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译注》考辨四则

2016-05-14李韵妍

文教资料 2016年8期
关键词:杨伯峻修正

李韵妍

摘 要: 《论语译注》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在编译中也有解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者通过各种集释和别解对同一句话进行比较翻译,提出修正意见。

关键词: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修正

《论语译注》是杨伯峻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学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语》译注类著作。但是书中有些注释仍然有可商榷和修改的地方,接下来笔者针对以下四句可商榷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分别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主忠信”、“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民免而无耻”。

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

在《论语·泰伯篇》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①杨伯峻先生的译文为:“孔子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这样理解就反映了孔子愚民主义思想,但似乎和孔子啓民智和整体的思想体系不符合。杨先生还在注释中详细列举了其他语例:“这两句与‘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史记·滑稽列传补》所载西门豹之言,《商君列传》作‘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意思大致相同,不必深求。后来有些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很妥当,于是别生解释,意在为孔子这位‘圣人”迥护,虽煞费苦心,反失孔子本意。如刘宝楠《正义》以为‘上章是夫子教弟子之法,此民字亦指弟子。不知上章‘兴于诗三句与此章旨意各别,自古以来亦曾未有以‘民代‘弟子者。宦懋庸《论语稽》则云:‘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所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与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不可者亦使共知之。则原文当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恐怕古人无此语法。若是古人果是此意,必用‘则字,甚至‘使下再用‘之字以重指‘民,作‘民可,则使(之)由之;不可,则使(之)知之,方不致晦涩而误解。”

在《论语集释》中:“由,用也。”《论语传注》中:“子产治郑,都鄙有章,郑民始怨而后德之。故使之行其事可也,而欲使明其事则势有不能。是不可知者,即其所可由者。”同时引用孟子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论语传注》还提到:“由之且欲之知之兮,则样岂不更善?先王之时,妇人褥子皆知礼义,教使然也。以此为由,何不可知之有?”《集释》更多从意理的角度阐述此句句读所存在的问题。

孔子这句话的问题在于杨先生认为,这段话应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在句读上的解读历来成为各家所争议的焦点所在。从全篇论语的思想来看,从孔子的身世、言行等方面考虑,孔子并没有愚民主义思想,更多的是提倡德政、重视民众、体贴人民、教育民众等方面的言论。因此,笔者更主张孔子的这段话应断句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可以理解为:人民可役使(有智慧的),听由他们去做;不可役使(缺乏智慧的),应开启他们的智慧,使他们变得有智慧的。通过不同的断句的相比较,似乎这样的理解比较符合孔子的整体思想。

二、“主忠信”解

《论语·学而篇》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②“主忠信”,杨先生译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即把“主”训为“以……为主”整句的翻译为:君子,入过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这样翻译整体句意不太通顺。儒家重视忠信之德,但是在孔子的思想里,是以“仁”和“礼”为主,而忠孝相对较为次之。

《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③在此处,有子点出孝悌是“仁”的核心,但是在总体孔子思想体系中还是以“仁”和“礼”为主。李泽厚先生指出:“‘忠、‘信又是两个重要范畴,既关系乎情感,又塑造乎人格。但其位置仍次于‘仁、‘孝。”④

因此,这里的“主”解释为“以……为主”,有点不太合适。“主”字在古书中义项很多,诸如“主张”、“掌管”等义,因此,要明确这句话更加准确的意思,必须对“主”的含义进行梳理。《论语义疏》中,“君子既须威重,又忠信为心,百行之主也”⑤。杨先生所解本于此。郑玄《论语注》:“主,亲也。”⑥按此解,“主忠信”当译为“亲近忠信之人”。《群经平议》:“主”与“友”对。《大戴记·曾子制言篇》曰:“曾子门弟子或将之晋,曰:‘吾无知焉。曾子曰:‘何必然,往矣!有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此文“主”字义与彼同,言所主者比忠信之人,所友者无不若已之人。孔子主颜雠由,主四成贞子,即是“主忠信”之谓。“主”训为“亲、亲近”多家从之。焦循《论语补疏》亦曰:“亲忠信之人,无友不如己之人。两相呼应。”⑦郑训“主”为“亲”,义也可通。因此,笔者认为“主”当训为“亲,亲近”。

三、“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解

《论语·先进篇》中,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父母昆弟之言。”杨先生把“间”的意义译为异议,在这里混淆了间的语法作用。“间”字应该理解为“间隔、空隙、远”的意思。这句话的翻译是“别人和闵子骞的父母兄弟的语言没有间隙”,即大家异口同声地一致认为闵子骞是一个孝子。或者翻译成大家的说法都很接近,没有什么出入和差异。钱穆《论语新解》间,如“禹吾间然矣”之“间”,非议义⑧。《说文解字注》:“间,隙也。隙者。壁际也。引申之,凡有两边中有中者皆谓之隙。”《孟子》:“其间不能以寸。”《史记·管晏传》:“从门间而窥其夫。”《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左传·隐三年》:“石碏曰:‘远间亲,新间旧。”意思就是说远离有间隙的亲戚,新和旧之间是有间隙的。

在《论语集注》中,《亢仓子·顺道篇》:闵子骞问孝于仲尼,退而事之于家,三年人无间于父母昆弟之言⑨。在考证中,确实有这一件事情,人们不会去离间他们。程树德的翻译是别人对于他爹娘兄弟称赞他的言语没有异议⑩。在前文并没有提到父母对闵子骞的评价,因此若是翻译成对父母对闵子骞的评价则没有异议,似乎不妥。

在《集释》{11}中,陈(群)曰:“言闵子骞为人,上事父母,下顺兄弟,动静尽善,故人不得有非间之言也。”《论语别解》中,解释道:“孔子称其孝,兼言兄弟,正指此事,是所谓“动静尽善”也。后母之酷可以间,儿子之独棉纩可间,父不能察后妻可间。一谏而全家感化,父母不失其慈,儿子不失其悌,使可间化而为无可间。”此处则是解释为彼此之间有间隔,有间隙,无法和谐相处之意。“是以间作非间解,其源甚古”。

笔者认为此处间应该解释为:间隔,离间,使分开之意。

四、“民免而无耻”解

《论语·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2}“民免而无耻”、“有耻且格”的解释,其中最大的争议是关于“免”和“格”的理解。“免”,杨伯峻先生认为“免一般都是‘免罪、‘免刑、‘免祸的意思。”{13}“格”则被解释为“人心归服”{14}“免”在上古文献中一般被解释为“苟免”、“苟免于罪”等,正如杨伯峻先生所言:“先秦古书若单用一个‘免字,一般都是‘免罪、‘免刑、‘免祸的意思。”

在《礼记·缁衣》中,:“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这段话可以看做是对这句话最早的参照注释。《礼记·缁衣》中的“格心”和“遁心”正好和此句中的“格”和“免”对应。因此,正确理解了《礼记·缁衣》中“格心”和“遁心”的含义。《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说文解字》:“遁,逃也。”“遁心”即逃离之心,因此“格心”就是归服之心。

在《论语·阳货》中,亦出现“免”,“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15}。“免”作“离开”解,从其他书证中也可以得知,“免”应该是离开、逃离之意。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第80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页.

④李泽厚.论语今读.第36页.

⑤⑥⑦程树德.论语集释.第40页.

⑧钱穆.论语新解.第259页.

⑨{11}程树德.论语集释.第861页.

⑩程树德.论语集释.第110页.

{12}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1页.

{13}{14}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2页.

{15}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6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

[2]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黄怀信.论语新校释(上下册).三秦出版社,2006.

[4]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5]程树德.论语集解.中华书局,2010.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3.

猜你喜欢

杨伯峻修正
浩然之气
Some new thoughts of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 Based on Miall's paper(1985)
修正这一天
一类基于Halley-Newton型的有效修正算法
合同解释、合同补充与合同修正
软件修正
修正直销初点将
《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三则
作为行动原则的“仁之方”
——兼与杨普罗先生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