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互动 巧设问题

2016-05-14杨天项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启发提问小学语文

杨天项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语境互动,巧妙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如何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提问;小学语文;教学;启发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其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强烈,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思考问题,而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该利用语境互动,巧妙设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进行深入分析。

一、巧抓要点妙设问,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如果这一问题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会格外认真。反之,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十分枯燥,那么,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会应付了事,缺乏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技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因为只有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乐于学习、专心学习。个人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步骤进行提问。首先,在学习每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巧妙地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点与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再巧妙设置一些问题。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上述提问方式往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巧抓要点妙设问”就能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例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本人首先问学生:“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部电视剧里不仅有神话故事,而且景色十分优美,有翠绿的高山,有清澈的小溪,有茂盛的树木,有碧绿的草地。大家想一想,《西游记》中有哪些地方的景色比较美丽?”此时学生兴趣高涨,有的学生说花果山景色很美,也有的学生说东海龙宫的景观很美。其实《西游记》中景色优美的地方有很多,只是小学生大多说不出地名,所以只说出了花果山、东海龙宫等比较典型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提问,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本人趁热打铁,顺势追问:“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景色是怎么来的,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盘古开天地》这一课,这篇课文也讲述了一段神话故事。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就会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景色都是怎么来的。”学生一下子情绪高涨,读起课文来也格外认真。

二、发挥提问之作用,培养自主思考习惯

教师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学习每一课时,教师都要在阅读课文之前和阅读课文之后分别突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到文中寻找答案。对小学生预读课文时教师不能盲目阅读,在阅读之前教师要适当提问,提问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边阅读课文边思考问题,而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还要合理设问。这时提问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回顾课文,通过回顾课文自主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习到课文中所蕴含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果学生在阅读课文后,仅仅学会了几个生字和生词,仅仅学会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语文学习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边学习课文边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本人就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大家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思考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哪里?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的景观?”之后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寻找问题的答案。当学生阅读结束之后,有的学生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西藏,那里有山、白云、怪石、绿树;也有学生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顶端位于扎曲,那里有荒山秃岭、雪山高原、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还有的学生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喜马拉雅山,那里的杜鹃花有154种,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有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之后本人又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从哪里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峡谷?”“你认为文中哪些段落和语句最能表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色?”“你对文中哪些句子和词语不理解?”等等,让学生自己回顾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

三、启发思维促发展,适当点拨促探究

小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尚且有限,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扮演提问者的角色,而且也要起到辅助作用。当小学生在思考一些问题时,由于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强,如果一味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就有可能会强人所难,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辅助作用,适当点拨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往往就会恍然大悟,顺利找出问题的答案。有些课文的作者往往会寓情于景,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反映出独特的思想感情,或者反映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然而对小学生而言,这些细节学生往往难以发现。这时教师不仅需要提问,还需要巧妙地点拨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如果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不能及时点拨学生,一些理解能力很强的学生,可能就会顺利找出问题的答案,可是那些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就会特别吃力,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甚至会导致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出现气馁心理。因此,教师在提问之后,一定要扮演辅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寻找答案。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本人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通过阅读课文,学生们很容易回答这一问题。之后本人问学生:“这篇课文表现了八路军战士的哪些特点?”学生回答说:“八路军战士作战英勇、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等。”这时本人启发学生:“八路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在打击敌人,同时还想着掩护群众转移,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说:“八路军战士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等。”然后本人再启发学生:“八路军战士懂得把敌人引诱上山,利用地形打击敌人,并且能沉着指挥战斗,当敌人走近后再开枪,又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说:“八路军战士聪明、沉着、冷静等。”本人又问学生:“八路军战士受了伤,子弹也打完了,但他们拿起石头继续打击敌人,说明什么呢?”学生回答说:“八路军战士英勇顽强、奋勇杀敌等。”本人又问:“战士们马上就要跳崖了,但是脸上却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即使他们跳下了悬崖,还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说明什么呢?”在本人的一再点拨下,学生回答说:“八路军战士渴望胜利、痛恨敌人、热爱共产党”等等,一步一步地向文章的纵深探究。

总之,课堂提问是各科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利用语境互动,巧妙提问可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巧妙设置一些设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并通过提问促使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孟涛.问中自由精彩处: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论坛,2010.

猜你喜欢

启发提问小学语文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