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年报解读:稳中有忧也有优

2016-05-14张利娟

中国报道 2016年8期
关键词:企稳宏观经济动力

张利娟

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但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预期值为6.6%。从产业来看,服务业仍然是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从GDP核算的支出法来看,内需贡献在提升,外需贡献在下降。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综合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企稳态势可观

在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概括为“稳、进、新、好、难”五个字,并对“稳”进行了详细解释。

“虽然上半年增长6.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但上半年6.7%所创造的GDP增量如果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反而比去年上半年多增了230亿元人民币,所以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是在稳定增长的。”盛来运说。

据了解,除了经济增长有企稳态势,就业方面,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从失业率数据来看,全国大城市的调查失业率在5.2%左右,总体比较稳定。物价方面,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收入和消费增长方面,上半年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跟一季度持平。

“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结束连续三个季度的下行态势,环比增长有所回升,企稳迹象明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说。

从陈彦斌及其课题组发布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可知,2016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企稳迹象表现为GDP同比增速企稳、名义GDP增速回升步伐加快、消费增长保持平稳、出口降幅收窄、工业生产稳中有升以及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六个方面。

盛来运强调,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在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和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的共同作用下,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

仍需连续、稳定的宏观政策

“虽然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存在企稳迹象,但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似乎是业内人士的共识。正如盛来运所言,当前经济总体企稳,但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实体经济运行比较困难,宏观调控的两难和多难问题有所增加。

从6月份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进一步加剧的势头。从总需求的视角来看,需求增长较为疲软,尤其是投资增速下滑态势持续加重,从产业视角来看,工业仍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之中,尤其是制造业的运行情况依然欠佳。从总价格水平的视角来看,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回落且环比为负,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仍为负且环比由正转负。从先行指标来看,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将有所减弱,下行压力将有所增强。

针对近段时间以来人们广为关注的我国民间投资增速下滑问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认为,民间投资下行是正常的,作为投资中的大头,其投资大幅回落表明民间对未来的投资信心不足。

尽管民间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我国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7%,占比继续提高,服务业仍然是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这意味着,中国正在进入以实体经济为主向服务与实体经济并重乃至服务经济为主的需求结构转换时代。

“我国宏观经济呈现企稳的迹象,CPI重返‘2时代、PPI负增长的大幅度收窄、企业利润增速的转正以及房地产类数据的反弹都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并不存在‘硬着陆的可能。”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说。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陈彦斌认为,宏观政策应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组合,并将提升民间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点,同时加快增长动力转换,以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

“今年国内的货币信贷环境比较宽松,财政政策也一直保持积极,宏观政策没有必要进行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说,“适度扩大总需求,关键点是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实现增长动力转换是关键

“促进长期增长的关键在于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陈彦斌告诉本刊记者。

在陈彦斌看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已有老动力难以为继,新动力没有催生出来,“我们过去的增长动力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力。近几年来,资本累计增速持续下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因此,未来促进增长的动力在于推动老动力向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等新动力转换。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全要素增长率和人力资本对这种贡献率高达50%,而目前两大新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20%,这是我们调整的一个方向。”

谈及今年下半年谁来稳增长,马光远强调:“我们在思想层面要有所突破,每一次大危机都会产生新的经济学事情,在教科书里找不到答案,所以中国在为全球稳增长的同时,也应该为全球经济学思想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下半年应该在理论层面完善供给侧改革,以便更有利于指导中国经济真正的实现转型、调整和突破。”

盛来运则强调:“我们要继续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壮大新的发展动能,力促经济稳中向好。”

猜你喜欢

企稳宏观经济动力
市场猪源紧张 猪价企稳回升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药材价格企稳回落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10月汇市述评: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企稳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多重利好袭来 股指震荡企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