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图无真相”谁之过

2016-05-14张展

关键词:互文性

摘 要:随着网络传播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照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有图无真相”的危害愈演愈烈。本文从媒介环境学的视野通过对照片的似热时冷的媒介特性、瞬间性与文本的互文性等特征探析“有图无真相”的成因。

关键词:有图无真相;热媒介;冷媒介;瞬间性;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98-02

照片是新闻吸引观众的眼球的第一要素,它跨越地域界限,是不同民族、国家的“国际语言”。虽然在胶片摄影时代就已经有人注意到摄影并不能与事实划等号,但是我们都认为,照片拥有记录现实的能力,我们通过照片可以了解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及他们的生活。而现在,虽然我们高喊“无图无真相”,但也未必相信“有图有真相”。在新闻领域,利用假新闻照片捏造事实、欺骗观众的失范现象似乎越来越多。从2013年的《扶起摔倒中年大妈,外国小伙疑遭讹诈》《济南市民哄抢菊花》等新闻到2014年引起巨大争议的“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在最初的报道中都号称“有图有真相”,但其真实性却都经不起事实的检验,被作为“证据”的照片成为虚假信息的罪魁祸首。但是,照片真的是各类层出不穷的假新闻的罪魁祸首吗?《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图片的阐释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这表明,这种形式的新闻基本内容是图片和文字,新闻图片最基本的存在目的就是“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一般而言,摄影所得的“图”,只记录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个微小瞬间,它不能说明整个事件的真相,也不能成为“有图无真相”的替罪羊。本文针对照片这一单一的新闻要素,结合实例,从媒介环境学角度论证它不足以承载新闻事实的理论特性,从而证明“有图无真相”并非照片之过。

一、照片——似热时冷

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微博引起全国各地网友、公安部门的关注。截止目前该微博已发布11567条微博,内容均是全国网友发布的街头乞讨儿童的照片和文字信息,粉丝已达到232479名。本次行动被誉为2011年的第一场民间公益战役,参与者遍布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中,为了阐释媒介作为人的延伸如何发挥其功能和机制,根据媒介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将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冷媒介其特点是,延伸感官整体,传播信息不清楚,仅提供少量的数据,留下大量的空白,要求受众高度参与。而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传达明确的信息,具有高清晰度,强调的是受众的感知情况,受众参与度低[1]。麦克卢汉认为,从视觉上说具有高清晰度的照片可以被列为热媒介,其传递的信息是清晰的,是一目了然的,不用动用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可以明白。其高清晰度的形象语言超越了语言文化的障碍,既无文化水平高低的限制,又无时间长短的要求,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不用进行深入的文字解析,只浏览照片就能感受到视觉冲击,就可以被图片的形象所感染。

赫尔马特·根舍姆谈到摄影时说:“摄影是世界各地都能理解的唯一‘语言,它在所有民族和文化之间架设起桥梁,维系着人类大家庭。它超越于政治影响——在人们享有自由的地方——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事件,使得我分享别的希冀和期望,阐明政治和社会环境。”[2]毫无疑问,“热”的照片,其直观的感知效果使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和把握,让全世界人们对其所表述的意思一目了然。但是,照片展示的也是静止的事物,据“中规定的第二类形式的理念,以”保证被记录的存在和外部现实后,无法表达的深层含义。那么,作为受众参与度低的热媒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照片如何记录事件的过程?如何表达复杂的理念、逻辑推理?在众多“有图无真相”的新闻报道案例中,“热”照片成为新闻工作者撰写新闻报道的主要依据,仅仅根据照片所传达的表面信息,不加求证和深入调查采访想当然地杜撰事件的内容。例如2013年《扶起摔倒中年大妈,外国小伙疑遭讹诈》的新闻中,作者仅仅根据他在开车途中拍到的外国男子正在扶倒在地上的中年女子的照片,便想当然地将本是违反交通法规的外国小伙塑造成被中国大妈讹诈的受害人,成为2013年最乌龙的新闻反转剧。

那么,照片到底是“热”还是“冷”?从思维参与角度看,文字需要受众更多的思维参与,而照片则比较少。但是,有时对一张照片的理解要比文字难得多,因为照片具有“冷”的属性,而文字在表达比较复杂的事件或深奥哲理方面,清晰度反而更高,这时的文字是“热”的。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冷”的属性是指,它邀请受众来补充细节,取决于它启用感官的烈度,即知觉参与,而不是取决于启用感官的数量。在图片新闻中,“照片”就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很少的信息,众多需要通过记者深入调查采访报道获取信息,而不是根据照片的表面信息去“看图说话”。

二、照片的瞬间性特征

眼见为实是一个传统的阅读受众定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总是信奉这样一个理念:“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为了说明自己描述事实的真实性,总是不厌其烦的强调:“那是我亲眼见到的。”尽管现在的数码摄影技术足以以假乱真,但受众对于新闻图片那种瞬间性的真实感和历史感还是坚定不疑的,他们相信照片上的一切,几乎没有产生过怀疑。正如苏珊·桑塔格在其著作《论摄影》中所说的,照片可以提供证据。当我们听说某事,但又疑窦重重时,一旦看到照片,这件事便似乎得到了证实。同时,照相机也可以主持公正,照片被认为是特定事情的铁证。即使图片可能有误,但人们总是先入为主[3]。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张照片所记录的“绝对真实”都不过是一个片段,具有瞬间性,它只记录了时间和空间上一个极其短小的瞬间,是在某一时空存在的事件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照相机将运动着的某一富有意义的瞬间记录在底片上。它对过去和将来的事物无能为力,只是特定时空中一个瞬间的切片,可以记录唯一目标那一刻的局部视觉信息,无法记录声音、重量、温度、气味等具象的内容和思想、文字等抽象内容,它不是一个完整动态过程展现的东西。三维世界成二维图像,也势必带来缺少的信息或变形,无法保证绝对的客观和全面。具体到新闻报道中,新闻图片的瞬间性实质在于将新闻事实动态过程的某一瞬间转化成静态的新闻照片。在新闻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张照片记录的仅仅只是整个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与整个新闻事件就像是一条线与一个点的关系,许许多多的点可以连成一条线,但一个点却不等于线,不能代表整条线。而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却会犯以偏概全、捕风捉影、掐头去尾等错误,将新闻照片所展现的某一瞬间的事实等同于整个新闻事实,造成新闻报道中的巨大偏差。例如在2014年底引起巨大争议的“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2014年12月20日网友“当维美不再唯美”在微博上发了一组医生护士在手术间摆出“剪刀手”姿势的合影照片,并附以文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不久,陕西一家媒体官微转发了该微博。没有太多的背景介绍,也没有过多的信息沉淀,这一号称“有图有真相”的新闻就这样持续发酵,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对医生的指责和谩骂。仅凭借几张展示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某一瞬间的照片,不去探究其背后事实存在的诸多可能性,在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草率下结论,将“片段”当事实,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做法。然而,真相终归还是让炮轰者羞愧,让报道者反思。医生之所以拍照,首先是因为这场难度巨大的手术获得了成功;其次是为了和使用10年的老手术室做最后的告别,而且被网友“同情”侵犯隐私的患者也表示拍照经过了自己的同意。

三、照片与文本的互文性特征

互文性源于拉丁文intertexto,是指通过归因发现某一文本或意义是从其他文本或意义中折取并据以建构的,它着眼于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的联系。互文性有外互文性和内互文性之分,外互文性指的是特定作品与其他信息资源的关系,内互文性是指构成特定作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4]。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认为:“每一张照片的道德和分量取决于它被放置于何处。照片随着它置身于其中被人观看的情境而发生变化:因此史密斯的水娱县照片在联系单上,在画廊里,在政治游行中,在摄影杂志,在一份普通的新闻杂志里,在一本书中,在起居室的墙上,都会显得不一样。这些情境中的每一种都会为照片提供一种不同的作用。”[5]她所提到的照片和画廊、政治游行、杂志等其他信息资源的关系就属于外互文性的范畴。所有照片在客观上是无言的,它通过写在下面的文本的嘴来讲述。解说词是迷失的嗓音,人们要求它为真理而讲述,图片下的正确解说词可以挽救其免遭媚俗之蹂躏并赋予它一种革命性的的功能价值。无言的照片与文字等符号之间的关联就属于内互文性范畴。具体到新闻报道中,按照受众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图片新闻时,一般最先看到照片,接下来会看所附文字信息,然后再回到照片上。所以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往往会选取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眼球、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不过,需要新闻工作者谨记的是:新闻照片不能明白的表现新闻形象,它不能完整地表达整个新闻信息,只能表达新闻信息的部分要素。特别是在介绍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时,要注意避免单纯使用新闻照片造成新闻真实失实,误导受众。要完成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需要照片和文字完美结合,当新闻照片的内容与新闻文字部分出现矛盾时,整个新闻文本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因此,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照片必须是真实的。与此同时,与照片相关的文字信息也必须要真实,照片所记录的影像和文字说明必须做到绝对真实、具体真实,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图文不符,更不能刻意臆造和杜撰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

总之,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照片得到的并不是现实,而是影像。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要想用任何一张或几张凝固某一瞬间画面的照片全面、系统而深刻地反映一个事物的全过程,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新闻照片是我们观看世界不可或缺的,但在新闻报道中,“真相”的源头并不存在于照片中,照片不能单独地传达完整、真实的信息。因此,无论是“有图有真相”,还是“有图无真相”,其报道的真实性与照片本身并无决定性关联。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35-48.

〔2〕〔3〕〔5〕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00.16.121.

〔4〕张二平.图片新闻的互文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8.

(责任编辑 赛汉)

猜你喜欢

互文性
清代曲牌体红楼戏与经典戏曲之“互文性”研究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互文性与身份建构研究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再议互文性理论关照下的高年级古诗词教学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互文性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及其翻译策略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杰克·伦敦的《海狼》的互文性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