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如何变“强喂”为“自食”

2016-05-14蒋振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蒋振

笔者是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又是县区兼职教研员,经常外出听课培训。在一次培训会上有位专家说:“陶行知有一次做讲座,他抱着一只鸡走上讲台。陶行知在鸡周围撒了一些米,开始强摁鸡的头,让它吃米,可鸡硬是不吃。而当陶行知放手走开,鸡却自动贪婪地啄起米来。”他其实在讲一种教学规律:很多时候课堂上的学生不是不愿意接受知识,而是不愿意被“强摁头”地灌输知识。那么,如何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呢?

一、按照新课程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新的理念,教师的观点与视角和以前相比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新课程在理念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而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学生像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一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对此,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学中由主角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2.师生平等的交流

我国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应赋予新的涵义,老师也应由课堂上的“传道士”逐渐向“助产士”的角色转变。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学生并不是启而不发,关键是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启发。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协作者、是朋友,如果一节课是一部连续剧,那么老师应该是导演,而戏的精彩与否主要由演员——学生来体现,每个演员都应积极参与到剧情的变化中来。

二、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学过程

1.教师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

天津教科院一位教授说:“老师在上课时心里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有没有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是脚踩的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目标一定要明确。”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教师应根据本班情况确定目标。

2.教师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

只要是学生能自己理解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一堂课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关键看老师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3.教师要鼓励学生生疑发问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转变学习方式,首先要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和个性。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多么离奇古怪、多么肤浅幼稚,教师都不应简单否定,而是应鼓励、引导,让学生敢问。

其次,要拓宽渠道,让学生会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只有学生自己能找出问题,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把书上的内容变成自己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力求问题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三、做好评价,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

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渴望自己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单一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自信,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

1.对学生予以成功的期待

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予以成功的期望。这种期待对学生有感召力和推动力,可以唤醒学生成功的意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采用多种激励性评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采用激励性评语,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3.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如果把学习比喻成体力劳动,有的学生爬16层楼依然体力充沛,而有的学生爬6层楼就会气喘吁吁了。学生的能力会因为遗传、环境、教育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我们既不能把泥鳅拉得像黄鳝那样长,也不能把黄鳝挤压得像泥鳅那样短,对于智力好的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比较难的问题或有所创新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对于智力发展慢的学生,只要能答出简单问题都要给予肯定,因此评价要注意策略。

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郑金洲的一段话: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参考文献:

徐亚萍.谈初中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实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编辑 杨国蓉

猜你喜欢

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六·一放假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