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份普通人的家史

2016-05-14亖栗谷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舅爷姥姥家族

亖栗谷子

一直以为家史是极其神秘和严肃的存在,只有那些香火绵延几百年的名门望族才会编纂家史,因为他们有辉煌和自豪的过去。直到后来才明白,原来普通人的家史也是颇有价值的。

高祖爷爷生活在清朝末期,曾经是地主。家族地处河南小乡村,或许没有太大地受到战火的摧残。那时候的地主家族也许不是家财万贯,但至少衣食无忧,有田、有地、有家仆,在森严传统封建等级制度下各司其职,家中兄弟姐妹过着清朝少爷小姐的生活。

但是平静的生活终究抵不过时代车轮的碾压,大环境的变动使得这个典型的大家族摇摇欲坠。清朝后期,国家政治制度腐朽,英国为了积累资本向中国走私鸦片,多少中国人民受此荼毒,迷醉在吸食鸦片带来的一时快感中无法自拔。不幸的是,族中有三位前辈是这群堕落国人中的成员,爸爸说由于时代太过久远,具体是哪几位前辈吸食鸦片已经无法考证。三位前辈吸食鸦片,家族财产被掏空,直到再也无法支撑,于是他们就变卖家产:卖物件,卖家仆,卖房产,卖土地……家中的积蓄如洪水般的速度流失,原本摇摇欲坠的大家族便轰然倒塌。曾经衣食无忧的一家就此拉开了苦难的序幕。

高祖爷爷的后人经历了漫长的战争年代,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8年的抗日战争让这个已经支零破碎的家族雪上加霜,在战争的夹缝中生存,时刻提防着日本人的侵扰。听爷爷说,当年日本人占领了我们的村子,抢、掠,几乎丧尽天良,但万幸的是他们没有做那些禽兽不如的事情——比如屠杀。因此家族血脉得以延续。

爷爷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熬过了战争年月中最艰苦的那几年,有幸在新中国长大。他年轻时候当过兵,正赶上饥荒,穷、饿,种种生活的压力让那时候的爷爷拼命干活,只求能吃上一顿饱饭。爷爷说最饿的时候连树皮都吃过……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爷爷已经迎娶了奶奶,后来有了我的大伯。为了家中几口人,爷爷拼命工作,做了生产队的队长,趁着年轻力壮,做最累的活、干最苦的差事。然而拼了命地干活并不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吃黑面馒头、水煮菜,没有肉,没有油,长时间吃不饱饭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有时候干活干到双眼发黑,走路全是靠意识在支撑,仿佛挥舞锄头的下一秒就会昏迷过去,但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奶奶家当时极其贫穷。爷爷在生产队的时候,奶奶在家边干农活边带孩子。太奶奶主持分家之后,由于太贫穷,爷爷和奶奶一家没有房子住,曾经住过生产队的“炕楼”(就是加工烟草的房子)。这里除了加工烟草还烧制砖头,他们称为“窑厂”。长时间的烟熏,墙壁都已经成为黑色;窗纸已经不能遮风挡雨,土堆起来的墙一场大雨冲刷就可能倒塌。

奶奶白天在“窑厂”干活,半夜就着昏黄的灯给爷爷补衣服。岁月艰辛,但一家也算和乐。

由于表现优异,所以爷爷后来能够分配在舞钢钢铁厂工作,那时候应该算是一个铁饭碗了吧!土地改革后我们家又分配到了土地,紧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实施,生活渐渐宽裕了起来,有了积蓄,盖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所房子——两间大瓦房。直到今天我们老家的院落都是在这两间大瓦房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的。多年后爷爷调到舞阳公路局做会计已是后话。

接着说妈妈这边一族。

太姥姥(即妈妈的姥姥)是地主家小姐。16岁出嫁,一生受尽磨难。

我很小的时候见过太姥姥,那时候太姥姥的双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双真正的三寸金莲。一双脚还没有我的巴掌大,脚型呈三角形细长,脚趾畸形贴在脚掌心,脚背高高拱起,难以想象这双脚的骨骼成了什么模样。还记得妈妈和姥姥去给太姥姥买鞋子穿,逛的都是童鞋区……儿时我还不十分不明白为什么给老人买鞋子要来童鞋区,原来这双脚只能穿得上童鞋啊!

太姥姥是大族后人,一举一动都彰显着大家风范。她的一蹙一颦动人心魄,掩唇微笑间风韵犹在,纤纤细步,弱柳扶风。本是可以风华绝代的一名女子,偏偏生活在乱世。

她一生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从新文化运动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抗美援朝到文化大革命,从改革开放到申奥成功,太姥姥一直感慨后来的幸福宁静生活,因为年轻时受到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带来的苦难已经不用我赘述,三年自然灾害中人民经受的折磨也不必再描写。只说说影响太姥姥一生重大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抗美援朝。太姥姥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儿子参军三年,三年杳无音讯。太姥姥日夜坐在家中苦苦祈祷,望战争尽快结束,望儿子活着归来,不求完整无缺,只求活着回家。太姥姥年轻时经历过太多的战火,终于盼来了新中国成立,本以为能就此过上安乐的生活,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又要经历这种生死未卜的战事。然而上天还是眷顾她的。战争结束了,中国获得了胜利,随之而来的是我舅爷平安归来的消息,万幸,舅爷身体没有受到损害。不知道儿子归来的那一天太姥姥哭了多久,不知道她在心里感谢上苍多少遍,我只知道她盼着重逢这一天盼了很久……朝鲜战场回来的老兵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真正的英雄!

第二件事是文化大革命。太姥姥是地主后代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她的言行举止,她的修养处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邻里这个事实。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疯狂的年代里,打地主是家常便饭。太姥姥说:那天红卫兵像疯了一样冲进他们家,冲进屋子里,拿起东西就往地上摔,能摔的摔,不能摔的烧,刨地三尺,埋在地下的家产全被他们挖出来掳走;戴在手上的镯子,都已经往上撸到大臂了,还能被他们强行取下来……

挂牌子,游街,挨批斗,被唾骂……原来电影里上演的情节在我太姥姥身上都真实地发生过。那十年是激进的,是疯狂的,是难熬的,那十年迫害了多少善良的人民,毁灭了多少珍贵的文物。太姥姥被赶出了房子,家产尽失,不仅要忍受饥饿的折磨,还要承受邻里异样的眼光。还好,家中有一个抗美援朝老兵——舅爷,在舅爷的暗中照料下,太姥姥总算熬过了那段岁月。

太姥姥是一位世纪老人,去世时96岁,是喜丧。丧礼那天街坊邻居都来吊唁这个温柔如水、平和乐观的老人。

姥爷是一个贫苦的书生,有学问,在工厂工作。在那个年代,没有计较姥姥家庭成分,娶了她做妻子。新生活伊始,虽然辛苦,但是总算有了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凭借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实施,承包了几亩地,开始了靠自己双手创造的新生活。

动荡的年月早已结束,我们正过着安逸和平的生活,大好的风光等着我们欣赏。我们的家族历史虽然平淡,但平淡中有它的精彩。

猜你喜欢

舅爷姥姥家族
HK家族崛起
雪姥姥
《小偷家族》
八旬姥姥活得美
皿字家族
认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