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干预策略研究

2016-05-14于敏

亚太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干预策略现状大学生

于敏

摘 要:目前,高校大学生逃课行为相当普遍,大学生逃课不仅违反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破坏校园师生关系、造成教育资源极大浪费,与此同时,学生逃课也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所以,高校逃课问题必须被予以重视。笔者通过大学四年的个人观察以及查考相关文献,全面了解大学生逃课现状,深入分析其逃课原因,为帮助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分析;干预策略

一、引言

逃课现象是高校教育中出现的一个畸形产物,随着对这一现象研究的深入,相应的逃课的定义也越来越广泛。起初,学校及学术界多采用前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对逃课行为的定义,即学生未经请假而未在既定的时间地点出席课堂的一种旷课行为。之后周琦(2011)提出了隐性逃课的概念,即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他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这一定义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由此传统的逃课就被称为显性逃课,亦即狭义的逃课,广义的逃课即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的总和[1]。再后来盛律平又提出了假性逃课的概念,即指学生身在教室,可是教师讲的东西,他已于之前完全消化,他上课是在学习本堂课所授内容或本门课程更高层次的知识[2]。并且他把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定义为真性逃课。本文主要关注真性逃课现象,探讨分析学生逃课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以期减少乃至杜绝大学生逃课这一行为的发生。

二、大学生逃课现状

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调查表明:有84.6%学生有逃课经历;2010年一项武汉大学等五所高校调查表明:从不逃课的学生仅6.14%;2012年河南大学一组调查表明:有92%的学生曾经逃过课[3]。可见,大学生逃课行为在大学已经不足为奇。有些学生肆意逃课,从不忌惮学院和授课老师的权威,有些学生甚至从新学期开始就长期雇用别人替课。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随之衍生了一个附属的新生群体“替课族”,这些“替课族”起初只是以个人为单位替别人上课,每替一节课10-15元不等(这种替课方式现在仍是最普遍的),后来出现一群学生组成的替课团队,以满足日益壮大的市场需求。替课现象在高校似乎也已经形成产业化趋势。逃课、替课,在过去看来,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而如今却早已被人们习惯和接受。学生们每年上交昂贵的学费,为什么反过来却又花钱让别人替自己去上课,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必须予以警醒和重视。

三、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与迷茫心理

大学新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很陌生,部分学生就出现了适应困难的问题,他们不能很好的处理好面临的事情,甚至按时上课,他们也不能很好应付。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步入大学,升学压力不复存在,新的目标又没有很快被确立,瞬间,他们仿佛失去了努力和前行的方向,于是,这些学生渐渐变得懒惰和散漫,长此以往,便不愿去上课了。

2.自我约束力差、自律性不强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意志力和自制力都很薄弱。当他们考上大学,离开父母,便仿佛脱缰的野马,想快点离开外在的束缚。然而外界环境的诱惑和刺激很多,这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们难以抵制这些不良因素的侵害,于是他们醉心于此,忘记了自己的远大目标和追求,把时间和精力全荒废在了这些东西上,他们选择逃课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大学老师对学生缺乏责任心,有些老师选择教育工作完全因为看中了学校的待遇、福利、稳定性等那些外在条件。这些老师自身能力欠缺,上课没有感染力、应付课堂、备课不充分、教授知识和内容与时代脱轨,完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厌倦课堂,在课堂上他们无法享受获得知识的充实感,逃课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校在课程开设、管理和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缺陷

有些高校开设的一些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课程滞后、内容陈旧、必修课多、选修课少、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等,这些问题都促使了学生逃课。另外某些高校管理松散,有学生称,既然不去上课也不会受到处罚,那为何还去上课呢?可见,学校在对学生逃课问题的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此外,考核方式也是促使大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很多高校考试内容趋于简单化,只要考试前几天认真备考,就可轻松过关,如此一来,学生的逃课就更加猖狂了。

2.高校对教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

部分高校在对老师进行年度考核时,以学生对老师的网上打分作为主要依据,如此,教师们不得不考虑部分学生的“公报私仇”,于是一些老师就放宽了对学生的要求,学生逃课也就时有发生了。另外,有资料显示,目前,大学老师的职称评审,以及部分大学进行的绩效考核,考核的重点不是老师的授课质量,而是授课的学时数、课题的申请和论文的发表情况等[3]。迫于学校所施加的这些压力,部分老师无法腾出时间专注于授课的质量,导致授课质量低下,学生自然也就选择逃课了。

四、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干预策略

(一)学校方面应作出的努力

1.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开设一些真正能够让学生从中获益的课程。

2.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应严肃对待学生的出勤情况,并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付诸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加大惩罚力度。

3.改进教师考核制度

教师的教学质量应当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校应该在这方面向老师施压,只有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也就自然愿意去上课了。

(二)教师和辅导员老师应作出的努力

1.帮助学生明确目标

在新生入学后,辅导员老师就应该有目的的为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多次讲座,请专业老师或高年级学生为他们讲授专业情况、就业去向、就业形势、培养目标等,让他们明白自身处境及努力方向等。另外,每开设一门新课,专业课老师都应该让学生明确开设该门课的目的、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应该达到的高度等。并且老师们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只要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逃课现象就可以有效遏制。

2.完善考试制度

教师应该编制合理的试卷,决不能让逃课的学生轻松过关。教师所编制的试卷应该难度适中,区分度大,真正能够鉴别出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并且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考试方式,平时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强制部分学生来上课。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过点名及降低平时成绩的一些方法只能降低学生的显性逃课率,这种方法无法根治学生的隐性逃课现象。有部分学生声称:“倘若老师讲的好,决不会逃课。”可见,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逃课行为密切相关。所以高校老师应对学生,对自己负起责任,完善自我,不断反思,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要作出改进。

(三)学生自身的努力

遏止大学生逃课行为需要借助各方努力,但逃课主体终归还是学生本人,所以大学生自身应该学会自立、自强,智慧处事,善于分析事情的利弊,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努力,对自己负责,远离诱惑、远离逃课,健康成长。

总之,遏止大学生逃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人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马超,李慧,陶建刚.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J].人力资源管理,2013(10):197-200.

[2]盛律平.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2):18-20.

[3]吴发印,白鹏元,柳红芹,陈建容,顾瑜.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及思考[J].大学教育,2013(24):148-149.

[4]赵利萍.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16-117.

[5]谷水亮.大学生逃课原因和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J].大学教育,2013(17):148-150.

[6]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3):16-17.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干预策略现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失落的一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