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2016-05-14郝养升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动起来教学任务生物课

郝养升

摘 要:课堂是限时的,如何当堂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结合具体实践就简化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减负增效,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做一论述。

关键词:生物课;当堂完成;教学任务

课改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动起来”,也就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认识到小组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动”起来的好方式。只有“动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同时也保证了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不留作业。为了当堂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几方面的尝试和思考。

一、预习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以导学稿中的预习题为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主尝试,自主思考,完成预习检测中问题的勾画、填写和识记。课前预习并不是完全放给学生进行盲目学习,而是教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导学方案,让学生看到导学稿,就知道自己应解决哪些问题?以什么方式解决?他们当然就有兴趣准备了,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预习,也就“动”起来了。在学生确定答案无误的情况下,相互提问或大声识记。4~6分钟后教师检测自学效果,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肯定鼓励或指出错误,这个环节属于基础学习层面。

二、展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要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如:有关免疫的概念和功能相对比较枯燥,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采用了竞赛教学法,即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将全班分成甲、乙两个组,进行比赛。比赛规则是:(1)所有问题为必答题;(2)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不扣分;(3)问题宣布5秒后,无人回答,则对方回答,回答正确加10分。获胜队邀请对方唱歌,教师评价学生的答案并记录得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包括中下学生,课堂掌声不断,学习效果较好。根据具体内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角色扮演收集资料、探究实验、制作标本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差异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节课时,我首先展示相关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可以独立完成的问题。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和疑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争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即让学生先教,通过兵教兵,达到兵促兵,然后汇报交流,教师指定小组的某个成员讲解他们讨论的结果。不同难度问题的展示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及时引导、点拨、追问,让学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吸烟和喝酒的危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希望学生认识到吸烟和酗酒会危害健康。最后为了巩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课堂识记意识,也运用了竞赛法。

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取得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大到整个生态系统,小到病毒粒子,都可通过它来展示在学生眼前,更具特色的是能展现出生物体内发生的不为人知的动态变化过程。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效率。

三、评价要促使小组学习和谐发展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一个长效激励机制,我在教学中把课堂评价和课堂小结评价结合起来使用。我们常用的方法是:采取组长、组员的双向评价,即组长给组员打分,组员给组长打分。每次上课前,教师发给每组一张实验情况记录单,作为老师了解每个学生上课表现的依据之一。

1.课堂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因而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一直运用简单的“对”或“不对”来评价,而应指出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方向与方式对与错,使学生获得自学成就的喜悦和自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延时评价,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气氛中畅所欲言。例如,在回答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优势这一问题时,A同学回答完后,我不立即评价其正确与否,而是启发其他同学思考,再表达,让他们在对比中寻找最准确的答案。要维护好小组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保持小组学习的持续和谐发展,还应把如下一些因素作为整个课堂评价的依据:看学生是否愿与他人在探究中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积极配合;是否服从小组长的任务分配;当发生争执或争吵时,是否能以理服人;当同学指出自己缺点时,能不能虚心接受等。

2.小结评价

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对各个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各个环节中表现好的小组提出表扬,对课堂积极,参与意识强的学生做出肯定。同时对课堂不够积极的小组和个人提出希望,以鼓励他们下次表现得更好。小组学习活动时,要经常性地深入各组中间,及时了解各组探究的进度,讨论的焦点、效果,为评定出本堂课的优胜小组积累好第一手资料。

总之,要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就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课堂是限时的,当堂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是每一个老师都应当研究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唐春良.新课程改革的标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教学与管理,2002(8).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动起来教学任务生物课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生物课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浅谈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教学任务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未来城市交通如何“动起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