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你会为VR买单吗?

2016-05-14钱玉娟

中国经济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暴风俊杰消费者

钱玉娟

如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VR)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科技企业最受关注的领域。尽管上升至行业层面,整个VR领域仍处于成长期,无论在技术、产品、内容及规范上,都略显稚嫩,但确实已经可以被消费者真切地体验到,甚至应用于工作生活的许多方面。

无疑,VR产业在中国市场内正处于“爆点”,并且这把“火”主要在行业人士或极客等特定人群中,然而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VR显然还不是刚需。

日前,由暴风魔镜、国家广告研究院、知萌咨询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更是首次对中国VR用户展开深入调研,通过全面解析当下VR用户的行为,充分挖掘出了用户对VR内容及行业应用的需求。一个结论是,未来中国2.86亿的潜在用户对VR技术或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商业化引领。这之于VR产业里的任意参与者而言,吸引力自是不言而喻。

VR用户研究恰逢其时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当前整个VR行业都在探讨新技术、商业模式及资本走向,不可否认这些探讨的价值意义存在,然而却忽略了最基本甚至最本质的层面——用户市场。在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看来,假若VR产业并未建立在一个对用户需求充分了解或熟知的基础之上,那些所谓的商业模式、技术成熟度以及投资回报率都可能会落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更需要VR产业的参与者去深入地关注和洞察。”丁俊杰认为,对于中国VR用户的研究不仅仅是必要的,也是恰逢其时,这更是《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的核心价值。

作为一个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的产业,VR的变化确实快速。通过研究中国VR用户的行为,丁俊杰发现人们之所以看好VR,并非只是表面的未来新技术的核心价值,能将视听体验带到一个新高度,而是因为它是互联网科技产业链发展同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相融合的产物。“VR技术是顺势而生的新事物,一旦深层去看,那就非同小可了。”

“如果没有形成用户的粘连或关联,VR设备或技术也只能是停留在产品尝试阶段的某种现象而已。”丁俊杰强调,VR技术进入消费级市场,不仅向消费者作出了有效渗透,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场景,以为用户们提供一个“新世界”,当然,也在中国的产业市场带来了一种新商机。

消费级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获悉,现今在中国有2.86亿的潜力用户对VR表示关注或有望在未来尝试使用。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让知萌咨询机构CEO肖明超着实惊讶了一番。

作为报告研究组专家之一的肖明超预测到,“仅以市场预期来看,未来中国的VR产业规模潜力或将是万亿元级。”

联合研究课题组还抽样调查获得了另外一个数据,过去一年在中国接触过或体验过VR设备的浅度用户约为1700万人,购买过各种VR设备的用户约为96万人。

“我们认为这1700万用户会是2016年最直接转化为VR用户的主体。”肖明超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针对近96万VR重度用户分析指出,“或将引领1700万浅度用户及2.86亿潜力用户共同形成未来的中国VR用户市场。”

显而易见,VR产业在中国正在进入黄金时代。在肖明超看来,VR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基于用户新场景存在的智能化设备,随着VR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的VR甚至会在各个垂直的商业以及营销领域带来全新的应用场景和模式创新。他建议,“当下比较关键的是,各个行业需要思考如何才能与VR进行融合创新。”

用户画像助力产业融合

不少人将2016年视为“VR爆发元年”, 不少从业者更是带来花样相当繁多的举措。不仅有Oculus、索尼、HTC等国际企业推出了新的VR消费级产品,连国内虚拟现实引领者暴风魔镜的VR眼镜也更迭到了第四代……VR的消费产品正在逐渐从极客的研究物件,变为大众消费和娱乐的新“玩具”,“随着VR产业链的不断成熟,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VR创新产品呈现给消费者。”暴风魔镜合伙人高伟指出。

然而在喧嚣的发展大潮背后,VR技术和设备所开发的场景适用于怎样一个群体?据肖明超介绍,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的VR用户当中,尤以25-34岁的年轻“科技宅”人士为主,他们究竟使用VR做什么?经过调查,肖明超发现VR用户通过VR眼镜、PC端头盔或者一体机等VR设备,欣赏巨幕电影、全景视频、漫画图片和游戏等。从用户的使用偏好及内容选择来看,“整个VR生态链及技术形态的多元化,也提供给用户诸多选择。”肖明超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这更有助于VR产业生态趋向成熟。

高伟也认为,VR产业的发展需要与用户紧密结合,“VR产业的参与者若能够最切合实际地了解用户需求,以及用户画像图谱,才能把握VR产业的正确发展趋势。”在他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VR设备走向消费者市场,VR技术不仅与消费者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同时也催生了行业与VR融合应用的需求。一旦VR与不同的传统行业结合,都会是一次全新的商业变革,“这种变革丝毫不逊色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将推动产业发展步入新时代。”

肖明超也持相同的观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或将成为VR的最佳入口,一定会引发产业融合的爆点,目前已经可以看到不少企业展开布局。”与手机电子市场的混战不同,VR产业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上会形成区隔,可能会出现像索尼这样的专注高端玩儿家的企业,也会有更多本土的企业产生,为更大众的玩儿家存在。

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一样,伴随VR产业链的形成至逐渐成熟,从应用角度来讲,无论是海外的开发者们,还是国内率先布局的暴风,抑或新进入的BAT及各创业团队,都会在这一领域内获得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而未来中国2.86亿的VR潜在用户规模中,身为大众消费者的你我他会否在列并为之买单,在肖明超看来,这个可能肯定会有,只是还需要时间。

猜你喜欢

暴风俊杰消费者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俊杰印象
202A暴风新影科技有限公司
表演大师
我的同桌
政策出台,BFC暴风影院如何发展 专访暴风新影销售总监李晓志先生
知识付费消费者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暴风来袭——2014交通行业特点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