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U大肠埃希菌感染高危因素的研究

2016-05-14周茉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埃希菌天数大肠

周茉

摘要:目的 分析PICU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患者的临床特点,为PICU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①从PICU病房125例感染患儿的痰液、血液、分泌物、尿液等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227株。②分析病例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治疗应用等,探讨PICU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以男性居多;患儿年龄以≤3个月者数量最多,且以呼吸道感染基础疾病者为首;②较长住院天数(入住PICU天数≥7d)及较长机械通气时间是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①PICU大肠埃希菌易感人群主要为具有较重基础疾病的男性低龄患儿,尤以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患者常见。②高危基础病症、长时间住院天数、应用侵入性治疗手段等,是导致大肠埃希菌感染、传播与扩散的常见因素。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危险因素

大肠埃希菌(E.coli)是肠杆菌科、埃希菌属的一个菌种。血清型众多,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以及临床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大肠埃希菌不致病,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产生大肠菌素,对机体有利。但当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或细菌侵入到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即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临床感染,是常见的院内感染菌。已发现该菌可引起人体泌尿系、呼吸道、腹腔及血液等多个部位的感染,对人体危害很大[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PICU 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并且分离到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患儿共125例,分别记录研究患儿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住院天数、分离出大肠埃希菌前住院时间、侵入性治疗手段使用情况。

1.2方法 ①行气管插管后即时收集其深部痰液,并于第2d清晨再次收集;②确诊呼吸道感染,分别于入院即时~24 h、48 h后,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一次性无菌吸痰管于清晨采集深部痰液;③诊断符合脓毒症者(按2001年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关于脓毒症诊断的新标准)即时抽血取双份血培养;④疑诊泌尿系感染者,清洁尿道口或导尿管取尿培养;⑤腹泻病即时采集双份大便培养;⑥其他标本采集按照IS015189国际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对检验前程序和原始样品采集;⑦入院后感染症状好转,又出现病情反复,或感染症状、体征加重但实验室病原菌检查结果阴性者,于病情反复或加重当日采集相应的血培养、痰培养,粪便培养,尿培养,脑脊液培养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PICU大肠埃希菌的标本来源 本研究从125例病例中共分离到227株大肠埃希菌的有效菌株,主要来自下呼吸道痰液。其中2013年分离83株,2014年分离144株。

2.2 PICU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的生理与病理及侵入性治疗:2013年~2014年共125例患儿,其中,男性107例(占85.60%),女性18例(占14.40%);年龄区间为28 d~6岁,平均年龄9月10 d,其中年龄≤3个月共87例(占69.6%);入院天数≥7 d共121例(占96.8%);患儿基础疾病以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腹泻病、颅内感染为主,其中毛细支气管炎共67例(占53.6%),支气管肺炎共33例(占26.4%);其中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侵入性治疗者85例(占68%),插管时间均大于≥48 h。

PICU感染大肠埃希菌患儿男性居多;年龄≤3个月的患儿数量最多,且基础疾病以呼吸道感染为首;住院天数越长(入住PICU天数≥7 d),大肠埃希菌感染率越高;感染患儿入住PICU的两年平均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2014年较2013年平均入院天数有明显上升趋势;感染患儿入住PICU的2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014年较2013年平均通气时间呈上升趋势,见表1。

3 讨论

造成PICU患儿容易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患儿生理与病理方面的因素,抗生素治疗的因素。

3.1 PICU患儿因素 本文结果显示,PICU的患儿大肠埃希菌感染占明显优势,尤以年龄≤3个月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居多。进一步研究发现,除呼吸系统疾病占主导地位以外,腹泻症、颅内感染等基础疾病患儿也较易感染大肠埃希菌,这些基础病症使患儿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紊乱、受抑制的状态,极易受到大肠埃希菌的侵袭。

3.2住院天数 本研究的数据显示较长时间住院(尤其是住院天数≥7 d),是大肠埃希菌感染上升的因素之一。2014年与2013年数据比较进一步提示,平均住院天数有延长趋势,故有助于缩短住院天数的措施,可能降低大肠埃希菌感染率。

3.3侵入性治疗手段 本研究结果提示,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85例患儿,插管时间均大于≥48 h,其持续治疗时间与感染率成正比。两年数据比对的高差异性提示PICU侵入性治疗手段是大肠埃希菌重要的感染因素。我们认为,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指征,合理选择无创通气。气管内吸痰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管道及密闭式吸痰器,更换时间应以患儿的实际情况及家长的经济能力权衡,文献[3-4]报道的时间为48 h~7 d。

4 结论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及国内外文献报道,我们认为:①PICU大肠埃希菌易感人群主要为具有较重基础疾病的男性低龄患儿,尤以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患者常见。②高危基础病症、长时间住院天数、应用侵入性治疗手段等,是导致大肠埃希菌感染、传播与扩散的常见因素。

参考文献:

[1]赵惠临.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5):510-511.

[2]韩晓华.小儿ICU院内获得肺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检测及临床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4):299-300.

[3]戴敏.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关系[J].临床医学,2005,25(6):22-23.

[4]章渭方,陈爱君,方雪玲,等.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131-133.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埃希菌天数大肠
本周连涨天数居前个股
本周连涨天数居前个股
本周连跌天数居前个股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生日谜题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