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2016-05-14孙景珊

文教资料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时代教学效果

孙景珊

摘 要: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个人魅力和吸引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积极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渠道上,拓展课外教育平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教学实践上,增强网络实践环节。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推动人类社会快速进入信息化时代。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而人数众多的网民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57.2%[1],这其中基本囊括了所有高校大学生。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信息大爆炸”,高校学生随时都可以在网络上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观点,那么,这就要求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网络上错综复杂的政治信息和政治现象进行有效甄别和科学分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生能够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建设,增强教师个人魅力和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了好教师的要求,这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这“四有”更具基础性、根本性的意义,是立言、立行、立身的准则和操守[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大学课程,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从而坚定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可,是高校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坚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一门价值观念的学科,而且是一门知识体系的学科,它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有相当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要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相关理论知识储备。此外,社会科学总是伴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观点与新见解,因而理论又是不断推陈出新。此外,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门课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又要求教师对社会的敏感度和社会的前沿发展有前瞻性的眼光。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对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广泛使用的今天,大学生对网络的熟悉和使用程度及对信息的占有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教师。换言之,学生即便不去课堂上听讲,也能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了解到当前国内外的新闻热点问题。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即学生在掌握了大量政治信息和资讯的前提下,教师如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走进课堂,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将理论体系学习和意识形态教育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这是教师在网络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电子媒体时代,要求教师比纸质媒体时代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更注重自己的理论学习和知识面的拓展,不断开阔视野,熟练使用和利用网络技术,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适应网络时代的新变化、新发展,并且要打造出个人的魅力和吸引力,使学生通过教师爱上这门课,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015年4月9日,江苏南京《现代快报》登载了这样一条新闻《颜值高又会讲段子江南大学毛概课唐老师被赞为“男神”》。学生对唐忠宝老师的评价是不仅颜值高,而且上课幽默、接地气。想蹭他的课,得先查好课表,提前占座。唐老师的课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一是和唐老师的形象有关,“一身休闲小西装,黑框眼镜、时髦又不失严谨、举手投足间颇有明星范儿”;二是和唐老师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分不开的,在唐老师的课中,“诸如辣条、小鲜肉、小清新、暖男等网络热词经常出现在唐老师的课上,一些新潮的网络段子唐老师也是信手拈来,讲中文不过瘾,唐老师有时还要来几句英文”[2]。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第一,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注意提升个人修养,修养既包括知识层次方面的修养,又包括个人形象和言行举止方面的修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距离。第二,互联网时代,社会变化之快,通过网络用语就可以可以看出,譬如“也是蛮拼的”、“我也是醉了”、“nozuonodie”,从这些主要是网络写手和大学生创造出来的网络语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年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通过他们感兴趣的话语和话题,把他们引导到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气氛应当是活泼的、生动的、清新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实行创新型教学。

教学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3]。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严谨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偏于保守,教学被简化为讲理论、谈理论和考理论,不注重拓展教学内容,不注重与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不注重教学对象已经是“90后”的年轻人,依然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因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今天的大学生出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的时期,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竞争环境中,因而更强调自己的“个性”、更喜欢展现自己,更喜欢追求“新奇特”的事物,对新观点和新思想也更容易接受。这一方面是社会背景及年轻人自身的天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的表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确保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一定要与时俱进,针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网络技术,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效性。

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探讨“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实效。同年2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要“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和学习的一种常见方式,这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利用网络条件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的前提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质量较高的、内容广泛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师生积极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中。课后应利用网络进行网络咨询或者组织网络论坛,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言论和观点的渠道和载体,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态势,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然后指导其自身行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总体来说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单方面传授理论为主,不太关注学生需要,忽略了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勤于思考的特点,不注意和学生进行思想层次上的交流。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使大学生易于获得大量第一手政治信息和发展资讯。大学生比以前更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发展,更关心国家的方针、政策,因为这些信息让他们了解外部世界,并与其合理规划自身的人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譬如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变化,国家对住房税率调整变化,等等,这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引起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前景的高度关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4]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心里还是给予一定的关注,如何提高这门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是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说,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好地规范其自身的行为,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真正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交流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发学生互动学习,这样学生内在的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就能够内在能动地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取舍信息。学生一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会显现出来。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仅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而且要适时引导、把握方向、注意交流和沟通技巧,将课程教学内容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中传授给学生。

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构建师生网络交流平台,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高校中一个普遍现象,很多网络社团和虚拟社区在高校网站上频频出现。譬如北京大学的未名网站、清华大学的水木社区、南京大学的小百合网站、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华中科技大学的白云黄鹤及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网站等,这些网站的影响力已经不局限于校内的象牙塔,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力。“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展示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和现代大学精神的主阵地和新载体”[5]。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是现实校园文化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个性反映,是现实校园文化通过校园网络呈现出的一种开放型、新型的文化形态[6]。它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又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难得的机遇,更使我们面临严峻挑战。校园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创造了平台,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及生活方式带来了一定的改变,也培养了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大事的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必须担当起责任。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比如网络社区、网络心理咨询、网络聊天室等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困惑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将正确的理论和观点传达给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和理念,培养大学生理性、客观、公正、温和地看待社会问题,明辨是非,抵制网络垃圾和网络毒品对大学生身心的侵害,起到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从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校园网络文化中得到很好的延伸,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五、配合理论教学,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既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更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网络实践活动。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亲身体会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过程,在实际社会调查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和充分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并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网络时代,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强传统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育,更要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空间和网络资源,拓展实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做好网络实践活动。网络上的一些投票、签名和调查活动等都是非常好的网络实践形式。譬如中国青年网举办的“迎2008北京奥运会”大型网上签名活动,中国文明网举办的2014年“网上祭英烈”大型网络签名寄语活动等,这些与时事紧密结合的大型网络签名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推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一些典型视频和资料等,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政治环境,引导学生对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这些讨论中,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从而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7]。这一意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其真正发挥出理论的思想堡垒作用,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政治的稳定。

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影响力还在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慕课、微课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积极创新,强化教学效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旨真正传授给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这一价值观内化于学生,指导其行为,使其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N].2015-02-14.

[2]现代快报[N].2015-04-09.

[3]高汝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低效的成因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7.

[5]吴唐风.浅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6]王桂玲.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0(3).

[7]中国青年报[N].2015-01-20.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时代教学效果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