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披文以入情 品读文言文

2016-05-14赵文瑞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意主旨文言

赵文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目标除了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外,还有“体会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等要求。但是,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因为受到传统教学习惯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只停留在疏通文意的层面上,或者对文章的主旨进行蜻蜓点水式的空乏讲解和讨论;从教学方法上来说,侧重学生自由诵读和师生共同翻译,先是对照原文、直译串讲,接着以高考文言文试题为指针,以古汉语知识为线索,以课文作例子,不厌其烦地讲解、训练古汉语知识。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疏通文意、强化准确翻译、侧重归纳训练、积累文言知识、抓住重点和基础,非常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却忽略了对文学性语言的品味,违背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规律,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使许多学生望文言而生畏,高考结束之后,对学过的文言文甚至千古名篇的记忆和理解似乎并不深刻。

在《文心雕龙》中说:“夫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说,读者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意,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必将显现出来,被人所理解。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巧妙点拨,仔细品味,那么教学过程会变得有些趣味,学生会学得比较轻松,其效果可能会出人意料。这里就以动词之美为例,谈谈这个问题。简洁传神的动词,其背后一般都隐藏着丰富的意蕴,值得细细玩味。

例一:展现情景之美。《过秦论》中,“叩关而攻秦”中的“叩”,一般解释均为“击”或“攻打”,这样的解释当然没错,但稍作分析不难发现,“叩”字更侧重“轻轻地敲”。之所以是轻轻“叩关”而不是“破关”,恰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九国”虽然拥有“百万之师”却仍小心谨慎的胆怯畏缩之举。同样,“秦人开关延敌”一句中的“延”,除了“迎”或“迎击”之义,似乎还有“请”的意思:秦人即使大开关门,请“九国之师”入关,“九国之师”也“逡巡而不敢进”。强大起来的秦国,其威武自信可见一斑。因此,一“叩”一“延”既是生动形象的事实叙述,更是不无夸张的刻意对比,其中意蕴值得咀嚼。若能理解“叩关”和“延敌”之美,那么,《过秦论》的议论技巧和语言风格也就不难把握了。

例二:揭示心理之美。《游褒禅山记》中,“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一句中的“拥”,其本意有“持、抱;围着;保卫、护卫”之意,单就其动作来说,课本注释为“持、拿”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联系上下文想象当时情景,总觉得无论是“持”还是“拿”似乎都过于笼统,不够妥当。因为后洞“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而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可见四人急切入洞,不无冒险。此时此刻,必定心弦紧绷、小心翼翼。一束火把,既是照明工具,也是抵御恐惧和稳定情绪的凭借,其“拥火”情状不难想象。因此,“拥”更倾向于“抱、围、护”之意,而“持、拿”的解释不但不够准确形象,而且索然无味。

例三:刻画形象之美。《烛之武退秦师》中,直接描写烛之武行动的只有“夜缒而出”一句话,但仅一“缒”字,就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缒”字呼应了开头的“围郑”和“国危矣”,含蓄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大兵压境、城已被围的危急形势。其次,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即使年轻力壮的勇士被“缒出”,也一定会心惊胆寒、两股战战,更不要说垂垂老矣的烛之武。他不但要冒死被“缒”,而且还要镇定自若地“面见秦伯”,其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勇敢自信的形象被一个“缒”字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关注他能言善辩的技巧和智慧,不但不能全面把握其形象,而且错过了适时了解《左传》叙事技巧和语言特点的机会,那将是很遗憾的事情。

例四:暗示主旨之美。《侍坐》中,“子路率尔而对”之后,“夫子哂之”,其中“哂”字,课本注释为“笑”,学生也都能理解有“讥笑”之意,但是,如果能问个为什么,就会发现不是一个“笑”字那么简单。首先是对仅比自己小9岁的子路轻率鲁莽之举和好胜自负、近乎吹嘘的委婉批评,同时,也与下文“喟然叹曰”遥相呼应,形成对比。这一“哂”一“叹”,不但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孔子的心情语态和精神气质,而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他对学生志向及其谈话方式的态度,从而折射出这位屡遭失败、心力交瘁的伟大思想家心灵世界的一角,由此凸显文章主旨。

由此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关注并品味简约而又内涵丰富的词语,不但可以弥补直译的不足,扫除疏通文意的障碍,还可以更好地把握艺术形象、揣摩思想情感、了解语言风格,达到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让文言文教学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让思维训练、语感培养,特别是质疑精神、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崔安.浅析文言文实词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4).

猜你喜欢

文意主旨文言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主旨演讲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工筆文意之大化——关于田禾虎画风格元素特征的分析
表达准确,文意清晰
平淡真实显主旨
借你一双明亮眼,力拨迷雾见阳光——破解文言文文意理解常见设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