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莼菜设施早熟栽培技术

2016-05-14李浩宇杨大强张忠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设施

李浩宇 杨大强 张忠新

摘要 太湖莼菜通过大棚覆盖栽培,采收期提早15 d以上,显著增加了莼菜的栽培效益,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保护了太湖莼菜种质资源,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太湖莼菜的设施栽培技术包括产地环境、田块选择、大棚搭建、种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

关键词 太湖莼菜,设施,早熟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26.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073-02

Abstract Taihu water shield can be harvested 15 days ahead by cultivated in plastic tunnel.Economic benefit of water shield cultivation was increased observably.Peasants enthusiasms of growing water shield were enhanced.Also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Taihu water shield were preserve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es were accelerated.Environmental condition of producing area,field selection,plastic tunnel′s structuring,planting,field management and harvest were inclusive in earl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aihu water shield in plastic tunnel.

Key words Taihu water shield;plastic tunnel;early cultivation

太湖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是苏州地区特有的水生蔬菜品种,享有“水中碧螺春”美誉,是苏州“水八仙”之一,也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东山镇种植莼菜历史悠久,是全国莼菜传统四大产区之一,是江苏省莼菜集中种植唯一的产区,其中红叶类莼菜是全国独有的优良品种。近年来,莼菜种植采摘人员的减少、劳动力老龄化以及露地种植相对经济效益比较低等因素,导致莼菜栽培面积逐年减少,严重影响了太湖莼菜的种植,目前太湖莼菜栽培面积已不足66.67 hm2。因此,保护好并进一步发展太湖莼菜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莼菜塘架设大棚、开展设施栽培,春季采收期提前至3月中旬,既可增加太湖莼菜产量以及种植效益,促进太湖莼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使早春到达的乡村旅游观光客品尝到鲜美的太湖莼菜,提升太湖周边乡村旅游景点的声誉和热度,为打造最美乡村和发展观光农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1 场地选择

选择水质较好、池底平整、肥力充足的地块,配置排灌设备等。

2 田块选择

田块底部整平,施足底肥,施腐熟有机液肥15~18 t/hm2,或施腐熟饼肥750 kg/hm2。清除田块杂草。

3 大棚建造

大棚走向依据池塘设置南北向,搭建跨度6 m,长40 m标准钢管大棚,将拱管插入泥中,拱管基部埋入长宽不小于40 cm、厚度不低于5 cm的水泥块,安装顶纵拉杆1道、肩纵拉杆2~4道、底部纵拉杆2道,裙膜基部压入塘底泥中、压实、隔断低温季节的内外水流,两端设门、底框距离土表30 cm,用压膜卡槽固定顶膜。2月20日前完成大棚建造[1]。

4 种苗选择及栽植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应太湖地区的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佳、宜于出口加工的品种,如红叶红萼、红边绿叶、红叶绿萼等。

大棚定植种苗的密度原则上要稍大于常规大田种植密度,行距0.6~1.0 m、留边0.5 m;种茎条栽的每行单根顺长排列、首尾相接,越冬休眠芽穴栽的株距0.2 m。

5 田间管理

5.1 揭膜盖膜

太湖莼菜芽喜温暖,最适温度为20~30 ℃,春季15 ℃ 以上开始萌芽,气温超过35 ℃基本停止生长,入秋后,气温下降至15 ℃又停止生长,进行休眠,冬季可耐-10 ℃。开春前20~30 d闭棚。当棚内水温超过10 ℃且气温超过30 ℃时,开南门通风降温;随水温和气温进一步升高,先加开北门通风、后两侧开窗通风;外界气温稳定在25 ℃以上时,将裙膜松绑后压入土中,并将揭至肩纵拉杆处固定。秋季气温降至15 ℃以下时,放下顶膜、固定裙膜,仅敞开南门通风[2-3]。

5.2 水位

春季萌发阶段或移栽初期,水位10~20 cm,以后随棚内水温上升,在晴天中午灌水,每次水位上升1~2 cm;在开门通风之前,棚内水位不超过30 cm;旺盛生长阶段水位50~70 cm;秋季停止采收后,水位逐步回落至30 cm,冬季休眠阶段,保持水位10~20 cm。

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草害为叶腐病、菱角萤叶甲、萍摇蚊、水绵。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提倡生物防治[4-5]。

6.1 农业防治

一是及时添换清水,保持水质清澈透明。二是及时清洁田园。定植超过10 d后,每年莼菜萌芽前,都要拔1次杂草,生长期间,结合采收,随时拔除杂草。三是合理套养,2—3月,在莼菜田中放养冬片2龄鲤鱼苗60~90尾/hm2、草鱼苗60~90尾/hm2、鲫鱼苗150~250尾/hm2。在11月莼菜收获结束后,必须清干池塘,将草鱼捕起。四是适时更新换代。植株生长势开始减弱后,可以部分或全部拔除,选用健壮植株的种茎重新排种。五是及时人工捞除。3月莼菜萌芽、椎实螺大都集中在莼菜田四周和流水口时,及时捞除。

6.2 药剂防治

应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GB/T 8321)的要求。叶腐病结合萍摇蚊防治进行,当发现莼菜田水体内有萍摇蚊幼虫时,及时用2.5%乳油或2.5%微乳剂600~750 mL/hm2对水750 kg/hm2水面喷洒。菱角萤叶甲用 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2 500倍液450 kg/hm2,连喷2 ~3次,每隔5~7 d喷1次;交替施用、喷匀喷足。水绵防治:用1∶1∶200波尔多液750~900 kg/hm2,或青苔杀手(二甲基三苯基氯化磷)300~450 mL/hm2对水375 kg/hm2,水面均匀喷洒。

7 采收

7.1 采收时间

大棚莼菜采摘时间比露地莼菜采摘时间提前15~20 d,在3月20日左右开始。揭膜以后,采摘期与露地栽培相同。

7.2 采收方法

宜用小木船或菱桶、盆进入莼菜田,人工采收水下看得见的嫩茎、嫩芽,放于木桶或塑料桶中。生长旺盛季节应及时采收。

7.3 采后处理

新鲜莼菜采收后及时进行漂洗、去除杂质,浸入净水中保存,时间1~2 d。需加工的莼菜应当日采收当日加工。

8 参考文献

[1] 张敬文,孙明远,张敬武.南四湖野生莼菜设施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果菜,2011(10):27-28.

[2] 何文远,李晖,倪垭,等.利川市莼菜人工栽培技术[J].蔬菜,2014(12):54-55.

[3] 刘玉平,柯卫东,朱红莲,等.莼菜栽培技术[J].蔬菜,2009(3):34-35.

[4] 雷必胜,王玲.莼菜有机生态型高产栽培技术[J].科技资讯,2013(12):153.

[5] 张雷,王凌云,陈淑玲.莼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01-102.

猜你喜欢

设施
浙江出台设施农业用地新政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论设施农业装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