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分析

2016-05-14李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策略课堂教学教师

摘 要在知识转型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时代,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一言一行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也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因此,明确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规范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有助于维护学生的权利,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此,本文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失范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尝试对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的类型进行归纳,并系统阐述教师教学失范行为对学生、教学以及社会的影响和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的评判标准,最后就矫正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策略提出些许建议,以期能够对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师 课堂教学 失范行为 策略

一、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类型

教学失范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范围内,为了达到其教学目的,其课堂教学的行为脱离了适当规范的课堂行为轨道的约束和限制,有可能违背职业道德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1.目的型失范行为

美国社会学家墨顿认为,社会整合的缺乏会造成极度紧张,实际上是因为社会手段和目标不统一所造成的,从而出现越轨行为。教学示范行为也会出现这种目的性失范行为,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在课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有偿家教,导致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保留,把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当一回事。因此,目的型教师失范行为主要是指教师为了谋取个人的功利性利益,以教谋私,违反教育规范制度,导致教师和教学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目标,导致教学手段和途径的不正当和不符合规范,最终导致教学失衡。

2.价值取向失范行为

价值取向失范行为主要是指教师自身存在较为严重的消极甚至极端的思想,导致自身的价值观念与当下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或教育教学观相背离,最终在课堂教学上造成的失范行为。比如一些教师因自身的遭遇而迷失方向,不分善恶美丑,不分好坏是非,经常在课堂上宣扬不劳而获的思想,或者大肆抨击学校、社会甚至国家,将自身的不满消极情绪毫无遮挡地发泄在课堂上,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严重的打击,这样的教师价值取向失范行为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生“有样学样”,容易随意抨击学校、怀疑社会、否定国家。

3.情感个性缺陷失范行为

情感个性缺陷失范行为,一方面是指教师失范者在生理、心理或情感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比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败,导致在情感和精神上受到较为严重的打击,从而由悲转怒,将这种挫败感发泄到学生身上,甚至会变相体罚学生。另一方面还主要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偏见,最常见的就是偏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对后进生存在偏见,忽略成绩一般的学生,比如排座位时优先考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把不听话的学生放在教室的最后面。这样的教师教学失范行为有失公平公正,无限放大学生的过错,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影响

1.有失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而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则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对教学工作的敷衍塞责。对于存在教学失范的许多教师而言,教师只是上课来完成教学和获得报酬的一种职业而已,所以他们不多过问和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在课堂教学中以参考教案应付日常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满堂灌”“一刀切”,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和扩展。而在课外,他们有可能将“有偿辅导”“走后门”等作为获利的渠道,谋取额外的教学利益。这样的教师教学失范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有违教育教学发展规律

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学规律是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更应该以教学规律、教育规律为基础和前提,走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固有思维,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然而,有些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旧思想来约束课堂,以单一的课本、教材为中心,以教师本身为中心,只看重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学失范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培养,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开发和训练,这样不仅会阻碍先进教学方式的实行,还会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遭到破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有失公平教学的准则

学生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对象,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往往因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限制学生的行为和活动。比如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师过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不能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身发展和认知还不够完善,所以他们往往缺少克制力,如果对那些好动、不听话的学生一味地不闻不问放纵下去或者打骂他们,那么这些学生的认知及身心定然遭受严重的创伤,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导致情况越来越恶化。这样的教师失范行为破坏了教育学生应该遵循的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学失范的评判标准

1.职业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师就是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因此教师扮演着知识权威的统治者角色,学生则是接受知识的被统治者角色,旧观念上的师生关系是支配和从属的关系。这是有违现代教学观念的,在教师的职业角色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不应该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肆意剥夺学生表达思想的自由和权利。教师一味地站在以自我传授为中心的高地上,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并试图在思想上控制学生,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服从自己,这样扭曲的职业角色正是教学失范行为的一种典型表现,致使师生之间缺乏真实的、直接的精神交流。

2.社会责任

判定教师的某种教学行为是否属于失范行为,还可以看这种行为是否与教师的社会责任相违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有可能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和教育教学规范的行为,比如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在课堂上传播大肆抨击社会的言论,严重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有的教师教唆不听话的孩子退学,以激烈的言语如“你脑子有问题”“智商不行”“太蠢太笨了”来打击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自信心。他们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各种不负责任的、不适当的或不良的行为。

3.教学规律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失范,还可以从其是否遵循了正确的教学规律中看出来。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独立思考。此外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交朋友,教学相长,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生生相互探讨的过程。而教师教学失范行为则是越俎代庖、灌输式地填鸭,使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而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此外,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权威拒绝与学生探讨未知的难题,不能融洽地与学生相处。

4.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也是评判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失范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教授法、回答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等,而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是一个专业的教师应该拥有的教学素质。教师应该在课堂学习实践中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这一教育主体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育方式进行积极的整合,促使教学质量上升,使学生学有所成,那么远远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失范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单一地靠讲授法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间的重要性。

四、矫正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策略

1.明确规范职业道德言行举止,并进行监督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应该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约束教师的行为,使其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活动。比如明确“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准则,塑造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行,通过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标榜,这样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应该确定相应的考核机制来进行监督,通过一定的考核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发现和改善其某些失范行为。

学校还应该适当引进教师的柔性管理,实现教师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尊重教师,使教师获得专业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校园氛围,也有助于教师产生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比如在教学规范制度的制定上,应该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做到公平正义

教师伦理精神是教师人格的脊梁骨,教师只有保持一颗公平公正的正直之心,才能够赢得人们的尊重,赢得学生的尊敬。教师必须加强自我教育,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做到公平正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人向上、向善,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也不能单纯地纵容学生、不管不问。通过激励、约束和指导教师的专业行为,也能够对学生的道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确的教学观、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学会在一定教育教学情境中,合理正确地运用多种方式继续课堂教学。

3.建立科学的发展观,遵循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意识,主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的重点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遵循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单一的认知性转向多维的体验性,鼓励课堂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开拓学生的思维。

此外,按照“遵从—认同—内化”的发展过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保护其自尊心,保护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不能因为学生一时的“恶劣”行为而侮辱、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4.完善教师自我控制的反思机制,塑造积极的教师形象

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失范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优秀教师,同样应该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处理好所有的课堂突发情况,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进行课堂教学,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学会控制和稳定情绪的变动和态度,塑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形象。此外,教师的自我反思十分重要,这是对教学行为是否有违教学目标、产生何种影响的一种回归性思考和批判。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和科学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课堂教学行为失范的现象。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应该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失范行为,直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尽力矫正自身存在的教学失范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红红.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 李晓红.大学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的表现及成因[J].陇东学院学报,2011(1).

[3] 徐宇鑫.论教师评价语言与小学生失范行为的关系及其建议[J].金田,2013(9).

[4] 肖美艳.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6.

[5] 周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失范问题探析[J].辽宁教育,2010(4).

[6] 辛学伟.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伦理审思[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7] 唐艾迪.关于教师失范的原因和对策[J].剑南文学,2011(12).

[作者:李吉(1968-),男,广东揭西人,深圳市龙华新区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中心副主任,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策略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