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群众合唱的特殊性

2016-05-14温秀红赵桂珍

人民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歌咏特殊性业余

温秀红 赵桂珍

中国不仅是一个歌曲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群众合唱的大国。各类歌曲的年产量可谓惊人,而各类群众合唱的参与者甚至数以千万计。近年来,业界关于群众合唱特殊性的论述虽然并不鲜见,比如基于群众合唱团的组织问题、声部平衡问题、音准问题、发声训练问题、曲目建设问题、作品排练问题,以及曲目改编和编配问题而提出的一些对策性研究。但我们认为,这些特殊性仅是一种显性的技术层面的特殊性。相比之下,对于群众合唱的文化、社会、美学等方面较为隐性的深层特殊性仍少有论及。因此,作为基层从事声乐教学与合唱艺术指导的专业教师,愿不揣冒昧地以我们的视角和思考提出一些群众合唱中存在的特殊性就教于专家。

一、“群众合唱”定义的特殊性

“群众合唱”中的“群众”一词,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根本用不着作多余的解释便可心领神会,以致人们信手拈来、习以为常。但倘若要将中文的“群众”翻译成英文时,究竟应该对应“Mass”“Crowd”,还是“People”,却颇费思量。这种情况至少说明了大家长期以来对“群众”的真正内涵多少有些不求甚解,习焉不察。

事实上,中文语境中的“群众”一词,一直是一个与政治现实高度耦合的概念,因而由此派生出的“群众合唱”也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早在90年代初期,合唱指挥家秋里就对我国群众合唱有过清晰的总结:“我国的合唱艺术是在广泛的、群众性的歌咏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厂、部队、机关、学校、农村、街道,到处歌唱着健康向上、鼓舞人心的革命歌曲,起到了教育人民、团结群众、推动生产的作用。”{1}

基于此,我们认为,对“群众合唱”的解释和理解如果仅仅局限在艺术与学术的范畴中,是片面的,甚至是尴尬的。因此,在解释和论证“群众合唱”及其合唱艺术实践时,既要看到“群众”一词是一个与政治关联密切的概念,由此派生出的“群众合唱”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充分理解中文语境中“群众合唱”通常也有“业余合唱”的意思并与“专业合唱”相对。

事实上,由于历史的发展,原有的歌咏性群众合唱已经随着时间的改变与生活属性的改变悄然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以城市的大、中、小学生合唱为代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合唱的政治色彩,由此带动,其他的许多出于热爱自发组成的合唱社团也逐渐淡化了歌唱的政治色彩。更有一些群众合唱团的演唱水平接近甚至超越了专业水平,正所谓“业余合唱不业余”。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基层“群众合唱”在具有广阔市场的前提下,合唱水平大多仍停留在业余水平。再比如一些老年合唱团,他们从那个革命的年代走来,对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歌曲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想唱,我就唱,这也没有什么不好。艺术需要百花齐放。如此种种,假如我们在对群众合唱进行研究和论证时流于表面,便无法理解我国群众合唱的现实存在与意义,以及本文针对群众合唱提出的诸多特殊性。

二、“群众合唱”类型的特殊性

“群众合唱”,顾名思义,即由普通大众参与的合唱活动。一般说来,我国现有的群众合唱团体有长期型和短期型两种。长期型合唱团的优势在于拥有相对固定的合唱指挥、合唱团员以及相对固定的排练场所和排练时间,并且能基本保证长期的合唱训练和演出。但短期型合唱团却只为某种歌咏赛事和活动需要而临时成立,赛事结束便就地解散(最典型的赛事如 “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十”教师节、“十一”国庆节,以及人为组织的各种艺术节、合唱节和纪念日,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等)。

社会文化生活的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应景式的短期群众合唱活动作为活跃社会文化生活以及满足各种活动的需要,其存在的价值及意义首先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我国的群众歌咏从战争年代的战地歌咏到建设祖国的革命歌咏再到歌唱美好生活的广场歌咏(例如,山西省原平县城的广场合唱,仅仅活动半年就每天可以聚集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人的自发参与,由此不难看出群众对合唱的喜爱以及业余合唱的巨大市场),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并且在今后的较长时间里仍将占领群众合唱的一席之地。这种群众歌咏经过良性发展,必然成为长期型合唱团的人才后备库。

而最能代表群众合唱的长期型业余合唱社团组织,才是我国群众合唱的主力军。当下社会中实际存在的许多为合唱而合唱的长期型业余合唱团,虽然他们的曲目既不“应景”又不“炫技”,“行头”也较为简朴,但他们的合唱质量却并不亚于某些不惜沽名钓誉依靠“外援”而获奖的短期型合唱团,甚至产生了不少可与专业合唱团相媲美的高水平合唱团。对于这类型的“群众合唱”,应该加大宣传、推广和投入的力度。使得这些由热爱而组团,由执着而坚持下去的合唱团队能够得到良性发展。这便是中国合唱全民普及与提高的基石,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梦”而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当然这个话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是一项需要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举全国之合力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三、“群众合唱”评价标准的特殊性

坦率地说,群众合唱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本身就是一道难题。除了需要首先考察合唱团的发展宗旨,合唱曲目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以及合唱本身的艺术品质以外,最复杂的莫过于综合考量合唱活动组织的目的,还有一些与合唱并无直接关联的事项。对此,凡是有过合唱实践和合唱比赛经历的人或许并不难理解。可是,这种我们认为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是我国群众合唱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种特殊性,对于合唱历史悠久,合唱事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却完全是不可思议的。如前所述,由于“群众”的称谓和概念与政治关联,因而群众合唱活动与其说是人们的一种音乐生活,倒不如说同样是一种政治生活。以围绕“主旋律”展开的歌咏比赛和规定曲目为例,对社会制度和治国方略的宣传以及对某种社会风尚的讴歌,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内容大于甚至高于合唱本身的中国群众合唱特色和中国群众合唱比赛的现实。当然,这些现象正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与时俱进的审美趋向发生着变化。鉴此,我们认为任何一种以学术或艺术的名义将我国群众合唱的特色予以否定都是不妥的。

同样,几年前当个别歌星把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开音乐会视为人生的莫大殊荣时,某些群众合唱团体也开始步其后尘。虽然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在国内正规音乐厅的艺术实践和演出经历,他们更多的演出场地仅仅是用于开大会的礼堂和用于体育竞技的体育馆。但一次金色大厅的“镀金”记录便足以提升和证明该合唱团的“实力”和“水平”的现象恐怕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其一,不应以纯艺术标准来评价“群众合唱”。这是基于对“群众合唱”的群众性广泛参与特点和人员音乐修养参差不齐等特殊性的考量;其二,同时,“群众合唱”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标准。这是基于对合唱艺术标准的基本尊重以及审美的普遍追求使然;其三,坚决反对以演出或比赛的场地、场合作为衡量与评价“群众合唱”的艺术水平标准。关于这一点艺术评价标准的理由,应该是路人皆知,不言自明。故不赘述。

四、“群众合唱”存在价值的特殊性

“合唱是任何思想教育都替代不了的最好工具”是苏联的一种合唱理念,同时也是对我国合唱艺术影响至深的一种思想表达。况且,“在新世纪,一种新的思潮就是大学生合唱在群众合唱中脱颖而出,成为工人、农民合唱之外的重要力量。这是与大学生美育教育宗旨密切联系的,它有利于培养美好情操,开阔艺术视野,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群众性音乐活动。”{2}因此我们说中国的群众合唱具有政治和艺术的双重价值,这恰恰是我国群众合唱的特殊性所在。对此,假如我们非此即彼地仅从音乐艺术的学术立场审视群众合唱,势必看不清其特有的思想教育价值;而仅用教育的眼光对群众合唱进行评价,那么音乐艺术的价值则有可能被淹没,并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我们可喜地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社会的繁荣进步,群众合唱的理念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由从前的必须唱什么逐渐转变为我们要唱什么,活动也由过去的政治命题为主逐渐演变为丰富多样的艺术内容。这是自然法则,也是时代的呼声。所谓时代的脉搏,实为大众的心声。当然,我们在弘扬艺术的同时,一定不会也不应该否认“群众合唱”的教化作用。因为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能也不能够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事实上,“群众合唱”在我国的政治以及艺术舞台上以双重角色始终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并且在今后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仍将继续发挥这种特殊作用。

五、“群众合唱”审美诉求的特殊性

从本质上看,“群众合唱”也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形式。而“审美”实际上是由“审”和“美”两个部分组成的。因此对客体美学价值的认识,还需要首先认识客体的类型与本质。美既是一种客观属性,同时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因而美学家通常把具有促进和谐发展的属性与功能称为自然美;把形成促进和谐发展的属性与功能称为创造美;把促进和谐发展的思想与情感称为心灵美;把创造和谐发展的行为与实践称为行为美;把追求和谐发展的精神称为内在美;把有利于和谐发展的仪表称为外在美。其实,合唱的客观属性和我们对它的主观感受又何尝不是如此。“群众合唱”同样存在着对自然美、创造美、心灵美、行为美、内在美以及外在美的审美诉求。如果再进一步从音乐本体方面加以分析,优秀合唱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和优秀合唱团对作品的诠释与演绎必然也存在着意境美、形式美、音色美、旋律美、和声美以及织体美的审美诉求。

任何事物的特殊性都寓于普遍性之中。只有建立在共性基础之上的个性张扬才更加富有魅力。合唱的美在于和谐。只有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才有可能做到“人合,心合,声合”。而“群众合唱”最难做到的是“声合”。受文化素养、审美情趣、音乐知识、声音乐感等条件的制约,要想做到声音的高度融合对于业余合唱团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专业合唱的理性演唱相比较,“群众合唱”更多地表现为感性演唱。他们从不缺乏热情和激情,也正由于此,他们的演唱容易“冒尖”,声音的个性化较强。但这种感性的演唱往往会很感人。这也是业余合唱有别于专业合唱的特殊性所在。

因此,作为声乐指导和合唱指挥,除了采用一些必须的专业手段对业余合唱团进行长期训练以外(比如,训练统一的发声状态、呼吸、语言、共鸣、音准、节奏、力度、速度、音色以及培养敏锐的听觉和解读指挥意图的能力等等),还应抓住其音色的特殊性大做文章。在作品的选择上,多选用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歌进行合唱训练,唱出属于自己团队的声音特点。“侗族大歌”便是成功的例证。在演唱方法上,以接地气的手段进行声音训练,做到以情感人,进而以情动人。逐渐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结 语

综上所述,群众合唱中诸多的特殊性是客观存在,把它们逐一厘清是为了对群众合唱有更好的理解和更恰到好处的把握,因而我们认为,对群众合唱做出无论是言过其实的夸大,还是全盘否定的主观判断都是不恰当的。当我们说“我们正站在中国已成为合唱大国、而继续向合唱强国迈进的起点上”时;{3}或当我们以“学院派”专家自居并对群众合唱投以不屑的目光时,{4}都应该看到,在中国的合唱历史上,真正成就合唱的并不全是与“群众合唱”相对的“专业合唱”。相反,“群众合唱”是中国合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没有“群众”就没有“合唱”也同样是中国合唱的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况且,放眼当代中国众多的群众音乐艺术样式,还有哪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能与群众合唱如此之高的大众参与性和普及性相比?还有哪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能比群众合唱的经济成本和技术门槛更加低廉?但同时又能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流意识如此密切地契合?

如果把“合唱,没有我,只有我们”引申为“社会,没有我,只有我们”,这应该是对“群众合唱”特殊性最好的概括。

{1} 秋里《我国群众合唱艺术的发展》,《人民音乐》1992年第5期。

{2} 曹化勤《群众合唱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探索研究》,《科教文汇》2009年第9期。

{3}{4} 中国合唱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http://www.cca135.com/List.asp?ID=5591。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猜你喜欢

歌咏特殊性业余
高理红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业余也疯狂
秋的歌咏
对博物馆工程建设特殊性的思考
「滇池」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