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觉醒

2016-05-14李泽明

亚太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李泽明

摘 要: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的本质思想,创造性的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新命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新觉醒。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思想原则以及理论旗帜,中国共产党积极吸取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的思想观点、分析方法以及政治立场,结合中国实际,逐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上世纪80年代,面对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困局,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始终坚持毛泽东领导时期开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思想,并进一步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提出了利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新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新觉醒。

一、思想觉醒——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纲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在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正是这种思想精髓引导共产党领导并且创立了新中国的社会质疑制度。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在寻找新中国国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结合”的过程中,发生了思想上的理解偏差,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思想所背离,并且脱离了社会生产实践以及人民群众,间接导致了上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艰难政治局面。

面对“文革”留下的艰难局面,加之苏东剧变的时代背景,社会各阶层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质疑与否定的声影喧嚣尘上,甚至党内也出现了对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建设党和国家的信念出现了动摇。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三起三落”的邓小平同志上任国家最高领导人,成为国家第二代领导人的核心,面对举步维艰的时局,邓小平毫不动摇地遵循毛泽东开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并将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时代发展最急迫、最核心的工作,重新恢复了的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此同时,面对党内外思想动摇所造成的国家发展的影响,他在许多重要会议和场合反复强调思想的解放,将思想的觉醒与新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统一起来,他指出:“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种思想上的觉醒以及坚定不移的思想觉悟,促使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等思想方针成为了新时期共产党的执政思想路线,为推动改革开放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动力。

二、思路觉醒——创造性提出对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在于“中国化”,在于根据对中国国情的深入分析,在于不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中国式问题”,那么就无法实现“中国化”的特色转换,那么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无法再新中国的社会进程中起到应有的理论力量。事实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进程正是建立在国家不断的分析“中国式问题”和解决“中国式问题”的基础上的,也是中国不断发展马列主义的核心所在。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并成功地解答了“救中国”的问题。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了“发展中国”的多层次问题。在对“中国式问题”的分析层面,他强调了新时期中国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他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一中国发展的思路觉醒,既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提出来的“四个现代化”理论和思想的延续,更是将社会主意与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的新时期的中国发展思路的新觉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质是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任务从“四个现代化”发展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在对“中国式问题”的解决层面上,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国家战略构想,党的十三大把这个构想确定下来后,其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直到形成现在的“两个一百年目标”。

三、理论觉醒——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命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时期所开辟的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建设道路。邓小平在设计与指导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开启了对时代的理论觉醒。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路在于“理论的创新”,中国要建设具有国家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要首先弄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中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是哪样的思想。邓小平在领导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他创新的利用了辩证思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仪式上,他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经验,但不能够盲目照搬,他总结中国想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并且要走出“自己的道路”。邓小平从新的角度、新的理论去规划未来中国发展的任务,为国家与党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理论空间。他的创新理论为党和国家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如何建设”等基本问题,也进一步的创立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为上世纪80年代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创建了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开启了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觉醒,对此后中国的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纲领式的思想,提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和境界,对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思路改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推进带来了积极而又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沙健孙.邓小平论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7).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邓小平政治教育理论探析
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史前沿问题的研究——评高屹著《邓小平理论发展史》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