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

2016-05-14何娜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何娜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高频振荡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蛇毒血凝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出血停止时间、HFOV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高频振荡通气;蛇毒血凝酶

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一种能够提高对肺部保护功能的通气方式,在NPH的治疗方面应用广泛,其在呼吸衰竭方面的优势逐渐收到医学工作者的关注[1-2]。本院现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NPH患者,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出血患者7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所制定的《新生儿肺出血诊断及治疗方案》,7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22例,足月儿13例;出生体重1279~4120 g,平均(2570±463)g,病情发作时间在出生后48 min~19 d,平均(4.7±1.6);观察组早产儿23例,足月儿12例;出生体重1325~4212 g,平均(2620±440)g,病情发作时间在出生后46 min~20 d,平均(4.9±1.7)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 所有患儿均对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常规治疗主要包含止血,限制液量,保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酸中毒,保证血压及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预防感染发生,增强呼吸道管理等方面[3]。

1.2.2对照组 采用HFOV治疗,具体为:①初次调试:频率9~15 Hz,FiO2 0.4~1.0,振幅设置为0,平均气道压15~20 cmH2O,提高振幅至触及或观察到胸廓振动,大约为20~35 cmH2O。②调节:按照患儿具体病情及时对各参数进行调整。③撤离及其:FiO2<0.3,平均气道压低于8 cmH2O并且血气值正常即可将HFOV机撤除。

1.2.3观察组 采用HFOV联合蛇毒血凝酶0.5 kU静注射,然后0.25 kU气管内滴注后呼吸气囊加压1 min,1 h候后再次滴注;12 h后重复以上操作,直至不再出血。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肺出血停止标准:两肺啰音显著减弱或不再出现,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或消失,气管导管内无血性液体,血气分析正常,呼吸机参数下调。胸片显示:两肺透亮度提高,原阴影显著减少。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用药1 d停止肺出血,生命体征稳定,RBC含量或HB含量未出现进行性降低的情况。有效:用药2~3 d后肺出血停止,其余与显效相同。无效:用药3 d后肺出血未停止,两肺啰音无明显变化或增强,临床症状无变化,RBC含量或HB含量出现进行性降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肺出血停止时间、HFOV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的显效1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NPH指肺部的大量出血,病情危急危重,往往在氧中毒、溶血病、感染等情况下发生。因NPH具有发病突然、快速发展的特征,患儿死亡率非常高[4-5]。HFOV具有以下优势:①HFOV的潮气量通常与死腔量相近或较其低,通气期间平均和最大气道压较低因此能够促进循环系统正常发挥作用,提高心脏的排血量的同时能够促进氧合[6-7]。②CMV则通过低频率大潮气量的通气,并且气道并不通畅,往往存在高于正常水平的扩张压,容易引发上皮细胞的蛋白产生并导致气压损伤,而HFOV扩张压较低,能够进行较好的气体交换,防止肺泡的破损因此能够避免出现气压而导致的损伤,适合肺顺应性不佳的患者[8-9]。③HFOV治疗时胸腔内部仍然为负压,肺内气体的分布与自主呼吸相似,微弱的压力变化对呼吸中枢的传导冲动产生影响,因此阻碍自主呼吸的正常进行,使患儿更加容易适应HFOV[10]。

近年来蛇毒血凝酶也逐渐应用到NPH的治疗,且效果显著,其伟蛇毒获得的一种酶,该制剂主要在破损的血管内部释放纤维蛋白的凝固复合物,而对无损伤的血管无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迅速、有效阻止出血[11]。通过止血药与HFOV共同发挥气道修护与血管重修停止出血,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陈丹,黄西林,李小萍,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3):212-215.

[2]任磊.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肺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23-125.

[3]李雪莲,吴婷婷.机械通气联合不同途径止血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13(32):4363-4365.

[4]蔡凯乾,程光清.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15,04(8):1478-1480.

[5]张鹏,李静,左燕.大剂量静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致深静脉血栓1例[J].西北药学杂志,2014,(02):96-97.

[6]罗玉蓉.40例新生儿肺出血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3(05):78-79.

[7]徐建强,孙乐科.机械通气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0):69-71.

[8]赵有为,游楚明,傅万海.新生儿肺出血49例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04):79-80.

[9]陈丹,黄西林,李小萍,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1(03):131-132.

[10]周伟.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的应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02):142-143.

[11]叶鸿瑁,樊绍曾,陈克正.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04):148-149. 编辑/罗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