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政策、公司资产规模与商业信用占用期

2016-05-14吴茂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

吴茂萱

[提要] 商业信用基于两种存在动机,单独从商业信用的余额来研究商业信用并不能真正反应其存在的真实动机。本文利用商业信用周转率推到商业信用占用期,实证检验货币政策与商业占用期的关系,证明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商业信用占用时间长,为商业信用替代融资理论提供新的证据;公司资产规模与商业信用占用期负相关,进一步明确小规模公司商业信用占用期长,具有融资性质。

关键词:货币政策;公司资产规模;商业信用占用期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2月29日

一、研究背景

1984年以后,我国开始逐渐形成实质上的货币政策制度。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慢,加之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依然以信贷为主要传导路径。商业信用作为短期借贷的一种方式,不单规模大、自发性强,并且对经济周期变化反应快、能自己适应银行借贷调控政策。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开始系统性研究商业信用。Meltzer(1960)发现了商业信用的规模及其分布与货币政策的变化有关。因此,本文研究货币政策与商业信用占用期的关系,考察货币政策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商业信用占用时间的长短。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中小企业成长迅速,民营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柱石。但是,在其快速成长的背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理论界尚未对获得商业信用与公司资产规模的关系给出明确结论,我们认为获得商业信用的企业,如果其对商业信用占用时间长且金额大那么它可能存在融资性质。本文将实证检验究竟是大企业占用时间长,还是中小企业占用时间更长。即研究商业信用占用期与公司资产规模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企业更依赖于商业信用融资。

二、文献综述

大量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仍然以信贷为主(周英章、蒋振声,2002;陈永峰,2007)。陆正飞、杨德明(2011)选取我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12年(1997~2008)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商业信用的运用程度与货币政策有关。张良(2013)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10年(1991~2011)的数据,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商业信用的融资性动机较强,在货币政策宽松期,经营性动机较强。

公司资产规模和提供的商业信用在发展中国家(墨西哥、东欧和中亚)显示负相关(Van Horen,2007),费斯曼和瑞图利为此提出了专用性投资作为解释。在发达国家,商业信用与公司资产规模正相关(苏汝劼、冯晗,2009)。王明虎、席彦群(2013)将数理模型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指出商业信用提供与公司资产规模是二次函数关系。史建平、杨如冰等(2010)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商业信用的使用与其资产规模之间没有确定的相关关系。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

设某企业资产总额为a,其中流动资产为a1,非流动资产为a2,负债部分主要包含:银行信用b和商业信用c。所有者权益为e,由会计等式可知:a=a1+a2=b+c+e。

该企业年度销售收入为s,外购商品成本为p,则该企业应付账款周转率v=p/c,周转速率v越大,周转速度越快,应付账款占用时间越短。外购商品成本增长率为x,即外购商品成本变为p(1+x),外购商品成本增加需要增加的资金为px,无固定资产投资,则流动资产a1增加px,所有者权益e不变,企业需要通过增加商业信用或向银行借款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

当该企业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规模较大、可担保资产多、外部融资能力增强,该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用。此时,银行借款为b1,b1>b,银行信用额度与应付账款之间有替代效应,银行借款的增加会导致应付账款的减少(Yang,2011),即应付账款c1v,应付账款周转速度加快,商业信用占用时间缩短。由此,我们提出假设H1:控制其他条件时,公司资产规模越大,商业信用占用时间越短,公司资产规模越小,商业信用占用时间越长。

在货币紧缩期,该企业不能获得新的银行借款,即银行借款b2=b;那么应付账款至少需增加到c2=c+px,以满足流动资产的增加,则应付账款周转速度v3=p(1+x)/c2=(p+px)/(c+px)。因为p>c,因此v3

四、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一)研究设计。本文选用沪深上市的公司2007~2012年的数据,剔除金融行业和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商业信用占用期的数据为手工收集。被解释变量为获得商业信用的占用期(T)=(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余额×平均年限)/总额;解释变量为货币政策(MP)、虚拟变量、紧缩期(2007年、2008年、2011年)为1,其余年份为0,公司资产规模(SIZE)取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二)实证检验

1、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表1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获得商业信用的占用期(t)均值为0.6771,最小值为0.2419,最大值为2.1389。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占用期间平均在半年以上,最长占用期达到两年多,最短只有两三个月,说明各企业均有商业信用占用期的存在,但占用的时间有所差异。企业规模(size)的均值为21.8479,标准差为1.1929,说明各企业间公司规模差异较大,研究企业规模对获得商业信用占用期的影响是十分有意义的。(表1)

2、实证结果与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表2)可以看出,企业规模与获得商业信用占用期(t)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假设H1得到验证,说明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大,获得的商业信用占用期显著缩短。货币政策与t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比宽松时期,获得的商业信用占用时间显著延长。因此,假设H2得到验证。

五、研究结论

公司的资产规模越大,商业信用占用时间就越短,大规模的公司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的动机减弱。因为规模越大,公司自身实力越强,受到的融资约束较小,获得低成本的银行借款融资相对容易。公司在紧缩型货币政策的调控下,其商业信用占用的时间会相应延长,占用时间长的商业信用从本质上来看具有了融资的性质,这一结论也增强了我国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动机理论的说服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2011.4.

[2]王明虎,席彦群.资产规模、融资路径与商业信用的供给[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2.

[3]苏汝劼,冯晗.商业信用与企业规模的负相关关系——基于关系网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3.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宏观审慎框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四个维度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外汇储备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