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临床教学中护患纠纷的成因与防范对策

2016-05-14姜会兰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护患纠纷防范对策

姜会兰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带教中常见的护患纠纷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临床护理带教中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结果 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为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护生业务不熟练,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等。结论 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与管理,加强对护生的管理与技能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与业务技能,规范护理操作是避免护患纠纷的关键。

关键词:护理临床带教;护患纠纷;原因;防范对策

实习阶段是护生从学校走向护理岗位的过渡时期与关键环节。传统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以帮助护生熟悉各项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为主[1]。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律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本文通过阐述护理带教中护患纠纷的常见成因,并提出防范对策,以供参考。

1临床带教中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

1.1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

1.1.1缺乏法律意识 部分带教老师缺乏法律意识,只重视护理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的指导,而忽视了临床带教可能会侵犯患者隐私权等。比如,部分带教老师带领护生查房或床边教学时,直接暴露其隐私部位进行示范教学与实体操作。这容易引起患者的极大不满,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1.1.2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一些带教老师在带领护生开展有创操作时,不管患者是否同意或者不让患者知情便开展操作。有的为了让患者同意,故意夸大护生的操作水平,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或不顺利的问题,有的带教老师不及时替换护生,只是在言语上进行纠正或鼓励[2]。

1.1.3带教老师未做到"放手不放眼" 很多临床带教老师都是各医院的护理骨干人员,本身工作繁忙,兼任带教老师后往往是顾此失彼。当护生在科室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对周围环境与工作职责都比较熟悉后,带教老师可能就放松了对护生的监管,让他们单独开展护理操作,从而为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

1.2护生存在的问题

1.2.1法律意识淡薄 护生在校期间极少有机会学习专业的法律法规,进入实习医院后,院方也难以抽出时间组织护生学习相关法律法律。特别是部分带教人员本身法律观念淡薄,因此,有的护生误以为实习期内所出现的差错应该由带教人员或院方负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

1.2.2擅自进行护理操作 一些护生自认为自己的业务能力已能独立完成护理操作了,无需老师从旁指导。还有一些护生觉得老师在旁指导时,自己容易紧张不能从容完成操作,更希望老师"放手",自己可以独立操作。

1.2.3心理紧张,操作不认真 临床护理工作比较繁琐、压力大,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护生以前从未见过的,加上自身实践经验不多,业务技能不熟练,他们常常会出现紧张、胆怯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正常能力的发挥。

2护理临床带教中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

2.1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与管理 要严格挑选带教老师,其选拔标准为护理专业技术过硬,相关法律知识全面,职业道德良好、大专以上学历或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同时,要加强对带教老师的规范化培养,着重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带教知识培训。这样不仅能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护理水平,还能增强其法律意识,充分了解患者的法律权益,从而正确处理好临床带教与患者利益间的关系,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首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若需患者配合,带教老师要提前向患者讲明临床教学的意义与作用,以争取患者的同意。其次,在完成问诊与查体等流程后,应带领护生离开病房后才可讲解或讨论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方法等,防止给患者心理造成伤害。特别是关于护理方面的讨论,更不宜在病房内进行,不仅影响患者修养,还可能成为日后患者投诉的把柄[3]。最后,带教老师必须严格遵守"放手不放眼"的带教要求,尽量为护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操作机会,并加强对其的监督与指导,确保护理操作质量。

2.2重视对护生的法律教育培训 定期组织护生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等。以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护生分析护理差错事件的原因与防范对策,让每位实习生都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此外,还要加强实习生岗前医疗安全教育,以最大限度强化护生的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护生必须明白自己只有在带教老师的从旁监督下才能开展护理操作,否则,擅自操作将被视为侵权行为。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同意是医疗护理行为的必要免责条件,也是保证医疗护理行为合法性的重要前提[4]。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2.3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 临床实习阶段还要加强岗前培训,包括职业道德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等。通过各种训练帮助护生熟悉临床护理流程,操作规范,特别要对相关基础护理操作进行强化训练,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操作水平。针对部分护生遇事紧张、胆怯的问题,可采用强化训练方式,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护生角色,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同时,要经常开展心理学、伦理学方面的教育培训,培养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实现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将护理文书及时交给带教老师进行审阅修改并签字。

3结论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患者的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均明显增强,医疗纠纷日益增多。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学生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过渡时期,也直接影响着护生今后的业务水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临床带教工作,在抓好护理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这对提高临床带教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英花,金锦华.护理临床教学中护患纠纷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191-1192.

[2]高淑瑞.临床护理教学中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127-128.

[3]罗兰华.护理临床教学中护患纠纷的成因与防范[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645-646.

[4]张洁,宋传莲,海洁.浅谈新形势下如何避免护生临床实习中医患纠纷的发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9):19-20.

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护患纠纷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
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