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落子腔系剧种由曲艺向戏曲的转化

2016-05-14王丹丹

艺术评鉴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戏曲艺转化

王丹丹

【摘要】全国各地都存在着一些被学界定位为“落子腔系”的“小戏”。其中,多数已演变为行当齐全、演出剧目突破“三小戏”规模的“大戏”,还有部分正在向“大戏”转变的路上。本文认为,落子腔系剧种多数都经历了曲艺——小戏——大戏的发展脉络。在由“小戏”向“大戏”转化的过程中,向本地或周围高水平剧种进行模仿、学习。并以上党落子为例尝试对此观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落子腔系;曲艺;小戏;大戏;转化

本文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党传统音乐与赛社在明清以来社会变迁中的互动关系研究”(编号2013339)阶段性成果之一。

众所周知,全国各地都存在着一些“小戏”,譬如安徽黄梅戏、新干莲花落、东北二人转、武安落子等。对于这些剧种,学界普遍认为它们皆属落子腔系。

关于落子腔系,周贻白谈到:落子,原名莲花落。其最早的来源,是宋代路岐人借以谋生的一种歌曲,名莲花乐,一般是七言句的顺口溜,但有时亦做故事的引。……到了清代末年,在河北地区便有所谓唐山落子、武安落子,在山西也有了上党落子。其以落子为名,虽不一定都唱的是莲花落,但其演出形式,则多以丑、旦两色为主。至于不名落子而实由莲花落发展而来者,则有东北地区的蹦蹦。凡此,皆属于落子系统。[1]包澄洁亦在其《论落子腔系》一文中把武安落子、上党落子、落腔、小落子、评戏等都归为所谓的“落子腔系”。

综上所述,落子之称与莲花落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是,正如周贻白先生所述,有些剧种虽为落子之名,但唱的并不是莲花落。这就涉及到一个包含莲花落因素多少的问题。在对落子腔系剧种进行考量后可知,落子腔系剧种中或多或少地都包含有莲花落的因素。同时,亦发现这些剧种皆包含多种音声技艺形式。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学界才出现一些对此类剧种来源问题的争辩。如关于东北二人转起源问题的文章就有不少,既然有所争论,就说明其包含的各音声技艺形式的因素并不明朗,有平分秋色之态。如此才会出现对东北二人转起源的多种看法:二黄调、东北大秧歌、莲花落等。再如,对南方之黄梅戏,亦有人提出其多祖现象:黄梅戏的早期唱腔曲调主要分属于采茶戏、花鼓戏、莲花落和渔鼓道情系统,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来源……不同的唱腔曲调来源表明,黄梅戏存在明显的“多祖现象”[2]。相同的是,它们之间都有莲花落的因素。

何谓“莲花落”?

《中国音乐词典》:莲花落,曲艺的一种,一作莲花乐。因唱词常以“莲花落、落莲花”做衬腔或尾声,故名。据说源出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于民间,丐者行乞时唱之,也多以因果报应为内容。……莲花落最兴盛时期,当在清代乾隆以后,不惟出现了职业艺人,并广泛流行于民间,成为演述民间故事的纯娱乐性的俗曲。其形式则在原来单曲清唱或二人对唱的基础上,发展为有锣鼓伴奏、载歌载舞的彩扮群唱“什不闲莲花落”。莲花落因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形式的不同,有清门、混门、大口、小口之分。……[3]

对《中国音乐词典》关于莲花落的界定进行整合,可发现:1、莲花落内容的转变。从早期僧侣募化所唱的警世歌曲及丐者拿来行乞时的因果报应内容到乾隆以后的娱乐性俗曲。笔者认为,这里的内容转变或许只是在其主要功能转变下的假象。因为,很可能从始至终所讲的故事都是以劝善为主,只是早期主要运用于佛教宣传教义,之后却更多地转向娱乐大众的功能。2、莲花落演唱形式的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反映了由曲艺渐渐向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把相关曲调拿来 “演述民间故事”,并渐向“三小戏”转变。

再者,在当下,曾经的小戏,现在以评剧、吉剧等名称出现,又说明了小戏由大戏[4]发展的过程。所以,本文认为,各地属落子腔系的小戏多数都经历了由曲艺——小戏——大戏的发展脉络。值得注意的是,莲花落并不是一种区域性的存在,其传播范围布及祖国南北,且在形式上有一定的一致性。绍兴、新干、南皮等地的莲花落亦都是很好的例子。

《南皮县志》(1992年版)载:“(沧州)落子是南皮传统民间舞蹈之一……有文武之分,两类落子内容基本上都反映青年男女爱情活动和纯朴农村生活……起于杨八庄子的杨派落子,开始每场8人演出。四男四女扮演,四男执霸王鞭,四女绾竹板。后改变为五鞭、三板、二扇……”[5]

《中国音乐词典》载:乐子,民间歌舞。流行于河北沧县、南皮、盐山、孟村回族自治县等地。据说有百余年历史。由二人或四人表演,女的左手碎子(笔者按,即快板)右手竹板,男的手持霸王鞭,边歌边舞。内容多表现男女爱情和妇女生活等。歌曲采用当地小调,常用曲调有《调丝弦》、《放风筝》、《绣手绢》等。[6]

通过比较,可发现此类剧种都存在一种相似的乐器,即霸王鞭、乐子、花棍、摇钱树以及竹板类乐器。且其并不是一地或一区域偶然之现象。

《沧州县志·卷十二·秧歌》载:秧歌:新正农民暇预时,好事者聚村童而扮演之,各村相赠送以取乐,非有专业而求值者。……其演唱之法先击鼓鸣铙,全班往来穿插,急走稍定则鱼贯而成一大环,徐步围绕老人出至场中,高声独歌,歌毕而退,美女及公子出,美女手竹板,公子持乐子(以竹竿长二尺许,每节鏊扁孔,孔缀铜钱三四枚,振之作响,名曰乐子)男女相间成一小环,且歌且舞,以相调笑,所歌为时曲,率男女相悦之词,……又有高跷者即宋之踏跷也其扮演概同,特足下缚木高二尺余,行走为难耳。[7]

此条文献中所述之“乐子”,与上文所述之摇钱树(花棍)相类似,即为北方之霸王鞭,又称连厢棍。如此说来,“落子”之称源于此也未可知。

由于落子本身发展的需求,及清中后期各地方声腔的繁盛,此类剧种中的大部分都通过板式变化、乐队扩充、行当细化、艺人职业化等方式渐渐向戏曲发展。

从落子腔系各剧种的发展来看,大多数都是由规模简单的“三小戏”,在相对成熟剧种的影响下,慢慢形成今日“敷衍历史故事、角色行当齐全、乐队配置完整”的样态。当然,还有一些仍继续保持当日之状或正处于向此样态发展的过程中。

不妨以上党落子的发展来说明此点:

上党落子,源于河北武安落子,大约形成于道光年间。因产生于黎城县,故被称为“黎城落子腔”或“黎城落子”,俗称“黎城闹戏”,简称“黎城闹”。……1955年春,山西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将其正式定名为“上党落子”。它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一带以及河南、河北两省与山西毗邻的部分地区。[8]较之武安落子,上党落子已经吸收了当地风行的民歌、小曲等元素,并受到上党梆子等大剧种的影响,“发展成为多演历史故事的所谓大落子,而以武安落子所演一类剧目称作小落子。”[9]

通过对有关上党落子的资料进行梳理,可知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及事件:

1、地圪圈演出时期(清道光十七年至二十年(1837-1840)),此时化妆和服装都非常简单,乐器也只有一把呼胡和大锣、小锣、小鼓等。

2、同乐会时期(道光二十五年(1845)),清道光三十年前后,黎城、潞城两县的村社,都先后成立了非职业的黎城落子戏班。

3、职业班社时期(清咸丰十年(1860)),由于直接受上党梆子戏的影响,落子班在上党梆子的影响下亦租赁行头,逐渐搬演一些大本头的剧目。并在“三小”的基础上增加生角、大花脸、二花脸、正旦等脚色行当。文场由一把呼胡增加为两把呼胡,武场亦有板鼓、大锣、小锣。

4、清光绪十年(1884年),黎城县城南天元班,将王四虎请回教戏。他不仅为黎城落子带回传统本戏,还将武安落子与黎城落子的音乐唱腔进一步融合,大胆吸收上党梆子音乐唱腔之长,将原尺字调改为上字调。与此同时,在服装、道具、表演程式以及文、武场等方面,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用了上党梆子的大锣、大镲、老鼓以及笛子、笙、老呼胡等乐器,穿上了和上党梆子一样的大蟒、大靠。舞台上亦出现了大小幔、长枪、大刀和全副銮驾等装置及砌末道具。[10]

5、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黎城落子生脚演员王三和随师王小秃到活动于平阳府一带的黎城落子班搭班学艺六年,受蒲州梆子熏陶,将其毯子功、把子功以及帽翅、甩发、髯口等功夫,带回上党,融化于黎城落子之中。[11]

6、民国二十一年(1932)之后,随着演出剧目的不断增多,行当体制更为完备,改变了大花脸兼演老生,三花脸或生脚兼演老旦的现象。[12]

从中可以清楚看出上党落子由 “打地圪圈”的演出不断扩展、完备至今日之规模的过程。即由“三小戏”发展为行当齐全的戏曲。结合上文所述推断,由曲艺向“三小戏”发展的第一阶段应在武安落子中已经完成了。在其发展至某一阶段迫切需要改革的时候,上党梆子、蒲州梆子就是他的学习榜样。这是他们下意识的选择,因为当时象征区域内最高水平的就是这些剧种。所以无论是剧目、演出形式、行当、音乐等各个方面都借鉴这些剧种。当然,由于所处文化背景一致,其更多借鉴了上党梆子。如上党落子中【霸王鞭】、【垛板】皆为对上党梆子的借鉴;【老套板】则是吸收于河北梆子。

放眼当下一些剧种,如吉剧、评剧、黄梅戏等发展的基本脉络也是如此。那历史上诸声腔的演变是否也是如此?与此发展相似的秧歌又应如何定位?这都是应该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注释:

[1]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16页。

[2]王平,时新中《论黄梅戏“多祖现象”》,《艺术争鸣》,2011年第6期,第100页。

[3]《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页。

[4]大戏是指突破了“三小戏”的规模及内容的戏曲。

[5]田汝汾《南皮县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P220

[7]民国版《沧州县志·卷十二》,第29页。

[8]《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下)》,中国ISBN中心1997年版,第999页。

[9]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19页。

[10]参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7年版。

[11]参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7年版。

[12]参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7年版。

猜你喜欢

小戏曲艺转化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小戏骨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