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态治疗小儿腹泻病

2016-05-14刘亚莉马金龙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治疗

刘亚莉 马金龙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取自2014年9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腹泻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微生态治疗,即给所有患儿服用蒙脱石散及酪酸梭菌活菌散。结果 在不适用抗生素的前期下,微生态治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便性状明显改善,次数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利率达到96.67%,差异学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微生态治疗小儿腹泻病,治疗效率高,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泻;微生态;方式;临床治疗

在临床医学中,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如治疗不当,出现慢性腹泻,可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我院采用微生态治疗对120例患儿进行治疗及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4年9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为新生儿期~3岁,平均年龄(1.88±0.76)岁;85例患儿发病较急,大便主要是以黄色稀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存在,每天排便次数5~15次,便中无粘液、寄生虫等;57例患儿就诊时伴有发热症状,测量体温为37.6℃~39.5℃,平均体温(38.3±0.12)℃,无明显脱水征;还有多数患儿合并流涕、咳嗽、呕吐等症状。此外,患儿就医前发病1d有32例,1~2d的有52例,超过3d的有36例。

1.2方法 120例患儿在入院前均未使用过抗生素,入院后经检查,发现呼吸道有感染症状的,给予10~15mg/kg的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于有发热、呕吐严重的患儿给予静脉输液,8小时内补充累计损失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身体状况,服用适量肠粘膜保护剂,即蒙脱石散(3g/袋),服用2次/d。其中,年龄在新生儿期~1岁的患儿1g/次,1~2岁患儿服用1.5g/次,3岁及以上患儿服用1袋/次。在患儿服用蒙脱石散2h后给予肠道微生态治疗即酪酸梭菌活菌散,新生儿期~1岁的患儿每次半袋,1岁以后患儿每次服用1袋。如果患儿服药期间,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则给予静脉补液,以调整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如出现腹泻次数增多,且伴有粘液、脓血等症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患儿服药期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1.3疗效判定标准 对小儿腹泻病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分四类,分别是:①痊愈:服用药物后3d内,大便的次数、性状等恢复正常,各种不适症状消失;②好转:3d后大便得到好转,各种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③有效:3d后大便次数有所减少,但仍较稀,各种不适症状有所改善;④无效:3d后大便次数、性状以及各种不适症状等无明显变化。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有效)/总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记录资料采用(%)方式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120例患儿经过72h的综合治疗后,只有4例患儿治疗无效,其中3例患儿大便较稀,全身的不适症状没有得到好转,1例患儿为细菌性感染,病情恶化较迅速。其综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见表1。且120例患儿接受治疗前,大便次数5~15次,平均次数为(8.35±1.85)次,治疗后,次数减少为2~4次,平均次数为(2.40±1.0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病在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主要是由于肠道功能发育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且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缺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调节,内分泌、循环、肝功能、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小儿腹泻病病因主要归结为两类,分别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均为感染性,主要是由病原体侵袭肠粘膜上皮细胞导致的,可对患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滥用抗生素不仅没有发挥作用,还会因抗生素本身的副作用,造成患儿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失衡,从而大大影响患儿免疫力,最终引发二重感染。

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儿,均未采用抗生素治疗。而是采用微生态治疗,即采用蒙脱石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蒙脱石散作为一种镁硅酸盐,附着在肠道的粘膜表层的同时使得其粘膜厚度有所增加,有效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而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能耐受胃酸进入肠道,分泌肠粘膜再生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酪酸,修复受损的肠粘膜,消除炎症,营养肠道,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抑制痢疾志贺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胺、氨、吲哚等肠道毒素的产生及对肠粘膜的毒害,恢复肠免疫功能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两种药物价格实惠,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因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婉萍,陈召金,邱瑞清,等.双歧杆菌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4):310-311.

[2]兰平.补锌在小儿腹泻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203-204.

[3]卢建华,刘晓律.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25(2):125-127.

编辑/赵恒德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小儿腹泻原因探讨及治疗分析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