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男同性恋生存状况调查及建议

2016-05-14张子荣

关键词:异性恋同性恋者同性

张子荣

摘 要:随着近两年社会对同性恋群体曝光度的加剧,同性恋群体已经不再隐藏于社会与历史的遮蔽之下了,面对已经浮出水面的同性恋群体以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而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摸清现状,因此本科研小组以北京市男同性恋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法以及深度访谈法对其进行了深入调查,得到了一份科学可靠的调查报告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男同性恋;生存现状;2015

中图分类号: D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11-2

1 调研内容与分析

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北京市男同性恋的生存现状,我们调查研究了异性恋者(包括北京市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及社区居民)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我们通过发放问卷以及针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现场做相关调查,较为可观地了解到了异性恋者对同性恋的认知态度。我们通过电子问卷以及针对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问卷做以有效回访,并深入其居所,对他们所居住的环境进行相关了解,可以说就他们整体的生存现状得到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1.1 异性恋者对同性恋者的认知

内容:评判任何一种事物必要前提是我们要去了解他,只有了解,我们才可以站在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角度去进行评判,也才有资格进行评判,所以,在问卷中,我们将第一题设置为“在您眼中,同性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概念?”所得答案,其中75.30%的异性恋者认为同性恋是同性之间相互爱慕并应该得到尊重的情感,有6.02%的异性恋者认为同性恋是“同性之间因为孤独等因素在一起,并非爱情”,有2.41%的异性恋者认为同性恋是“因为追求时尚或者跟风的没有真实意义的情感。”有7.83%的异性恋者认为同性恋是“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倾向行为。”而只有8.43%的异性恋者认为同性恋是“非常不正常(变态)的事情。”

分析:为了使得答案更加客观具体且科学,我们将两个最为贴近标准答案即“在您眼中,同性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概念?”和“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倾向行为。”分别列为选项A和D,通过异性恋者的作答,我们可以得出83.13%的异性恋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了解同性恋这个概念的,但是相比之下,仍然有16.87%的异性恋者对同性恋这个概念不够了解,甚至持有抵触情绪。

1.2 异性恋者对同性恋者的态度

在上一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出了“同性恋参与异性恋者生活频度”结论,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从侧面影响同性恋群体生活现状的是异性恋者的态度,生而为人,在群居共融的生存环境下,人与人的相处与情绪的结合,恰恰就是态度。所以针对这一出发点,我们也设置了两道题目,分别从正面与侧面两个方面来了解异性恋者对同性恋者的态度。第一道题目是“您对同性恋的态度。”此题较为直接,而异性恋者的回答分别是:36.14%支持,9.04%勉强接受,31.93%不反对,17.47%无所谓,5.42%反对,4.第二道题目是“若你发现你的同性朋友是同性恋,你会与他(她)保持距离吗?”此项问题的预设是为了从侧面了解异性恋者当得知身边的人是同性恋时的态度,此题中,有11.45%的异性恋者表示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是同性恋会选择疏远他,而75.90%的异性恋者还是会选择不会疏远同性恋朋友,只有12.65%的异性恋者还处于模棱两可的混沌状态,选择“不知道”,

分析:通过此题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异性恋者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还是喜忧参半的。比如,在第二个题设中,如果异性恋者发现身边的朋友是同性恋的时候,75.90%的人都选择不会与他们保持距离,这是基于朋友已经成为同性恋的前提,但是,反观第一个题——您对同性恋的态度时,我们会发现真正选择支持的只有36.14%,而这道题的前提是抛开情感因素仅考察态度,虽然仅有5.42%的异性恋者选择反对,但是仍有49.40%的异性恋者选择“无所谓”以及“不反对”的“任性”选项,基于这一数据,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对于陌生的同性恋者,大多数异性恋者仍然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散漫”心态,而相对于陌生的同性恋群体,已经成为异性恋者朋友的同性恋者就比较幸运,因为虽然仍有11.45%的异性恋会选择与他们保持距离,但是仍有75.90%的异性恋者还会如常对待他们。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要想改变异性恋者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是要他们了解彼此,认可彼此,让彼此产生一种生而为人的所共有的情愫。

1.3 同性恋对自我的认知

内容:除却异性恋者对同性恋群体的认知、态度以及同性恋者参与异性恋群体的生活频率能够从侧面衡量出北京市男同性恋的生存现状外,要想真正直观且具体地了解北京市男同性恋的生存现状,还需要对北京市的男同性恋群体进行相关调研,又因主体的特殊性,需考虑其隐私及名誉问题,所以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共采访到17名同性恋者,并发放问卷44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2份。问卷的第一道题目设置为“身为同性恋,您的感受是?”其目的是要考察同性恋对自我的认知,毕竟只有能够正确地认知自我,才可以正视所生存的环境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20.05%的同性恋者选择“骄傲”,78.33%的同性恋者觉得“与常人无异”,而只有1.63%的同性恋者不肯正视自己的身份,选择了“耻辱”。

分析:其实通过此题的选项,我们不难得出不管是“骄傲”还是“耻辱”,都不是一个选择的最佳选项,对于人而言,更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因为这两个选项都表明着同性恋者认可了自己身份、地位以及境况的特殊性,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同性恋者就必须要明白,自身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生存打拼,才是最为理想的。而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仍然存在21.67%的同性恋者不能正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不管是自卑还是自负,这都是同性恋所不该有的负面情绪,而相对于选择“无异于常人”的同性恋者,拥有78.33%的比例,这样的比例看似很高,但是由于样本基数较小,如果将其扩大到整个同性恋群体当中,则只能说有一部分人能够正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但是,面对另外的21.67%,将会是一个很庞大的人口数字。所以,就目前而言,同性恋群体对于自我的认知是非常不乐观的,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心理疏通,行为引导以及思想改善。

2 建议及意见

2.1 加强行为引导规范与心理疏通

在百度中搜索关键词“同性恋”,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同性恋的相关新闻,而这些新闻除却“同性恋”这一关键词外,常与之相伴随的关键词还有“艾滋病”、“敲诈勒索”、“约炮”等,面对以“同性恋”(暂不考究其褒贬意义)为主体的负面关键词,我们又将怎样理解与对待呢?笔者认为,同性恋群体自古以来一直生活在社会的黑暗角落里,当社会突然予以如此之大的关注度,在黑暗中所生成的负面生活习惯以及行动行为自然是会显露出来,但是有一点是要强调的,那就是我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用放大镜来看待这一切,反倒是要积极寻找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办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建立一个友善平等且尊重的心理疏导站不仅可以更好地疏通同性恋群体的心理问题,为其行为进行以道德为基础的行为规范,还可以从侧面疏导社会问题。

2.2 加速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同性恋群体是艾滋病的高危群体,因为男男性行为不健康不安全,容易导致艾滋病细菌的进入与感染。但是,如果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妻儿老小,恰巧又与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发生了关系,这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如果能促使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并制定婚后相应的法律条文,像维护异性恋者的婚姻一样维护同性恋者的婚姻,像规范异性恋者的婚姻一样规范同性恋者的婚姻,我相信不管是疾病的感染率还是其本身情感的不确切性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改善。

2.3 在教育中正视同性恋的存在与问题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并未完全接纳同性恋的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从小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接受到的信息都是对同性恋的排斥与污名化,所以面对这一现状,教育部门更应该以身作则,以一个客观公正的视角与态度教育学生明确同性恋的存在,告诉学生们同性恋现在所存有的问题和该以怎样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对同性恋的一味抵制与反对。在此意义上,对于改善同性恋现在所处的现状就相当于百年大计的教育意义,是一个可持续性的且更具科学性的。而且,换个思路,面对全国3%~5%的同性恋群体,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倘若能够在教育中正视同性恋的存在与问题,恰好也是对同性恋学生的教育,也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猜你喜欢

异性恋同性恋者同性
原旨主义支持同性婚姻吗?
同性恋“形式婚姻”的择偶标准
——基于对国内某大型形式婚姻网站征婚广告的内容分析
法国女同电影的多重同性恋主题解读
面孔吸引力认知偏好与动机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的同性性取向成因初探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我爱问编辑
同性危险性行为管理有空白
作为美女,压力山大
云南大理同性恋酒吧低调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