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论述

2016-05-14翟颖

居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建筑项目优化路径造价管理

翟颖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简单分析了建筑项目的造价管理及其优化方法,以提升工程单位的造价管理效果,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项目;造价管理;优化路径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7-0172-02

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缩减建筑施工单位的建造成本。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在施工期间的资金耗费,还能提升资金投资的收益。

1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现状

1.1欠缺动态全面的工程造价管理

目前,根据我国市场环境与现行的经济体制来看,市场规律作用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影响日趋扩大。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相关部门职责会发生改变,静态管理可以转化为动态管理,微观控制可以转变为宏观调控为主,落实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归口管理与统一领导的原则,真正实现全过程动态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进行动态控制,也没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控制与负责,建设项目各环节与各阶段的造价都脱离了项目的实际造价,市场信息和政府调控都落后于应用时期,例如新型材料价格信息的发布等。

1.2约束机制不完善

建筑项目发包过程中,因为约束机制不够完善,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所以导致行业垄断、层层分包等情况发生,所完成的建筑项目造价成分混乱,统计与管理项目造价的难度较大。在实际工程招标过程中,因为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一些施工单位的行为违反了国家规定,如实施行业垄断策略等。此外,还存在一个建设项目中融入若干个施工单位,在机械配置、施工水平、质量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提升了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难度,浪费了大量资源。

1.3预算定额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目前实行的建设项目收费标准和预算定额是由政府机构测定的,反应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定额体系更新周期很长,从测算到实施历时很久。在此过程中,建设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手段都在变化更新,因此现行的预算定额中有很多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条款,例如,材料不能根据管理水平、实际消耗和损耗来计算;等级和岗位等因素不能确定劳务单价;施工管理费用不能完全根据施工规则和布置来计算;实际工况与机械小时生产不能确定设备的投入与消耗;无法根据工程利润、具体风险等因素计算与分析成本。

1.4具体施工和立项、审批不协调

由于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立项、审计和具体施工协调难度较大,部分实单企业出现了盲目投资的情况,没有科学研究与分析施工过程,预估的工程造价和实际造价出现较大偏差现象。同时,部分施工单位错误的认为施工重点阶段只是建设阶段,就只将这一阶段作为造价管理的核心,忽视了施工过程变更、工程设计阶段涉及到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单位的投资风险。

2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优化路径

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如经济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全方位、立体化的控制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风险,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的可靠性。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多重原则,如全过程控制原则、全要素控制原则、全方位控制原则。合理化、科学化的控制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能够促使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

2.1优化管理决策阶段的造价

实现建设项目投资预测,施工单位需要了解多种信息资料,如设备价格、施工材料、施工现场水电、施工地质状况等。就经济评价项目而言,还应该收集当地的相关资料,对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及发展前景作出正确评估。在造价管理决策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信息资源,避免发生盲目投资现象。同时,采取集体决策制度,反复论证建设项目的可靠性、可行性。在论证过程中,也要综合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遵循节能节约原则,尊重项目的市场地位,力求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运营成本。

2.2优化管理设计阶段的造价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实施工程造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前期工程设计就是全方位规划施工内容的过程,重视技术性和经济性。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中,各个竞争单位可以将竞争优势体现出来,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监督和审核施工单位的设计过程,有助于形成竞争机制,利于提升工程造价水平。

2.3优化管理阶段的造价

施工单位需要进一步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从中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应该具有可操作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操作性。在施工阶段,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的质量与数量、材料供应情况、项目规模、工程周期等因素进行评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与施工方案,控制好施工进度。在此阶段,项目负责人应该控制好工程周期、造价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提升施工单位的综合效率与效益。建设施工单位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图纸会审工作,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积极采取解决措施,避免出现返工情况。就工程签证而言,有关部门应该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签证质量。

2.4控制好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

工程进入竣工阶段之后,建设施工单位应该做好收尾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不能产生松懈心理。建设施工单位应多与工程部门沟通,积极配合工作,体现出施工方与建设方的合作关系、经济责任。在拨款环节中,要将施工合同、招标文件作为拨款依据,结合施工单位的工程量,予以结算。

3结语

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可以优化建设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可以促进施工单位的发展。明确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弊端,控制好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如管理决策阶段、管理设计阶段、管理施工阶段等的造价,解决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管理工作,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席志翔.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江西建材,2016.

猜你喜欢

建筑项目优化路径造价管理
建筑项目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保修阶段监理工作之我见
简述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之我见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