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5-14曹冠辉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耳炎安全性有效性

曹冠辉

摘要:目的 分析并讨论洛美沙星滴耳液对于治疗临床常见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洛美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氯霉素滴耳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美沙星相比于氯霉素滴耳液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方面具有更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洛美沙星;中耳炎;有效性;安全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医院耳鼻喉科室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该病症主要由增殖体发炎或细菌性感染入侵至耳膜、耳骨膜或已深至骨质层,导致耳部咽鼓管处发起炎症或阻塞,严重者可能引起颅内、外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害生命[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鸣、耳痛、流脓、听力减退、鼓膜穿孔等症状,对患者听力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院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给予洛美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实用耳鼻喉科学》中所规定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纳入标准[2],本院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共160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87例,年龄均在17~65岁,平均34.5岁,病程均在18~50 d。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耳鸣、耳痛或流脓等症状,并且经过耳道检查后发现患者听力有所下降,耳内所流脓液呈现黄色,黏脓性,鼓室检查后发现患者黏膜处略有充血和水肿现象。所有患者均排除胃肠道功能下降和肝、肾功能损伤现象。

1.2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80)和对照组(n=80),试验组使用洛美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氯霉素滴耳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给药2次/d,3滴/次,连续用药10 d。两组患者对于喹诺酮类药物均无任何过敏反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根据所流脓液的症状好转情况来评价不同滴耳液的临床疗效[2-3]。显效:用药治疗后耳鸣、耳痛等症状完全消失,鼓室黏膜处无充血或水肿现象,外耳道处无黏脓性分泌物出现,且细菌培养显示无致病菌繁殖;有效:用药治疗后耳鸣、耳痛等症状显著好转,鼓室黏膜处充血或水肿症状有所减轻,外耳道处黏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且细菌培养显示无致病菌繁殖;无效:经用药治疗后耳鸣、耳痛等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更严重,鼓室黏膜处出现明显的充血或水肿现象,外耳道处出现更多黏脓性分泌物,且细菌培养显示有致病菌繁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结果以(x±s)表示,各组间数据比较应用重复测量方差法进行分析,统计学结果以P<0.05时视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显效率是56.25%,有效率是40.00%,总有效率是96.25%,对照组显效率是52.50%,有效率是37.50%,总有效率90.00%;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恶心、眩晕、耳痒、耳刺痛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8例出现头晕、呕吐、耳部疼痛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结果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在减轻给药剂量后,不良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均按照既定疗程完成治疗。

3讨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医院耳鼻喉科室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耳聋。该病症一般的致病菌有变形杆菌、流感嗜血型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并且极易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混合交叉感染[4]。如若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引起各种颅内、外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且极易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单独给药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因为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抗生素,所以很多厌氧菌对普通抗生素敏感性较低,出现耐药现象;并且由于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部脓液较多,引流不畅或不易引流,鼓室黏膜穿孔处或外耳道不清洁等,常常给予厌氧菌有利的繁殖环境,另外用药不正确等等原因,导致单独给药抗生素治疗效果差,且极易引起菌群生长失调。

除此之外,采用局部给药后可以直接在耳道病变部位发挥作用。洛美沙星是一种新型抗生素,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广,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渗透性,各组织中分布广泛,亦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快,到达中耳黏膜处1 h即达到最高血药浓度,且半衰期长,能够长时间发挥作用,24 h仍然有效。

本次研究表明,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在减轻给药剂量后,不良症状均消失,对继续给药无影响,所有患者均按既定疗程完成治疗。

综上,洛美沙星相比于氯霉素滴耳液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方面可以直接给药于耳部病变部位,起效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作用时间长,具有更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窦勤峰,孙靖.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3):204.

[2]于彦录,韩秀华,郭之银,等.白冰连滴耳液治疗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8):1972-1973.

[3]白荣蕾,韩秀华,于彦录,等.白冰连滴耳液与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慢性中耳炎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5):77.

[4]张军华,田浩,谢飞,等.外耳道高负压引流联合洛美沙星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5):625-627.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中耳炎安全性有效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