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及对其教师职业选择的影响

2016-05-14司青青

文教资料 2016年8期

司青青

摘 要: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本科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及对其教师职业选择的影响,对11所师范院校1242名本科师范生的调查表明:本科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对目前就读学校学习条件感受和对学习经历的整体满意度多为满意态度;学习满意度对他们选择教师职业也有一定影响:其中学习氛围满意度直接影响他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学习经历整体满意度、任课教师、图书资料、宿舍条件和实验条件对其教师职业的选择有影响,计算机与互联网、教学设备、就业指导与帮助以及教室条件对其教师职业选择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本科师范生 学习满意度 教师职业选择

一、问题提出

学习满意度是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教育质量与人才质量的重要观测点。近年来,我国对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逐渐丰富和完善:史秋衡对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了要素与结构探析,梳理出了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树状结构,促使满意度与学习质量的对接,有助于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深入研究;文静又从学习经验的直接感知者——大学生的角度进行观测,阐明学习满意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评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研究愈加完善。

学习满意度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学校及学习的态度和感受,而且可以作为重要因素和指标,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更可以反映出学校相关工作的绩效及改进方向。著名思想家卢梭曾多次说过:创设好的教育环境是育人的重要之途径。对于作为未来教师的本科师范生而言,在具有良好、适宜的师范教育校园环境下学习,能够为将来从教工作奠定扎实的基本功,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将来是否选择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因此,对本科师范生学习满意度的研究具有相当大的可操作性。通过调查本科师范生学习满意度,将其与影响教师职业选择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本科师范生从教意愿的研究,促进师范院校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学校环境与教育工作,提升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

本研究聚焦于本科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及对他们教师职业选择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包括个人信息、学习满意度、教师职业选择三部分,学习满意度包括学习条件满意度和学习经历整体满意度两个方面共10小题。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构成

采用方便、随机的抽样方式,于2014年11月份至2015年1月份,对六省市11所师范院校发放1500份问卷,回收1294份,有效问卷1242份,有效回收率为82.8%。调查对象的性别结构为:男生20.5%,女生79.5%。民族结构为:汉族94.3%,少数民族5.7%。生源地结构为:农村71.7%,城市28.3%。年级结构为:一年级8.6%,二年级36.3%,三年级36.3%,四年级18.7%。学科结构为:哲学3.2%、经济学2.5%、法学4.7%、教育学24.3%、文学20.0%、历史学9.7%、理学25.6%、工学1.9%、管理学4.2%、艺术学3.9%。

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10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本科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

对本科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本科生评价为“不满意”的内容,按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宿舍条件、实验条件、教室条件、就业指导与帮助、计算机与互联网、学习经历、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学习氛围、任课教师。可见宿舍、实验和教室这三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条件,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评价为“满意”的内容,按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任课教师、图书资料、学习氛围、教学设备、计算机与互联网、学习经历、宿舍条件、教室条件、就业指导与帮助。

(二)本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

就问卷最后一题对本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调查结果表明:30.7%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愿意选择当教师,10.1%的学生不愿意当教师,还有59.3%的学生表示不确定。

(三)学习满意度对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选择的影响

通过SPSS交叉表分析,可用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或者说是否独立,如果pearson卡方检验sig值小于0.05,则表明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有显著影响。

将本科师范生学习满意度的10个变量与师范生大学毕业后是否选择当教师这一变量进行交叉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习氛围的sig值为0.000,表明学习氛围对师范生毕业后从教意愿有显著影响;学习经历整体满意度、任课教师、图书资料、宿舍条件和实验条件的sig值均小于0.05,表明在不同程度上对本科师范生选择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有着显著影响。而计算机与互联网、教学设备、就业指导与帮助以及教室条件这四个方面sig值均大于0.05,显然这四个变量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就调查结果看:学生对教师职业的选择更多受主观条件的影响。学习氛围是保障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对学生的教师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学习氛围越好,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教师职业,更愿以后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工作。

学习经历整体满意度、任课教师、图书资料、宿舍条件及实验条件这些主观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本科师范生受自身的学习经历及对任课教师或者对学校的图书资料不满意,不能更好地为自己服务而选择不做教师……这些都是主观的影响因素。另外,当前本科师范生宿舍与实验的条件,相当于未来他们将要从事职业的就业环境,因此,对宿舍与实验条件的满意度,会影响到本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

相反,学校提供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教学设备和教室条件这三个方面都是客观条件,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互联网不断更新换代,教学设备和教室条件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校资金投入而得以完善,与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选择没有关联,并不会影响他们毕业后选择做不做教师。

四、结论与启示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本科师范生学习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多为“一般”和“满意”,“不满意”所占比例较小。

第二,绝大部分本科师范生对将来的从教意愿并不十分明确,且有一小部分本科师范生不愿选择毕业后当老师。

第三,学习氛围对师范生毕业后从教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学习经历整体满意度、任课教师、图书资料、宿舍条件和实验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对本科师范生选择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有影响。而计算机与互联网、教学设备、就业指导与帮助及教室条件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没有太大的影响。

上述结论带给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学校应加大管理和建设力度,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供学习保障,使他们能够高效愉悦地学习,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终身享受和谐的校园氛围。

第二,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为齐全的图书资料以及实验设施,使学生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悲哀。还要加强宿舍管理和宿舍建设,保障学生有良好的自学环境和休息场所。

第三,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任课老师是与学生最接近的角色榜样,也是他们心目中最实际的教师形象,对教师形象的评价会影响他们今后是否选择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一名教师。因此,提高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做好本科师范生学习的楷模,对本科师范生的职业选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莹莹.职业可能自我、成就动机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李兆丰.入职免费师范生的职业满意度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李昕.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2.

[4]唐小璐.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刘佳,方兴.我国师范生农村从教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5,(5):72-79.

[6]文静.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高等教育质量评判的原点[J].教育研究,2015,(1):75-80.

[7]文静,史秋衡.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要素与结构探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3,(3):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