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苦奋斗 开拓进取

2016-05-14田静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江苏课题

田静

陈东瑜生于1942年10月。196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南京大学。曾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省高等教育局(教委)、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工作。2003年2月退休后任江苏英特终身教育环境研究所所长等职。

信念执着,唯真是求

信念执着,唯真是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严谨求实。光明正大,以诚为本。这是陈东瑜的人生信念和做事原则。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一直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和研究工作,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刻苦钻研,先后承担并主持了多项省部级重大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卓著。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等研究报告及专(合)著。其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宏观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大奖。他被认定为共和国突出贡献专家。入选江苏省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人才库、国家科学思想库。被授予中国当代教育科研领航者称号及“百年中华重要贡献人物”称号。被评选为南京外国语学校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教委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劳动英模、弘扬毛泽东思想的优秀宣传标兵、杰出中华骄子。被授予“改革之星”、“共和国求是十大杰出楷模”、“最具权威的世界学术华人”等荣誉称号。荣获中国当代思想成就奖、世界重大学术思想特等奖、“世界华人优秀创新成果”国际金奖、“改革时代奉献人物特殊贡献”奖章及“共和国奠基者”、“共和国拓荒者”、“中华民族的榜样”等荣誉勋章。他的传记和作品已编入《人民的骄傲·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和国拓荒者·全国优秀老干部文集》、《中华骄子颂扬毛泽东》、《中国国情报告·专家学者卷》、《党魂》、《中国精神文明大典》、《中国世纪专家传略》、《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改革开放的领航者》、《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理论文选》、《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文集》、《当代理论创新与学术成果文库》、《世界大百科全书》、《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共和国65年优秀学术成果选集》、《红旗谱·永远的丰碑》等大型文献。他的人生感悟已编入现代汉语词典类格言工具书《中华名言词典》、《中国老年大智慧》等典籍。

陈东瑜获得的这些殊荣,正是他几十年来对教育工作的无私奉献和热爱、忘我的追求和奋斗的结果。他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又闪光的足迹,并在每个足迹上都深深地刻上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八个大字,充分体现了拓荒者所具有的精神内涵。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陈东瑜20余年如一日地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退休后依然志在千里,坚持在教育园地里耕耘。其中“十五”至“十一五”的10年间,他一直担任着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总课题组副组长、江苏课题组组长的工作。他在职期间的所有课题研究工作都是在他承担并圆满完成行政管理工作和全省课题管理工作的情况下,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他白天主要忙于管理工作,晚上才能集中精力忙于课题研究,天天如此。双休日、节假日也大多用于科研工作。他放弃了全部公休假和探亲假(探望父母),甚至爱人住院期间,他仍然一边看护一边做研究工作。“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初稿就是在医院的病床边完成的。在研究工作中,他特别注重经济社会等影响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作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特别注重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有些重要数据都是在他反复查证的基础上,通过亲自演算得出的,为成功地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陈东瑜亲手查证和反复演算整理出来的江苏高教1952-1987年发展的系列统计资料,已作为专著《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88-2000年)》的附录正式出版。“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时间跨度达25年(1996-2020年),在没有人手、没有资金、没有相关资料,且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都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陈东瑜仍然坚定地迎难而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独立地完成了《研究报告》,而且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该《报告》经江苏省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后,一字未改就获得通过,并被专著《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收录出版。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今天看来,该《报告》仍然具有指导、参考价值。

始于1995年的OEH开放实验,是“OEH(办公、教育、家庭一体化)多媒体网络应用的开放式研究与实验”的简称,也是江苏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陈东瑜担任该课题组副组长、江苏OEH开放实验室常务主任。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课题组以创作单机多媒体课件为切入点,开展超前实验。1996年5月,OEH开放实验成功地将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开创了江苏全省学校数字课堂教学的新时代。从2000年起,OEH开放实验开始由中小学向终身教育和社区延伸,成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教委(教育部)重点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OEH开放实验在开创了江苏中小学校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的同时,还为学校培训了大批主持信息化工作的骨干教师,在江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并载入了《江苏教育年鉴》,成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这是江苏150所OEH实验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OEH开放实验历时十年之久。为确保OEH开放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江苏省教委(教育厅)在10年内先后发出过18个红头文件。陈东瑜就是这18个文件的唯一拟稿人。此外,课题组每年都要召开1-2次全省性百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研讨会,通常还要邀请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江苏省教委(教育厅)有关领导到会作指示。每逢召开这样的大型会议,从会议组织、会议主持、作会议主旨报告,到作会议总结以及会后撰写“ 会议纪要”等一系列工作也都由陈东瑜一人承担。自1996年至2000年,陈东瑜代表江苏省教委主持了3次全省教师多媒体优秀课件评选工作(包括小学、中学、职校)和3次全省中学生多媒体软件创新奖评选工作,以及2001年5月首次举行的全省中学生网站创新奖评选与小型网站策划能力测试活动。他在工作中坚持公正,组织有序,做到全省参评学校师生和领导都满意。开展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对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2001年11月,陈东瑜主持了江苏省新世纪第一年召开的,并对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江苏教育发展将产生重要导向作用的前沿性学术会议——“21世纪e时代OEH论坛·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学习社区研讨会”。同时他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社区与学习化社会”的主题报告,等等。陈东瑜1998年主编出版的《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丛书,也是江苏150所OEH实验学校共同开创数字课堂教学新时代的集中体现。陈东瑜执笔的研究报告《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科学地总结了OEH开放实验在“八五”期间的发展历程,实验成果和主要经验,对全国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陈东瑜长期从事终身教育研究。1999年他提出了终身教育必须研究的一百个问题。这个“终身教育百问”引起了课题组的关注和思考。2000年4月和12月,陈东瑜主持了两次全省学校数字化工作学术研讨会(又称为“凤凰台会议”),并在第二次凤凰台会议上作了“坚持发展数字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报告。这次会议正式宣布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入OEH研究,这标志着OEH理念得到了升华。21世纪的OEH已经代表着一种终身学习、工作、生活主动、协调、和谐发展的理念。据此,陈东瑜于2001年5月发表了论文《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经世界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别提名推荐,世界杰出华人专家评审委员会三审论定:“该学术论文独立成文,立意深远,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科学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很高的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以及信息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被评为特等奖并以重点学术论文入编《世界大百科全书藏典》,全球发行。陈东瑜也被授予“最具权威的世界学术华人”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陈东瑜一贯坚持廉洁自律。OEH开放实验所需经费全靠 OEH实验学校自筹。作为OEH课题组副组长(江苏OEH开放实验室常务主任),他一人经手的资金达1200余万元,经审计,没有分文差错。公司老板私下送他4万元现金,他当即上交组织。老板送他高档电脑,他当即拒收并坚决退回。值得一提的另一点是,陈东瑜一贯坚持艰苦奋斗。有一次课题组在苏州召开全省研讨会,当陈东瑜会议前夕乘火车抵达苏州时,已是晚上快8点了。按理说,陈东瑜完全可以先去饭店吃饭,然后打的到驻地,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匆匆去超市买了个面包,然后就去挤公交。到达驻地后,他又谢绝了吃晚饭的邀请。他自己倒了杯白开水,一边啃面包,一边开始研究第二天会议的准备工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陈东瑜总是千方百计节约开支,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课题组负责人的廉洁自律和艰苦奋斗作风,是确保OEH开放实验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时俱进,严谨求实

为做好全省课题管理工作,陈东瑜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和心血。从江苏“九五”课题指南的草拟,到组织全省课题申报、立项评审、过程管理及课题结题鉴定等一系列工作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而且涉及全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的教育领域,以及从幼儿园到大学(含部委属高校)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省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其工作的繁杂和艰辛超乎人们的想象。他利用双休日连续工作两天两个半夜,拟就了《江苏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初稿。经江苏省教委批准后,颁发全省执行。江苏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累累硕果,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陈东瑜草拟的“课题指南”是符合江苏实际的。他还草拟了《江苏省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经省教委批准后颁发全省执行。此文件反响较大,全国规划办《教育科研动态》1998年第一期在头版位置作了全文刊登并发了编者按语,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他草拟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教育科研的信息化管理办法,经省教委批准后颁发全省执行,并得到全国规划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在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同时,陈东瑜还经常完成教育行政领导交办的工作,从不打折扣。1999年大年三十下午4点,钟陈东瑜接到省教委副主任布置的“家庭作业”:为省教委草拟一份关于开展“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文稿,要求年初八上班交稿。陈东瑜二话没说就投入工作,并准时交稿。春节后没几天,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意见》的红头文件就颁发全省,受到一致好评。该文件至今仍然被一致公认为是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指导性文件。

光明正大,以诚为本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陈东瑜在接受中央级权威期刊《创新时代》记者采访时,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题发表了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引起强烈反响,该期杂志连续加印了三次仍供不应求。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五周年,陈东瑜的传记和业绩被《中国报道》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力量·百名创业家风采》收录出版,海内外公开发行。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国史委编辑出版大型爱国主义文献《江山多娇》,陈东瑜任特邀编委并入选《江山多娇》唯一封面人物。这是陈东瑜永远的光荣!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陈东瑜被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授予“百年中华重要贡献人物”称号。陈东瑜还被编入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科技文献《协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并被聘为该文献编委,入选唯一封面人物,在封面上同时刊登了他的格言和亲笔签名。为配合推进国家科学思想库建设,陈东瑜接受了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的视频采访。该视频将在相关官方网站进行为期一年的信息发布,使陈东瑜的精神和思想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和明德楷模作用,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几十年来,陈东瑜一路风雨坎坷,历尽沧桑,像“拓荒牛”一样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像“春蚕”一样默默吐丝、无私奉献;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探索,用实际行动唱响了一曲曲为国分忧、为党尽忠、为民服务的奉献之歌,在学术理论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及重大突破,在社会上产生了较深的影响。陈东瑜的创新思想、重要观点,将在我国创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江苏课题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江苏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