附有少量青灰色霉斑。病斑约1 cm,大的会达2~3 cm,形态以菱形、纺锤体居多,中央为灰白色,外环晕圈为黄色、内环晕圈为褐色。

白斑型叶瘟,该类叶瘟很少见,大多发病于缺水或者阴雨天后突然转为干旱的情况下,并容易发生在高度感病品种嫩叶上,在气候潮湿的环境下会迅速转化成急性型叶瘟。

褐点型叶瘟,此类叶瘟常局限于两叶脉间以及植株下部老叶上发病居多,其形似针头,呈褐色斑点,传染性较弱。

除此之外,发病于叶舌、叶耳、叶环等部位的病斑又称为叶枕瘟,该病斑会导致叶片枯萎而亡,也是引起穗瘟常见因素。

1.2 穗瘟

穗瘟多在出穗之后发病,也有在穗尚未外露发病的。发病部位躲在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病斑长可达3~4 cm。初期病斑呈暗褐色,后逐步自上而下扩散,形成褪绿病斑,形似水渍状,最终多呈黑褐色,少有呈现枯白色。穗颈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病害,如果在始穗期发病,影响最为严重,常造成白穗,全不结实。如果发病较迟或较轻时,会造成秕谷量增多、米质较差、碎米率提升、千粒重下降。

如果病斑发病于穗轴和枝梗之上,其症状与穗颈大致相同,严重时会使穗轴和枝梗变白。除此之外,应特别注意的是,由胡麻斑病菌等引发的穗枯症状与穗瘟极其相似,区别两者的重要依据是前者病斑颜色为棕褐色。

谷粒病斑多长在内外颖和护颖之上。长在前者其病斑形态变化明显,乳熟期以灰白色、椭圆形为主,进入成熟期后变化不再明显。

1.3 节瘟

节瘟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病害,在发病初期以黑褐色小点为主,后逐步扩散至全节,颜色逐步变深,严重时会从节部向节间扩散,呈现条状病斑。在湿度较大环境下,同时会伴有1层青灰色的霉层。在发病后期,节部萎缩凹陷,易因此倒伏,对养料与水分的输送带来阻碍,严重影响灌浆结实,发病严重的植株,会出现2~3个节染病。

2 综合防治措施

稻瘟病能否暴发流行成灾主要取决于病原菌数量、品种的抗性、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在稻瘟病常发区病原菌数量是充足的,因此品种的抗性和气候条件是稻瘟病暴发流行的决定因子,当气候条件适合时,品种抗性就是决定性因子,栽培技术措施不是病害暴发流行的主导因子,但在病害暴发流行时能加剧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和损失程度。

2.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良种,经常更换品种种植。多个抗病品种间作,不要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增强整体抗性,防止稻瘟病大面积发生[1-2]。

2.2 消灭病源

如果当年发生了稻瘟病,应当在秋收过后将稻草全部焚烧彻底,并将稻茬清除干净,彻底消灭病源[3]。

2.3 种子消毒

通过药液浸泡种子的方法进行消毒效果良好,现有多种消毒试剂可以选择,选用不同的试剂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用量及用法,一是用25%史百克2 000倍液浸种,浸泡时长为6 h;二是先用清水泡种12~24 h,随后用20%三环唑粉剂125倍液浸泡,浸种时长为2 d;三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浸泡1.0~1.5 d;四是首先用温汤(温度以56 ℃为宜)浸种5 min,再用10% 401抗菌剂1 000倍液,或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2 d。以上方法选1种即可。

2.4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管水,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巧施肥避免后期氮肥过多,冷浸田注意增施磷肥,水肥管理必须密切配合,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掌握水稻生长规律满足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要。一般是保水回青之后,应在分蘖期浅灌,够苗后排水晒田,减少无效分蘖,使稻叶迅速落黄,复水后保持干干湿湿,可控制田间小气候,并使稻体内可溶性氮化物减少,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增强抗病性。

2.5 做好预报预测

结合天气情况、田间水稻生长态势,以及稻瘟病发生情况多方面、多角度做好稻瘟病情的预报预测工作。根据田间经验所得,在水稻分蘖盛期的时候,如果出现叶片宽大披垂、叶色浓绿、稻株疯长势头,很有可能是叶瘟流行的先兆,此时要注意预警。在分蘖后期温度逐步升高后(达到20 ℃),要特别注意易感品种稻田以及树荫、粪底地等处稻株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株及时预警,如果不加关注,可能成为发病中心。如有天气预报连续出现多天阴雨时,则要注意7~10 d后可能大田发生叶瘟,在水稻孕穗期,如果稻株贪青叶片宽大软弱,延迟抽穗,天气预报连续高温阴雨,则预示穗颈瘟可能会流行,根据预测情况及早发出预防警报,组织好预防措施的实施,防患于未然。

2.6 田间调研及药剂防治

建议在分蘖期前每次降雨后都要到易高发品种地里巡查,如果发现急性型病斑出现,应当及时用药剂进行防治,如在用药后10 d病情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建议再用药1次。如果叶瘟发病较晚且病情并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与防治穗颈瘟一同进行。对于穗颈瘟来说,通常在孕穗末期与抽穗始期之间加强防治力度,一旦发病无论病情轻重均要用药剂防治1次,并建议在齐穗期再次进行药剂防病,以控制病情发展。在施用药剂方面,建议选用30%稻瘟灵乳油或者40%富士1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施,用量控制在900~1 125 g/hm2为宜[4-5]。

3 参考文献

[1] 郭晓莉,刘晓梅,高德泉,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0(6):40-42.

[2] 张志,李桂华,辛亚丽,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167.

[3] 温小红,谢明杰,姜健,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3):190-195.

[4] 李四军.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农业灾害研究,2012(6):18-21.

[5] 王雅风.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北方水稻,2009(3):77.

猜你喜欢

稻瘟病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论北方地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探讨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应用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