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6-05-14王强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时代

王强

摘要: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力最高评价标准已从过去的土地、原材料、技术、人才等变为以信息能力为最高参数的评价标准系统。对信息的把握和支配能力,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要素之一。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构造更加适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时代;原因

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转型的重大契机。“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造着中国的各行各业,而对于中国的政务系统来说,“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变化又会有哪些呢?

随着我们国家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电子政务工作的重视日益提高,最近几年以来,我们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出现强劲的发展趋势,很多重要行业部门以及副省级以上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获得了一定成绩。现在我们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工作重点已经逐渐向中小城市基层政府延伸,基层单位属于建设的基础和难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同样不例外。怎样有效开展基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利用基层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促进我们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是现在我们国家政务实践领域需要考虑的问题。2014年,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发布了《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4)》,报告中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呈现总体平稳态势,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1]。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90%以上的市和80%以上的县。截至2014年年初,各级政府网站普及率不断提高,我国副省级以上、地市级、县级地方政府网站覆盖率分别达到100%、100%、80%[2]。同时,政务应用也在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年初,中央各部委的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省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覆盖率达70%以上,其中财政、公安、人社、国土、工商、税务、住建、环保、质监、卫生与人口、食药监、统计等省级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副省级城市政务部门业务应用覆盖率达78%,地市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覆盖率达39%,区(县)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覆盖率达46%。

然而,与覆盖率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基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长期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大多数县级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电子政务网络等基础设施覆盖率低,政府网站功能单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功能十分缺乏,信息更新严重滞后,网站长期缺乏维护与管理,未承担起相应的职能和功能。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流通,跨部门的政务信息流通仍然是一个难题。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电子政务管理机制体制建设的不足,导致了电子政务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地市级以上地方信息化主管部门普遍建立在工信部门,区县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较分散,呈现出省市级相对集中、区县级相对分散的情况,进一步减弱了电子政务管理和协调的力度[3]。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由政务主管部门牵头,而实际上是由信息部门起牵头作用。当电子政务深入到业务应用阶段后,信息部门不了解相关的政务信息,基层部门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it技术,使得政府网站技术支持和功能维护分裂,导致信息滞后功能缺失。而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欠缺更是加剧了这一现状,使得政务网站往往功能单一,更新缓慢,难以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

2 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结构决定了政府信息化“条、块”分别发展的现状。

各部门之间“纵强、横弱”,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加大了跨部门协调和整合的难度。各个部门都有建设大数据平台的需求,但由于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或不同处室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信息调用需要层层审批申请,导致各部门各干各的,相互之间不连通,难以实现协同,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同时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再加上各部门数据标准不统一,资源共享只能是空谈[4]。

3 我国电子政务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建设

我国电子政务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建设,无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各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影响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以基础数据库为例,近10年来,中央各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在建设基础数据库过程中存在着推进乏力、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种种弊端,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财政资金。从顶层设计和整体建设的角度而言,若从国家法人主体角度出发,建设国家主数据管理体系,使其成为连接国家各部门业务与数据的桥梁和实现各业务部门信息共享的基本平台,在此基础上修改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将大大加速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5]。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电子政务的发展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但电子政务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电子政务管理机制的改变。如何推进政府流程再造,打造服务型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创新电子政务整体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使电子政务与政府日常管理工作无缝链接是电子政务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从根本上打破僵局,促进电子政务跨越性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倚天.2007年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培训班成果之:电子政务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J].信息化建设,2012,7(02):588-589.

[2]彭熙,彭瑶.论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2(04):36-37.

[3]Averyt William.E-government Reconsidered:Renewal of Governance for The Knowledge Age[J].America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 2011,6(02):1226-1227.

[4]李晓红,郭城,程倩.突破"信息孤岛" 解决"服务缺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路浅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04):93.

[5]Arthur L.Regulating the flow of data:OMB and the control of govertanent infonnationMorin[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Washington,2014,20(05):311-312.

编辑/赵恒德v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信息时代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分析与防范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子政务中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