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的桥梁要早建

2016-05-14川子

中华家教 2016年8期
关键词:夜话牙牙学语听众

川子

家里有个青春期男生真劳神啊!他像个小刺猬,敏感又多刺,摸不得,碰不得。

女儿回来情绪不佳,和我们吵了架,她青春期逆反厉害,怎么和她沟通呀!

儿子已是初二学生。在家里,他“惜字如金”,常说的话只有五个字:“随便”“不知道”。而在学校里,他却是个能言善辩的聪明学生。我实在难以忍受这种无法交流的母子关系。

……

很多父母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不畅,问题出在哪里?细思原因,虽与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有关联,但如果追溯得更远一些,则可能与父母没有早点和孩子建立起稳定、连续和有效的沟通模式有关。

和很多父母一样,我曾经担心孩子青春期时和她的关系会紧张,如今,女儿已经15岁了,诸如情绪化、脾气暴躁、冲动等青春期负性行为在她身上很少出现。思来想去,应该是我及家人和孩子建立起的持续了近十几年的沟通方式起了作用。女儿喜欢说话,在她牙牙学语时,奶奶是她最忠实的听众,奶奶听得越专心,她说得越起劲,祖孙俩一唱一和,情景非常有趣。随着她长大,主要听众由奶奶变成了我。从上小学起,家中便有了一个经典的场面:晚饭前后,我在厨房做家务,她或帮忙,或站在旁边看,嘴里说着她自己想说的话或事儿,学校里的、家里的、同学之间的,有时高兴、有时沮丧、有时愤慨、有时甚至会哭。在这个过程中,我时而会插几句话,但大部分时间,她在说,我在听。最后她会轻松地说“好了,我去写作业了”或“我去玩了”。只要没有特别的情况,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我把它叫“厨房夜话”。现在想来,每场“夜话”,女儿不仅宣泄了情绪、理清了对事物的看法,更取得了理解和支持。而我在面对这个鲜活的小话痨时,不得不掺进去尊重、共情、理解和支持……我成全了她的诉说,她成全了我的倾听!

其实,沟通的桥梁可以千姿百态。

一位事业颇有成就的爸爸,虽然很忙,但他在孩子的生日、节日、开学、放假等很多重要时间节点,都要挤时间亲手写信给他们,在孩子长到18岁时,几百封信已牢牢把父子亲情锁定。

看来,要想成全有效的亲子沟通,沟通的桥梁一定要早建,有了坚实的亲子交流根基,无论孩子成长到哪个阶段,亲子的小船都不会说翻就翻!

猜你喜欢

夜话牙牙学语听众
孙和平
孙和平(二首)
乡村夜话
听众
组织派对、文化沙龙
反思:一种学习数学的有效手段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表达心情
感人至深的“夜话情”
休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