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2009~2014年传染病住院患者病种调查及对管理者的建议

2016-05-14罗兴蓉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管理建议传染病

罗兴蓉

摘要:目的 对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2009~2014年传染病住院患者病种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医院管理者对部分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09~2014年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各种传染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9~2014年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传染病住院患者病种中各种肝病、结核病始终高居本院传染病病种的前两位;手足口病、艾滋病住院患者数较以往显著增高、住院患者人数较以往显著降低的疾病有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肝病和结核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而手足口病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因此肝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仍然是防治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手足口病和艾滋病的健康宣教,时刻警惕新发传染病的入侵。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种类变化;管理建议

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属市重点专科,正在创省重点专科,科室拥有病床92张和设备先进的分子生物实验室,主要收治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和具有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2009~2013年感染科病房设置62张床位,2014年科室设置92张床位。本文对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2009~2014年具有传染性的住院患者病种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部分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2014年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各病种病住院患者的人次。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研究和分析2009~2014年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每年收治的传染病病种变化。对每年各类传染病住院患者的人数进行统计,计算出每种疾病在各时段的住院构成比。对部分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2结果

近六年来肝病、肺结核在感染科传染病中分别占前两位;结核性胸膜炎由第三位逐年降至第五位;腮腺炎由第四位逐年降至第九位;手足口由第七位逐年升至第三位;艾滋病逐年升至第五位,见表1。

3讨论

3.1传染病防治刻不容缓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从本科室近6年的传染病收治情况来看,虽然存在未收治的某些传染病如白喉、脊髓灰质炎等,以及一直处于低发状态的某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狂犬病、疟疾等,但每年收治的传染病总病例数除2012较2011年稍有下降外,每年曲线呈上升的趋势(图1),故传染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3.2病毒性肝病 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2009~2014年主要收治的传染性疾病为病毒性肝病、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手足口、艾滋病5种疾病。各种病毒性肝病始终高居感染科住院传染病病种的首位,其中包括甲、乙、丙、戊型病毒性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等。由此可见,病毒性肝病仍然是威胁德阳市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3.3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均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6年来发病总数排名前10位。流行性腮腺炎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常因并发脑膜脑炎、胰腺炎、睾丸炎等并发症收治人院;水痘为学龄期好发,且临床过程较轻,大多可自限,不需住院,但婴幼儿或成人水痘临床过程偏重。根据小学和幼儿园儿童高发,因此在此类场所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的卫生知识宣教。

3.4手足口病 从我科收治手足口病看2013年39例,2014年101例,手足口病在感染科呈明显上升趋势。手足口病主要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其中1~3岁儿童发病数最高。因此应加大对该类人群的监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应加强手足口病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1]。

3.5 AIDS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我市自1995年发现第1例AIDS患者开始,HIV感染者人数迅速增加,现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我院于2009年收治第1例AIDS患者,至今已收治225例次,尤其近两年每年分别收治56、72例次。艾滋病可经性接触传播,故目前性传播性疾病也是防治的重点,对高危人群尤其同性性行为者的宣教有必要加强。

4建议

4.1培训感染专业的专科人才 在感染专科建设的过程中,专科人才是最基本的要素。科室应加强肝病及结核病专科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和进修学习;随着艾滋病的增多,科室应加强艾滋病专科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和进修学习。

4.2加强科室亚专业建设 科室现有肝病、结核、普通感染性疾病三大专业,随着科室病种变化,艾滋病会逐渐增多,亚专业相应再增加艾滋病专业。

4.3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科室充利用分子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提高各种传染病的诊断水平和预后评估情况。科室在肝病的诊治上积极开展好人工肝治疗、肝穿、腹水浓缩、部分脾动脉栓塞、肝癌介入及微波治疗等;结核和手足口病的诊断上充分利用好分子生物实验室检查项目。

4.4全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近年来本市虽未发生SARS、呼吸综合征、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疾病,但新发传染病发生的可能原因为基因突变在短时间内产生许多新的突变株,其中一部分成为致病原,或弱毒株变为强毒株[2];其次社会环境变化是新发传染病的外在因素,如人类盲目砍伐森林、全球的温室效应等[3]。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对少见病、罕见病知识的培训,做好应急医疗的准备。

综上所述,随着新发传染病SARS、AIDS的出现,结核、手足口病等经典传染病卷土重来,原有的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需时刻警惕严重传染病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加强基础、临床、防控多部门应加强协作,保证各项疾病防治规划落实到位,提高传染病综合防治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伶,姚文清,于伟,等2010年辽宁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特征分析与防治对策探讨[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2,19(1):4-7.

[2]BOECKH M,ERARD V,ZERR D,et a1.Emerging viral infectionsafter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J].PediatrTransplant,2005,9(7):48-54.

[3]McDADE J E,HUGHES J M.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oural:a time of transition[J].Emerging Infect Dis,2002,8(1):103-104.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管理建议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议
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