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与人性的疏离与融合

2016-05-14张光伟

关键词:人性文学文化

张光伟

摘 要:人性是文学艺术价值和美的基础和本质,文学作品只有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性和醇美的人情味,才能打动人心,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人性也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人性的本质、人性与文学的关系以及人性在我国文化中的流变,这对文学人性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文学;人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51-02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客观现实并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客观事实离不开自然与社会。人性作为艺术价值的本质既具有追求人的生理需求和实际问题的自然性,也具有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性。然而人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既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着,因为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因此会彼此渗透。这种自然性和社会性也同时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文学的主要对象就是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对人性探讨的过程。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人性在文学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意涵。

一、人性的本质及与文学的关系

(一)人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性首先具有自然性,换句话说,人为了生存要解决生理需求和实际问题。然而解决这些问题和需求并不能单单靠生物层面上的,需要在社会层面完成。因此,人性是自然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人性的自然性包括生物性和个体性,人的社会性包括现实性和群体性。人性的现实性会根据社会形态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人性的社会性表现出极强的阶级性,但却又不是阶级性。人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变的,社会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为了生存与发展有时会产生对立或妥协。但在精神层面上,人性的思想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独立性。人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相互统一的,同时自然性和社会性是建立在人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自然性是人性的自然基础,而社会性是人性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人性的社会性因为自然性才得以实现,人性的自然性因为社会性才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体现,人性的思想具有阶级性和独立性,这并不矛盾或是冲突,是一种共同美的认同感。二者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

(二)人性与文学人性是文学艺术价值和美的基础和本质。现实世界是作家要进行描写的客观对象,也是作品的基础。文学作品只有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性和醇美真实的人情味,才能打动人心,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人性也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性的历史流变在文学发展中表现为其内在逻辑性。人在不断的实践中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必然反映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而人性是文学的核心元素。从文学本质上来看,文学就是要表现人,包括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我们所说的文学研究,从本质上说就是研究人。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学,这种不同也反映人性的差异,因此,文学中的人性也是不断变化的,是受不同时期思想左右的。在社会实践中,人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性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意涵,而文学人性理论也会不断丰富发展。

二、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

人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意涵,在古代社会中,当人性与社会发生严重的冲突与矛盾时,往往要以牺牲人性来妥协。因为个人的价值要借助整个团体甚至是社会才能够实现,个人的自由尊严甚至是人性都要对社会无条件服从或妥协。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与文化中,因为社会理性的增强,人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逐渐对立起来,人性经常被伦理道德束缚,人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在文化中毫无活力。

在19世纪末期,一批又一批爱国志士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他们意识到了传统中国文化对人性的摧残,所以希望借助西方民主思想,使得人性再一次在文学中得到解放和抒发,同时也恢复了人的自然性。所以在当时的文学中,人性成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素材和探索目标,人性与文学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也使人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不断的发展变化。但对于人性的挖掘仍然缺少一些哲学方面的深度,深层的意识并没有体现出来,大奸大恶也是总形于表面,人性的自我反省只停留在政治和伦理道德层面上。这反映了我国文化缺少一定的自省性,将自省停留在伦理道德和政治上,所谓的自我剖析也是伦理的层面考量。由于当时历史的外在因素的影响,阻挡了人性深入到心灵的道路,自然性慢慢消失在中国文化的路上。

五四新文学运动打开了新世纪文学的大门。文学研究会是五四运动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因其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重要的一种工作”,故被称为“为人生派”,人性也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内容。五四时期文学最大的成就就是人性的彰显,周作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个性解放理论彻底性颠覆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家族为核心的专制社会结构理论,主张表现个人的情感,强调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文学的教化性,要求文学以情感人,注重人性的价值和尊严。五四运动在中国文化上更强调人性的自然性,忽略了人性的社会性,进一步矫正了以往在人性上的畸形表现,恢复了文学的本质。

到30年代以后,国内矛盾斗争日趋激烈,这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学与政治产生了特殊关系。但是,阶级斗争追求的就是人权与自由,因此在这一时期文学更加张扬人的个性自由,弥补了在五四运动时期文学对人性阐释的不足。同时中国共产党的解放事业也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思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当时人们阶级意识不断强化,阶级意识超过人性,成为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毛泽东提出文艺要为政治服务,并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于是文学具有了强烈的政治性,这是当时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

到50年代,文学作品为政治、为阶级斗争服务思想进一步被强化,因此在文学作品中,人性的群体性大于个体性,人性的社会性也逐步取代自然性,人性变成了阶级性。在社会关系中,人权和人的利益被忽视,为政治服务的文学作品失去了原有的本质和特征,因此,沈从文等人在50年代停止文学创作。然而《论人情》和《论“文学是人学”》的出现,肯定了人性在文学中的地位,表明文学的对象是人,文学是表达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然而这种观念并不能在文学中实现,并且倡导者也受到了不公的待遇。

到70年代,文学的创作彻底性被阶级主导,影响了现实主义的发展,导致文学作品中人性的自然性彻底消失,人性的社会性被阶级性取代,阶级斗争逐渐变成文学社会性的表现形式。在政治和阶级斗争的挤压下,文学失去了本有的性质与品格。

70年代末,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文学创作上,人们再次意识到了人性的作用和文学的本质。于是类似于《伤痕》这样反映人性的作品不断出现,促进了文学中人性的觉醒和复苏,人性的自然性重新得到重视和认可,人性的社会性和自然性重新协调统一。同时,人们个性和情感再次得到解放,现实社会也慢慢开始关注个体性,关注人生的意义和人文的价值。在文学创作上,马克思思想逐渐成为人性和人道主义探究路上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得到张扬。在文学理论上的探究大大的推动了文学的创作,在人们的反思和自觉中,文学作品进入自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更多的体现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思想、人情等,人性之美重新回到文学中,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着重反映人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冲突和矛盾,立足于人道主义和人性自由,对人生意义和人文价值进行歌颂和展望。这一时期中出现的朦胧诗,突出了新一代年轻人对打破阶级斗争和政治对文学作品的限制和对人性自由无限的向往和展望。因此,在这一时期中,人性回归到文学中,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三、人性在现代文学中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物质生活享受,导致人生意义和人文价值在打破阶级斗争限制的同时,又陷入物欲的怪圈中。追求物质利益的的最大化慢慢成为人的人生目标,人的思想、精神、意识在文学中渐渐变淡,人性、人生意义、人的自由、人的价值等现在的文学作品上不再被关注。换句话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更加关注于现实社会的实际生活,更加关注物质利益,物质的满足填补了精神层面的空缺,对物质的关注取代了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关进物质的笼子,个人利益的追求阻滞了人们对人生意义追求。

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讲述的是柴米油盐等生活细节,是美女如何挤进豪门,财富如何一夜暴增,草根文化、打工阶层、“从奴隶到将军”逐渐从文学家笔下淡去。对此,我国文学理论界一直呼吁人们对人性和人文精神的关注,不要沉迷于物欲横流的世界。然而这种呼吁很快被淹没,好在还有像《心灵史》这样理想主义的作品抵御着世俗的诱惑,坚守着纯洁心灵的堤坝。人性在现代文学中再一次陷入窘境,人性中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再次对立起来。

我们期待着人们的觉醒和文学的振兴,希望人性之光能够再一次推动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爽.论沈从文的人性论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夏中义.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两张脸——对刘锋杰《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的一个补白[J].学习与探索,2014,(09):138-142.

〔3〕黄修己.人性论和中国现代文学[J].华夏文化论坛,2012,(02):3-13.

〔4〕翟二猛.为了文学的尊严——梁实秋文学人性论新解[J].文学界(理论版),2010,(04):208-209.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人性文学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需要文学
逼近人性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远谁近?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文化之间的摇摆