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甲申政变与袁世凯政治生涯的起点

2016-05-14陈琨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袁世凯

【摘要】朝鲜“壬午兵变”使得朝鲜内部的政治势力发生分化,闵妃依靠清朝军队的扶持得以复位,亲华也就成为闵妃重新掌权后的必然选择。日本在“壬午兵变”的中的失势使日本政界大为不满,在“大陆政策”的指引下坚持朝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拒绝中国干预朝鲜事务,否认中国的自主权。日本公使则借机扩大“事大党”与“开化党”之间的矛盾,极力唆使“开化党”发动政变。而正是袁世凯在平定甲申政变中的表现,让其在中国近代史中崭露头角。

【关键词】壬午兵变;甲申政变;事大党;袁世凯

1883年,中法关系因越南问题而渐趋紧张,12月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越南败讯频传,特别是福州海战的惨败,给韩庭以极大的震撼,给半岛的政局投下了一层更深的阴影,清军的失利大大地损伤了宗主国的威信”。1884年4月,李鸿章为巩固北洋防务,另吴长庆从朝鲜撤回三营官兵,驻防辽东半岛,其余三营继续留驻汉城,由提督吴兆友统带,袁世凯被李鸿章授以“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并命其统率吴长庆部庆字营。“吴兆有将军及其副官生性优柔寡断”清庭驻朝鲜总领事更被朝鲜人称为“软体海参”,所以袁世凯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清庭在朝鲜的实权人物。

一、甲申政变的发生

在日本的怂恿下,亲日派愈益活跃。大院君的释放问题也使亲华的闵妃有所动摇,韩王亦转而倾向日本。1884年11月12日,袁世凯在给李鸿章的密信中描述了当时汉城的政治情形:“由法人有事,料中国兵力难分,不唯不能加兵朝鲜,更不能启衅俄人……似此情形,窃虑三年后,行迹必彰”。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袁世凯明显高估了日本人及“开化党”留给他的应变时间。

实际上,自从11月初汉城即盛传中日将“启衅”,在“开化党”大肆活动的同时,袁世凯也通令各营加强戒备,同时与“事大党”人不断商讨对策。11月25日,“开化党”核心人物金玉均遍访问驻朝美使福德、驻朝英国代理领事阿苏敦等人,暗示欲借日本之力发动一次“内政改革”。11月26日,“开化党”人与日本公使竹添等集合商讨发动政变的具体步骤。11月29日,金玉均奉朝国王召入宫,向国王密陈独立方案。12月4日,庆祝朝鲜邮政总局竣工的宴会举行,朝鲜政府所有重要官员与各国驻朝公使都收到了出席宴会的邀请,日本公使以“偶发小恙”为由没有出席这次宴会,袁世凯感到情况有异也没有参加。当宴会进行到一半时,“开化党”派人在邮政局外纵火,宴会厅顿时一片混乱,“开化党”人趁机捉拿“事大党”人并闯进王宫,佯报“清兵作乱”,迫使国王写下“日使来卫”的纸条。闵妃等对于“清兵作乱”的说法将信将疑,另派一人前往清军大营,像清军求助,但被“开化党”设法拦截。日本公使竹添在收到国王写下的纸条后立即率公使馆卫队进宫“护卫”国王,并将李熙劫持到景佑宫。“开化党”与日使劫持国王成功后,即以国王名义捕杀“事大党”核心人物尹俊泰、韩圭稷等人,“事大党”的重要人物被“开化党”剪除殆尽。

二、袁世凯助朝平定甲申政变

邮局猝变发生后参加宴会的清庭驻朝总领事陈树棠立即将这一情况告知袁世凯,袁一面派人告知统领吴兆有,一面率兵赶往邮政总局。当袁世凯赶到时,邮政总局宴会厅已经空无一人。袁世凯随即带兵赶往日本公使馆,此时日本公使尚未带兵出动。袁世凯从日本公使馆中探听到,宴会猝变中身受重伤的“事大党”人闵泳翊正在海关总税务司穆麟德处治疗时,赶往穆麟德处探望,袁还在穆麟德处结识了穆的助手唐绍仪。在探望了闵泳翊后,袁氏认为局势尚不明朗,决定先率兵回营静观其变。

5日破晓,政变集团即派人将成立新政权的事告知美、德、英等外国使节。总领事陈树棠认为,未得韩王求援之前不便采取行动,以避免各国非议。袁也认为此时出兵投鼠忌器,只好先派兵守卫在王宫外围。于是当美、德、英公使入宫晋谒国王时,刚到王宫门口“便看见朝鲜和中国的军队把守在王宫的各个入口处,而在王宫之内,则有日本官兵守卫着入口通道”。

“开化党”的新政府成立之后,王宫内外的交通被日兵及“开化党”人阻断,一时间汉城流言四起。袁世凯与吴兆有、陈树棠等商议后,一面由陈树棠与各国领事会面,请各国公使劝说日兵退出王宫,如日兵不退,则引兵入宫保护;一面联合致书李鸿章,请李鸿章派兵前來救援。但当时,中、朝之间的通信全靠兵船运输,袁认为如果得到李鸿章的指示再派兵卫护王宫,恐为时已晚。所以,当袁得知“开化党”欲将国王转移至江华岛囚禁之时,断然决定带兵进入王宫。此时,吴兆有、张光前两位统将表示“没有北洋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袁则向两位统将反复陈说事态紧急、间不容发,若此时不入宫戡乱,恐错失战机。为打消众人顾虑,袁承诺“如果为挑起争端而获罪,由我一人承担,绝不牵连诸位”。此后,吴、张同意出兵,但“吴、张不敢任中路,愿抄左右”。袁世凯亲率庆字营四哨“毅然任中路,由宫之敦化门入,吴抄其左,张抄其右”。

三、袁世凯在平定甲申政变中锋芒毕露

为做到万无一失,在带兵进入王宫之前,袁世凯还做了几件颇为值得注意的事情。一是着手策动王宫内的左右两营“反正”,“(袁)密召营官金钟吕、申泰熙等,以‘大义利害‘开导又赏给每营六百两银子,约定加入翌日攻战”。金、申均是袁所亲手提拔训练的新军,清军一至宫门,金、申二营立即占领昌庄宫、宣仁宫一带。二是劝告朝鲜右议政沈舜泽,以朝鲜政府代表的资格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沈舜泽于6日黎明致信袁世凯,“乞三营大人袁司马(袁世凯)、吴统领、张总兵火速派兵前来保护,庶见天日复明,结草为期”。同日,朝鲜户曹参判南廷哲、各营中军申奭熙等亦请求中国驻防军救援。三是与吴兆有、张光前联名致书日本公使竹添,申明清军入宫的理由,“敝军与贵部驻此,同系保护国王。日昨朝鲜内乱,杀害大臣八九人。现王城内外军民不服,举有入宫环攻贵部之说。弟等既恐国王复惊,有恐贵部受困,用敢率队进宫,一以保护国王,一以援助贵部,别无他意,务请放心”。虽然在后来的天津谈判中,日本官员否认拆阅过这封信,但是此信的存在也为清庭在事变后的谈判中赢得了主动。

在围攻王宫的战斗中袁世凯身先士卒,“率清兵数十人历进”“合力进站,士卒争先”,与吴兆有、张光前所率清军的唯诺避战形成鲜明对比。经过袁的奋力激战,终于在6日寻到国王,并将其转移到袁的军营。日本公使竹添见大势已定,自焚使馆后奔赴仁川,由仁川返回日本。来不及逃走的日侨则由袁世凯派人护送至仁川,分批返回日本。12月11日,袁世凯派总兵刘朝贵与朝鲜左营哨长柳东根,在王宫东门外迎接闵妃与世子回宫。至此,“甲申政变”以亲日派“开化党”的失败而告结束。袁世凯在“甲申政变”中的坚毅果断的表现赢得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的赏识,李称赞袁“胆略兼优,能知大体”“两次勘定朝鲜变乱,厥功甚伟”。袁世凯在“甲申政变中”力排众议,越级指挥清军作战,颇有不羁之风,可谓锋芒毕露。

【参考文献】

[1] 林明德. 袁世凯与朝鲜[M].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专刊(26), 1970:40.

[2] 王芸生.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M]. 北京:三联书店, 1979:216.

[3] 周松柏. 试析袁世凯青壮年时期军事上的表现[J]. 贵州文史丛刊, 1993,06:42?46.

【作者简介】

陈琨(1990—),男,汉族,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袁世凯
张作霖:成大业,靠演技
宋教仁婉拒袁世凯赠银
清末皇族内争与袁世凯复出
等候袁世凯
公私分明是准则
是他害死了袁世凯吗
袁世凯称帝闹剧中的严修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袁世凯的用人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